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标准及方法 | 分值 | 扣分 | 扣分原因 | 备注 | |
1 | (一)自控体系(10分) | 有无专门的管理机构 | 查有无内部文件、是否上墙 | 1 | |||
人员职责分工是否明确、配备是否满足要求 | 查有关文件制度、职责分工表、是否上墙 | 1 | |||||
是否建立拌合站质量管理制度(质量责任追究、奖罚等) | 查有关文件记录(须有奖罚制度) | 2 | |||||
有关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得到落实 | 查现场及有关记录 | 3 | |||||
是否制定明确的混凝土生产流程 | 查书面记录、是否经技术负责人批准、是否上墙 | 1 | |||||
人员培训上岗情况(实验员、操作员、拌合站行政及技术负责人) | 查上岗证和学习培训记录、现场抽查考核 | 2 | |||||
2 |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25分) | 是否进行进场检验 | 查原材料台帐、有关记录,有关试验检验资料、报告,质量证明文件 | 10 | |||
材料是否进行标识、标识是否规范、准确 | 查现场 | 5 | |||||
材料堆放、储存情况 | 查现场 | 2 | |||||
现场质量抽样检查 | 现场抽样 | ||||||
不合格材料控制程序和处理 | 查资料、复查结果等 | 8 | |||||
3 | (三)拌合站设备管理(5分) | 设备是否按规定进行维护 | 查现场 | 1 | |||
是否有专人维护保养 | 1 | ||||||
是否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维护保养 | 查维护保养记录 | 2 | |||||
有无设备事故后的应急措施 | 查资料、现场等 | 1 | |||||
4 | (四)混凝土拌合质量控制(15分) | 骨料和掺和料含水率是否按要求进行测定 | 查资料 | 2 | |||
施工配料单是否数据准确、内容齐全 | 查资料 | 3 | |||||
配合比数据输入搅拌机控制台是否准确、输入控制是否符合规定 | 查现场 | 2 | |||||
是否按试验结果对配合比进行调整、是否有配合比调整程序 | 查资料 | 3 | |||||
配合比执行是否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复核 | 查记录 | 3 | |||||
拌和供应参数设定是否符合实际要求 | 查记录查记录、拌和时间、投料顺序、投料方式。投料方量等 | 2 | |||||
5 | (五)秤量误差控制(12分) | 计量器具是否经过标定,标定是否在有效期内 | 查标定证书、标签 | 2 | |||
操作人员是否掌握误差调整方法 | 现场考核 | 2 | |||||
每次误差是否调整有记录 | 查误差调整记录台帐 | 3 | |||||
混凝土生产资料记录是否按规定妥善保存(生产记录拷贝保存)能够随时查阅到 | 现场抽查 | 2 | |||||
是否进行定期的误差分析 | 查分析记录台帐、分析报告 | 3 | |||||
6 | (六)温控措施(8分) | 是否制定温控工艺措施(有无冬夏季热工计算) | 查资料 | 1 | |||
是否有配备了相应的温控设备 | 查现场 | 3 | |||||
是否有测温记录、记录是否齐全 | 出拌和机温度记录、测温方式是否合理等 | 2 | |||||
是否设置阳雨棚 | 水池、外加剂、搅拌机级配料斗、骨料仓等 | 2 | |||||
7 | (七)混凝土质量检验(15分) | 是否按规定对首盘混凝土进行检验 | 查记录 | 4 | |||
是否按规定的频率对混凝土进行出场检验 | 查现场 | 4 | |||||
是否按规定进行试件的制作、养护、保管、送检 | 查现场、查现场 | 4 | |||||
检查项目是否齐全,对检查结果是否及时进行分析及时进行分析、处理、信息反馈 | 查相关记录 | 3 | |||||
8 | (八)安全文明施工(10分) | 拌合站排水是否顺畅 | 查现场 | 2 | |||
车辆进入拌和生产区之前是否进行冲洗 | 查现场 | 3 | |||||
现场是否有冲洗设备 | 查现场 | 5 | |||||
拌合场是否整洁、料仓中沉积的石粉是否及时清楚 | 查现场 | ||||||
有无污水处理设施 | 查现场 | ||||||
安全用电情况、接地电阻是否按照规定检测 | 查现场、查记录 | ||||||
场区消防情况 | 查现场 | ||||||
是否有设备操作规程 | 查现场 | ||||||
检查人: 各种安全标识、场区道路标识牌是否齐全 | 被检查单位负责人 查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