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222007602033077 班级:07级生物技术 姓名:徐业程
摘要:本文从我国乳及乳制品工业发展的现状入手,简要分析了我国乳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我国乳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乳业;现状;趋势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milk industry
Abstract: Based on our milk and dairy industry's present situation,the paper analyze our problems in present dairy industry,and put forward some ideas ab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
Keywords: dairy industry;present situation;trend
1我国乳业发展的现状
1.1奶业生产高速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1990-2007年,世界奶类的总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2%;1995-2005年,世界奶类主要生产国—美国、印度和俄罗斯的全脂鲜牛奶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3.5%及2.5%;而这10年间,中国全脂鲜牛奶产量年均增长率高达13.0%,不仅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也高于大部分主要生产国(见图1)。
图1:1995-2005年我国及世界主要生产国全脂鲜牛奶总产量
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然而在奶类产量高速增长的背后,却隐藏着农户饲养奶牛平均收益降低,原料奶生产资源受约束,乳品加工企业经济效益增幅减少的问题。
1.2奶业生产的区域布局
中国牛奶的区域分布以北方为主,但2000年以后稍有转变,南方各省奶牛饲养量开始上升。如表1 所示,1997 年以前,北方7省奶牛存栏占全国的比重为75 % ,1997~1998年上升到79%,到2000年下降为7317%,这个数字比1999 年低了近5个百分点。中国奶业发展研究课题组分析认为,尽管北方奶牛出现南移的趋势,但由于饲养条件和成本的,奶牛(尤其是荷斯坦奶牛) 分布区域仍以北方为主的特点不会有大的改变。
表1:1998-2000年北方7省奶牛存栏数量统计
1.3奶业生产的主要问题
我国牛奶生产的问题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单产水平低。目前我国成乳牛的平均年单产仅为3500千克,与世界平均水平5500千克相差2000千克,内较高水平(上海7000多千克) 相差一倍以上。单产水平低的原因则与个体农户的饲养管理水平低有直接关系;二是原奶质量差。目前原奶质量是影响乳品质量的主要因素,而造成原奶质量低的主要原因是手工挤奶和饲料结构不合理。目前80 %的农户采用手工挤奶,绝大多数农户没有采用优质苜蓿草喂,奶牛日粮结构不合理;三是农户的组织程度和稳定性差。尽管个体农户养殖奶牛具有成本小、发展快的特点,但同时存在养殖地点分散、规模小、奶牛品种差、饲养管理不规范、原奶收集不便、卫生条件差等诸多不利,奶牛合作社、“公司+ 农户”、奶业协会等在生产组织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统一防疫灭病、统一配种改良、统一饲料配方、统一挤奶方面还很难实现。
1.4奶业销售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者营养观念发生了转变,对乳制品的消费日益增长f71。如图2所示,从1995年至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制品的消费平均增长率为14.5%,农村居民为16.1%。尤其是近年农村居民乳制品消费增长迅速,2005年比上年增长44.4%。
图2:1995-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然而在消费高速增长的背后,我国乳制品的消费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人均消费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较低,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5,亚洲(不含中国)平均水平的1/2181;(2)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乳制品消费量相差悬殊,城镇居民的乳制品消费量一直高于农村居民,1995年至2005年城镇居民的人均乳品消费量是同年农村消费量的5~13倍;(3)近2年城镇居民的乳制品消费增长缓慢,2005年比2004年相比甚至出现了负增长;(4)近年我国农村居民乳制品消费虽然增长较快,然而绝对量依然较低。
2我国乳业发展的趋势
2.1乳业消费的趋势
乳制品的消费群体逐年扩大.人们已将乳制品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营养食品。过去由于人们收入较低,以及消费习惯的原因,乳制品被人们作为一种营养品,仅供一些特殊的人群使用,如婴儿、病人、体弱者。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乳制品消费的认识正发生改变,乳制品已由特殊的营养品转化为大众化的营养食品。
2.2战略对策
自从中国加入WTO后,国外的品牌企业大量涌人中国市场,使国内一些乳品企业受到很大的 中击。所以,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针对当前生产和消费的现状、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发展趋势,及时加以调整,确定相应的战略对策。
(1)积极开拓市场,扩大乳制品消费
尽管我国奶和奶制品的潜在市场很大,但是,目前的人均消费水平很低,奶和奶制品在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较低。有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奶和奶制品的主要消费者城镇居民中.奶和奶制品的消费支出只占消费总支出的1.5%;占食品支出的3.98%。因此。我国乳业的发展必须把开拓市场,扩大城乡居民奶和奶制品的消费作为重要的战略措施。
(2)加快奶业科技步伐,提高原料乳及乳制品质量
市场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购买乳制品时,最为看好乳制品的质量因素,确保产品质量,是建立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偏好的基础。
(3)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提高乳制品附加值产品结构调整
我国乳品工业起步较晚,产品结构单一。要改变以奶粉为主的产品格局,产品上要大力发展液体奶的生产,如酸奶、巴氏消毒奶、超高温灭菌奶和乳酸菌饮料等。特别是以新鲜为主要特点的杀菌奶、超长保质期奶(ESL奶)、酸奶、果蔬汁乳、营养强化乳等产品。奶粉要适当增加全脂奶粉生产,大部分作为食品工业的优质原料,但要增加功能性奶粉、配方奶粉生产。
3小结
近年来,我国乳业发展迅速,奶类产量高速增长,然而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存在着以下一些制约我国乳业发展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我国乳及乳制品工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伟民,朱娟,胡定寰.发展中的中国乳业[J].中国畜牧杂志,2007(4):10-16.
[2]刘成果主编.中国奶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26.
[3] 胡定寰.论超市发展对农业和食品安全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5(2):12-17.
[4] H,F Fuller,T Reardon. China’s dairy industry[M],International agri-food.
[5]刘成果.我国奶牛饲料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饲料。200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