——你的潜力有多大
【辅导理念】人的潜能是永远挖掘不尽的,就像一座永远也挖不尽的金矿。但面对困难,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知所措,事实上,我们并不是输给了困难,而是输给了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常常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没有发现自身存在的潜质。升入初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有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产生了心理落差,从而出现了以下几种心理状态:一是满足现状,总觉得自己已经发挥出最高的水平,没有意识也没有毅力不断地去突破自我。二是自我否定或自我局限,认为自己就应该比别人差,不思进取,止步不前;甚至认为自己某方面比别人差,就一无是处。三是在困难面前容易退缩,容易放弃,或者过分地依赖他人,没有勇于尝试、挑战自我的精神。针对这样的现状,我设计了这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目的是让学生关注自己的潜力,树立自信,突破自己,超越自己,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辅导目标】一是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质;二是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善于挖掘自身的潜能;三是让学生在关注自身潜力中树立自信,努力进取。
【辅导对象】初一、初二、初三年级
【辅导准备】教学课件、玻璃杯、100个回形针
【辅导过程】
开场白:心理课不同于文化课,心理课上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请把双手放在胸前,闭上眼睛,请跟我说:我承诺——心理课上我将遵守保密、尊重、接纳的规则,交流中用心倾听,不嘲笑同学,给同学更多的掌声,对同学的隐私绝对保密,努力敞开自己,争取最大的收获。我承诺我保证做到!
一、团体暖身阶段
(一)水容量的演示——引出潜能
设计意图:通过一杯水的容量的活动演示,让学生产生积极快乐的情绪,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出潜力这一话题。
1、活动演示:一杯水的容量
向一杯盛满水的杯子里放回形针,不让水溢出杯子,看能放多少?
2、生谈看实验的感悟
师小结:盛满水的杯子都有这么大的潜能,人肯定也会有很大的潜能。
(二)掌声响起来——体验潜能
设计意图:通过测验一分钟击掌的次数与估计的数据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自身身体上潜力的无限。
1、游戏情境
播放杨培安的歌曲《我相信》视频片段。
师:同学们,此刻我们正在观看一场精彩的演唱会,假设台上的杨培安是你最喜爱的偶像,你无比激动。好了,游戏现在开始——请你预计一下,假如你用最快的速度双手鼓掌,一分钟能鼓多少下呢?把第一个进入你脑海的数字写在纸的左上角。写好之后,就把纸倒扣在桌面上。
现在让我们实地测验一下,鼓掌60秒钟,请注意,以尽快的速度鼓掌,也许当你鼓到一定时候会感到很累,但是一定要坚持下去哦。最后得出了自己一分钟鼓掌的数字,把这个数字写在纸的正。现在你得到了两个数字,一个是你在鼓掌之前预计的掌声数字,一个是你的实际鼓掌数字。看一下这两个数字哪个大?大多少?
看着这两个数字,你有什么感想呢?
师小结:在我们每日无数次摩擦的双手之中,居然都蕴含着你我所不知道的潜能,只要你尽全力去做,你就会看到数倍于你的估计的结果出现。
师总结:刚才两个小游戏中,我发现很多同学们都说到了一个词,那就是:没想到;从刚才同学们的表情中,我读到了同学们脸上惊奇的表情,大家一定心里在说:不可思议,是不是?我们身体中,有很多我们没有想到或者没有发现的能力,这就是潜力。
大家想知道自己身上有哪些潜力吗?(板书——你的潜力有多大)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例子。
二、团体转换阶段
设计意图:在事例的引领下,让学生感受到人身体上潜力很大,进而总结出人身体上的潜能包括了哪些方面。
师问:哪位同学知道百米赛跑的世界记录?博尔特的9.7秒,我们称之为百米飞人,生活当中也有这样一位妈妈飞人——一个妈妈在马路对面看到自己2岁的孩子要从6楼的窗上掉下来,飞奔到楼下接住了孩子。后来有人计算这位妈妈的奔跑速度竟然超过了世界短跑冠军的奔跑速度。
生谈感受(人的潜力无限大)。
师问:这件事表现出人在身体的哪个方面具有潜力?(板书:身体、速度、力量、应激反应、耐力、动作协调等)
三、团体工作阶段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总结出人心理上潜力的无限,在小组探讨和交流中,让学生了解人心理方面的潜力包括哪些方面。
(一)听故事《数学王子高斯》
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很有数学天赋的19岁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前两道题他在两个小时内就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另一张小纸条上: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十七边形。
他感到非常吃力。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然毫无进展。这个青年绞尽脑汁,但他发现,自己学过的所有数学知识似乎对解开这道题都没有任何帮助。
困难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一边思索一边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
当窗口露出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完成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竟然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 :“这是你自己做出来的?”
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导师,回答道:“是我做的,但是我花了整整一个通宵。”
导师请他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让他当着自己的面再做出一个正十七边形。
青年很快做出了一个正十七边形。导师激动地对他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桩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决,牛顿也没有解决,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原来,导师也一直想解开这道难题。那天,他是因为失误,才将写有这道题目的纸条交给了这位青年。
每当这位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永远也没有信心将它解出来。”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师:当高斯不知道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仅仅把它当作一般的数学难题时,只用了一个晚上就解出了它,高斯的确是天才。但如果当时老师告诉他那是一道连阿基米德和牛顿都没有解开的难题时,结果会是怎样呢?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呢?
师问:人不但在身体上有无限的潜力,人在心理上的潜力也是无限的。根据这个故事,你能总结出人在心理上的潜力包括哪些方面呢?(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思考力、想象力 创造力、观察力、意志力、记忆力、自我控制力等)
先小组讨论,后班级发言。
(二)发现优势潜力,突破自我
设计意图:在名人成功事例的引领下,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潜力,激发学生积极自信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潜力来突破自我,走向成功。
1、师:每个人都有这么多方面的潜力,它们是你潜在的宝藏,也是大家所拥有的根基,人只有踏在这坚实的基础上,才能站得更直。可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的这么多潜能不可能全部都发挥出来,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这优点就是你的优势潜力,挖掘这方面的潜力,才更容易获得成功。不少名人志士正是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潜力,获得了成功。
小组交流发挥优势潜力获得成功的名人事例。
2、师:这些人之所以获得了成功,正是因为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潜力,你同样也拥有自己的优势潜力,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日常学习与生活,静静地回忆一下,思考一下,你认为自己在哪一个方面最具有优势潜力?请写在优势潜力卡上。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小结:从大家的交流中,老师惊喜地发现,我们每个同学都能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潜力,这说明大家的心里都有一个潜在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更进步。告诉大家,有了这样的愿望,你现在已经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四、团体结束阶段
师:不知不觉中,这节课即将结束了,谈谈你在这节课中有哪些收获?
教师最后总结:科学家发现,如果人类能发挥50%的大脑功能,可以轻而易举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甚至可能拿到12个博士学位。最善于使用大脑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只使用了大脑潜能的30%。人的一生真正运用的潜能平均只有7.2%,其余92.8%的潜能尚在沉睡。由此可见,人脑潜能很大,像个沉睡的巨人,等待我们去唤醒。大部分人,忙碌一生,到头来却从没有实现我们自身拥有的巨大潜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最大的浪费和悲哀。希望通过这节课,大家能够关注自身的潜力,从现在开始就有意识地去培养和挖掘自身的优势潜力,请把你的优势潜力卡放在你时常关注的位置,经常提醒自己,持之以恒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去奋斗,祝愿大家迈向成功,创造奇迹!
请大家齐唱歌曲《我相信》,歌词如下:
想飞上天
和太阳肩并肩
世界等着我去改变
想做的梦
从不怕别人看见
在这里我都能实现
大声欢笑让你我肩并肩
何处不能欢乐无限
抛开烦恼
勇敢的大步向前
我就站在舞台中间
我相信我就是我
我相信明天
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
在日落的海边
在热闹的大街
都是我心中最美的乐园
我相信自由自在
我相信希望
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
有你在我身边
让生活更新鲜
每一刻都精彩万分
I do believe
想飞上天
和太阳肩并肩
世界等着我去改变
抛开烦恼
勇敢的大步向前
我就站在舞台中间
我相信我就是我
我相信明天
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
在日落的海边
在热闹的大街
都是我心中最美的乐园
我相信自由自在
我相信希望
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
有你在我身边
让生活更新鲜
每一刻都精采万分
I do believe
我相信(我就是我)
我相信(自由自在)
我相信(我相信我相信)
I BELIEVE
我相信我就是我
我相信明天
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
在日落的海边
在热闹的大街
都是我心中最美的乐园
我相信自由自在
我相信希望
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
有你在我身边
让生活更新鲜
每一刻都精彩万分
I do believe
oh ~~~
a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