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实验目的
1.用伸长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2.掌握光杠测微原理及使用方法
3.掌握不同长度测量器具的选择和使用,学习误差分析和误差均匀原理思想。
4.学习使用逐差法和作图法处理数据及最终处理结果的表达。
二 实验原理
1. 设金属丝的原长为L,横截面积为A,外加力为P,伸长了长度为△L,则单位长度的伸长量为△L/L,叫应变。单位横截面所受的力为P/A,叫应力。根据胡克定理, 应变和应力有如下关系:
P/A=E×△L/L,其中E为杨氏弹性模量(它仅与材料性质)
2. 在已知外加力P,横截面积为A,金属丝的原长为L,及伸长了长度为△L的情况下,就可以根据一下公式求得氏弹性模量E:
E=P×L/(A×△L)
3. 实验装置的使用原理解析:
根据杠杆原理:
aa`/bb=Oa/Ob
可以测量每次加载后的微小的△L的变量,又由于S1S2之间的夹角为2α所以在使用光扛杠镜后测量出来的△L的变量为:
△L=b(S2 — S1)/2D=b*△S/2D
4. 在已知b为短臂长,2D为长臂长,△L为短臂末梢的微小位移,△S=(S2 — S1)为光臂末端的位移,及A=πρ2 /4(ρ为钢丝的直径),则最后的E可为一下公式表达:
E=8LDP/(πρ2b△S)
三实验内容
1仪器的认识和调整。调节杨氏模量仪器支架成铅垂,调节光杠杆镜和望远镜。2.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数据测量。
(1)在测量之前,必须先观察实验基本的现象,思考可能的误差来源。
(2)测量钢丝在不同荷重下的伸长变化。先放1个1kg砝码,记下读数,然后逐次增加1kg砝码,记下每次的读数,共10次。再将所加大砝码逐次拿下,记下每次都读数。
(3)根据误差均匀思想(应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使得各直接测量的误差分量最终结果断误差的影响大致相同),合理选择并正确使用不同测长仪器来测量光杠杆镜至标尺的距离D,钢丝的长度L和直径ρ以及光杠杆镜后脚尖至O点多垂直距离b,最后求E最大误差限△E
(4)测量时注意这些量的实际存在的测量偏差,从而决定测量次数。
四数据记录和处理
次数 | 荷载砝码重量P(kg) | 标尺读数S(cm) | 荷重砝码相差5kg时的读数差△S(cm) | |||
P增加时 | P减少时 | 平均值 =(Si+Si`)/2 | ||||
1 | 1 | S1=7.31 | S`1=7.51 | 1=7.41 | △S1=|6-1|=3.92 | |
2 | 2 | S2=8.25 | S`2=8.31 | 2=8.28 | △S2=|7-2|=3.82 | |
3 | 3 | S3=9.11 | S`3=9.09 | 3=9.10 | △S3=|8-3|=3.74 | |
4 | 4 | S4=9. | S`4=9.82 | 4=9.86 | △S4=|9-4|=3.74 | |
5 | 5 | S5=10.52 | S`5=10.60 | 5=10.56 | △S5=|10-5|=3.8 | |
6 | 6 | S6=11.31 | S`6=11.36 | 6=11.33 | △=3.80 △S的标准偏差 S△S=√{∑(△Si-△)2/(n-1)}=0.049 | |
7 | 7 | S7=12.08 | S`7=12.11 | 7=12.10 | ||
8 | 8 | S8=12.82 | S`8=12.85 | 8=12.84 | ||
9 | 9 | S9=13.61 | S`9=13.59 | 9=13.60 | ||
10 | 10 | S10=14.35 | S`10=14.37 | 10=14.36 |
2. D、b、L和ρ的测量
待测量 | D(cm) | b(cm) | L(cm) | Ρ(mm) |
1 | 106.80 | 7.940 | 78.70 | 0.545 |
2 | / | / | / | 0.520 |
3 | / | / | / | 0.521 |
4 | / | / | / | 0.544 |
5 | / | / | / | 0.510 |
平均值 | 106.80 | 7.940 | 78.70 | 0.528 |
仪器误差 | 0.5 | 0.005 | 0.05 | 0.005 |
标准偏差 | / | / | / | 0.016 |
用作图法处理数据
i =
8LD pi /(πρ2bE)+pi+ S0=k pi+s0
其中k=8LD pi /(πρ2bE),k为一常量,若以i为纵坐标pi为横坐标,图形在弹性限度范围内为一条直线,其斜率即为K。作图法求得的曲线具有平均的意义,所以从图中可得到斜率K,即K=△i/△pi,将K值代入E=8LD /(πρ2bK),即可算出杨氏弹性模量E值。
K=△i/△pi=(14.36-7.41)/9*9.8*10-2
K=8LD /(πρ2bK)=(8*78.70*10-2*106.80*10-2)/ (π*0.528*0.528*10-6*7.940*10-2)*9*9.8*102/(14.36-7.41)=1.23*1011(Pa)
五 试验误差与分析
1加荷重时,要注意钢丝伸长是否线性变化,
2 加砝码时是否轻放,砝码盘摆动对读数影响情况,加减砝码两者读数重复的情况,手按桌面对读数的影响。
3 使用逐差法和作图法处理数据减小了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