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研究框架建构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1:51:06
文档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研究框架建构

2011年1月第34卷第1期外国语JournalofForeignLanguagesJanuary2011Vo.l34No.1文章编号:1004-5139(2011)01-0070-08中图分类号:H002文献标识码:A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研究框架建构*沈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210016)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亟待确立一个大国应有的外语教育发展战略,建构外语教育研究体系。本文简要回顾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现状,指出缺乏理论分析框架是制约外语教育研究深入的一个重
推荐度:
导读2011年1月第34卷第1期外国语JournalofForeignLanguagesJanuary2011Vo.l34No.1文章编号:1004-5139(2011)01-0070-08中图分类号:H002文献标识码:A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研究框架建构*沈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210016)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亟待确立一个大国应有的外语教育发展战略,建构外语教育研究体系。本文简要回顾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现状,指出缺乏理论分析框架是制约外语教育研究深入的一个重
2011年1月

第34卷第1期 外国语

Journal of Fore i gn Languages

Janua ry2011

V o.l34N o.1

文章编号:1004-5139(2011)01-0070-08 中图分类号:H002 文献标识码:A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研究框架建构*

沈 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210016)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亟待确立一个大国应有的外语教育发展战略,建构外语教育研究体系。本文简要回顾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现状,指出缺乏理论分析框架是制约外语教育研究深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教育学理论,本文将语言和外语教育整合在一个理论框架内进行考察,从教育研究的过程、内容和价值三个维度探讨外语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就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全球化;外语教育;教育;理论框架

On t he Construction of a Research Fra m e work of Chi n es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Context of G lobalization

S H EN Q i

(Schoo l o f Fore i g n Languages,Nan jing Un ive rsity o f Ae ronau tics

and A stronautics,J i a ngsu210016,Ch ina)

Abstrac t Ch i na i s i n an urgent need to estab li sh its f o re i gn l anguage educati on strategy and construc t a resea rch syste m o f fore i gn language education po licy.Based on a rev i ew o f the cu rrent sit uation of Ch i nese foreign l anguag e education po li cy research,th i s pape r po i nts out t hat Chi nes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 on po li cy resea rch i s still at its initial stage and the current resea rches s u ffer fro m the deficiency i n t heoretica l fra m e w ork,wh ich poses as a ma jor factor i n h i nder i ng the furt her research in this regard.The paper propo ses a fra m ework for sy stema ti c resea rch i n fore i gn language educati on po li cy from the three d i m ensi ons o f educa tion po licy.

K ey word s g loba liza ti on;fo re i gn l anguag e educa tion policy;educa ti on po licy;t heoreti ca l fra m ewo rk

1.引言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的制定和颁布,是我国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实现民族伟大崛起、走向大国的重大教育战略举措。纲要!在阐述实施∀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的21章第66条中,明确提出∀培养各种外语人才#的重要任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也预示着我国外语教育事业即将迎来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正从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转变,需要大批具备国际化素养的人才,他们不仅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科学知识,还必须具备较高的外语能力,才能满足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沟通信息、传播和应用知识、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最终满足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外

*本文根据作者在首届∀中国外语战略与外语教学改革#高层论坛(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12月5日)上的发言稿修改而成。感谢王克非教授对本文修改提出的宝贵意见。

语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外语教育研究渐成热点,如何建构一个走向大国的中国外语教育战略和外语教育研究体系,是每一个外语教育研究者必须深刻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当前外语教育研究现状和不足,指出缺乏理论分析框架是制约外语教育研究深入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本文拟从教育分析的三个维度建构外语教育分析的理论框架,并就全球化下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

2.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现状评价

建国6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外语教育突飞猛进,目前已经基本建立国民外语教育体系,覆盖大中小学各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外语教育大国。但是,建国以来我国外语教育发展几经波折,可以说是有得有失[17:163-169]。每一次外语教育的重大调整和变革都与外语教育密不可分,这说明外语教育对外语教育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宏观指导作用。进入新时期,外语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步走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发展战略、信息化社会客观需求以及创新人才培养都要求优质的、科学发展的外语教育。因此,当前中国外语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发展挑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对我国外语教育发展谏言献策。早在1978年,许国璋先生就对当时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的任务和方针提出过自己的看法[28:6-15]。他首次阐述了新形势下外语教育规划和发展的方向和任务,提出外语教育的任务就是以外语为工具,学习世界上的科学文化知识,为我所用。同时,他还对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的外语教育发展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我国外语教育历史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并就外语教学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这是我国学者在后,第一次在理论上从多视角对宏观外语教育等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在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领域,具有首创精神,为当时外语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基础。近十年来,国内外语教育的研究主要分三类:即批判性研究[17;18; 30;31;32;21;22;23]、策略性研究[13;14;15; 27]和国际比较研究[16;26;29],不同的研究视角及其侧重点各异,大大丰富了外语教育研究的视野,为外语教育研究提供了历史反思和现实关注的视角,为后续更深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现有研究却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一方面,同外语课程与教学的研究数量相比,外语教育研究成果寥寥无几,截至2010年9月30日,若以∀外语教育#作为篇名搜索,中国学术期刊网仅有20余篇文章与之相关,这说明外语教育研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在近年来为部分研究者所关注,相关研究明显较少。另一方面,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外语教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已有的研究成果存在反思批判有余,理论建构不足;感性经验为主,系统论证欠缺;描述介绍居多,深入探讨较少等不足之处。束定芳等[25:37-44]在回顾建国以来外语教学理论研究时就明确指出: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史上,外语教育在制定上存在盲目性和急功近利的现象,对外语教育规划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负面影响,而这与我国缺乏对重大外语教育的研究不无关系。因此,如何从理论高度建构我国外语教育的研究体系,应当成为当前研究的重中之重。

3.外语教育研究的框架建构

外语教育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教育的具体分支。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教育的研究渐成热点,其原因不仅在于教育研究相对于课程与教学或是教育原理等成熟学科来说属于新兴发展学科,更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认识到,教育研究是将教育科学理论与理念付诸于具体教学实践的制度纽带,是将教育外部世界的国内外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发展与教育内部的实践衔接的关键点。∃因此,从教育学的理论渊源来构建外语教育研究,可以将语言和外语教育两个系统整合在一个框架内考察,有机地将教育和外语教育联系在一起,可以拓展外语教育研究的视角,利用教育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建立外语教育的研究新范式。

3.1教育研究的三维框架

研究的角度众多,分析研究范式各异。例如邓恩(D unn)[3:33-62]的∀信息转换分析模式#以及戴伊(Dye)[2:13-26]提出的八种分析模式在公共学领域颇受关注。在目前的教育诸多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中,比较全面并实用的就是霍格伍德和刚恩(Hog wood&G unn)提出研究的三个维度:一是过程,二是内容,三是价值[6:109]。这三个维度的提出,大大拓宽和充实了教育研究的范围,因为以往教育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的文本分析上,缺乏对过程的研究以及价值的判断分析。这个新的研究范式不仅基于价值哲学角度审视教育,而且融合教育决策、执行、评估和调整动态发展过程以及静态文本内容研究于一体,由此大大拓宽了研究的视角。在他们之后,相继有学者从这三个维度出发,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研究框架的内容,具体如下:

3.1.1教育的过程研究

教育的过程研究是对从规划到制定决策的全过程进行分析。科学的过程是教育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种明确的或者含蓄的单个或者一组决定,它可以制定一些方针以指导将来的决定,发动或阻止某种行动,或者引导先前决定的实施。从教育发展的过程来看,主要包括制定,也就是决策过程,以及执行、评价和调整等环节。其中制定是任何一个计划周期中的第一步,规划者在能够有效地设计出实施和评价步骤之前,必须先充分认识制定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例如的实施背景、变革动因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和主张[5:34-41]。当然,过程的执行、评价和调整环节也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教育连贯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3.1.2教育的内容研究

教育的内容是最为丰富和具体的,对其研究十分重要。教育的内容是直接服务于的预定目标的,其研究的出发点是将视为一种规范性文件或者行动准则,对文本的背景、原因和结果进行分析。首先,内容的确定取决于对现状的分析,除了对教育部门本身的分析之外,教育内容的发展应该建立在三方面坚实的知识基础之上:∀一是利用数据、研究、经验和国际知识对该领域和部门本身进行调查研究;二是对经济、政治、人口统计、社会和文化条件和历史进行背景分析;三是对那些利益群体及其在教育变革中的合理性与作用,以及那些在不同利益群体间实现折中的过程进行评估# [5:41]。此外,教育的内容涉及到教育的各个层面,如课程和教学开展实施,师资建设的规划以及考试测试的设计运作等等。最后,教育的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实践的实际状况?是否对课堂教学有指导意义?的具体内容是否真正贯彻落实?这都是教育内容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3.1.3教育的价值研究

教育的价值是教育研究中最为根本、最为核心的问题。现代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公共的价值选择功能。教育面对的不是纯粹的客观事实或者自然现象,而是现象背后的利益关系、价值冲突和价值选择。所以,在教育研究中,价值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领域,教育必然是价值涉入的。在教育研究的三个维度中,价值统率的过程和内容的统一。教育的价值研究是以价值哲学的世界观和方作指导来探讨教育的价值,

∃目前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相互冲突的教育利益诉求、享有公共权威的、教育公品的提供方教育的价值负载[24:38-39]。

其核心内容是以价值目标为标准对价值事实进行评判,最终确立价值规范,包括对教育的价值取向、主体的价值倡导、利益群体的价值协调三个方面[24:40-43]。教育的基本价值特征主要具有不同的表现:首先,在现象形态上,教育的价值特征表现为一系列的价值选择;在本体形态上,教育的价值特征表现为价值选择的∀合法性#。在过程的意义上,教育价值特征又表现为价值选择的∀有效性#[20:85-]。因此,价值选择、合法性和有效性是教育价值研究的三个向度。

3.1.4教育三维分析结构的研究意义

从过程、内容和价值三个维度建立的分析结构为教育分析提供了一个基本理论框架,公共蕴含的政治性和技术性决定了教育分析的基本要素,只有从过程、内容和价值三个维度分析教育,才能融合教育研究的技术观点和政治观点,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教育和改进、完善教育,并为教育研究奠定可靠的基础。此外,从三个维度研究教育,对于全面准确地分析具体的教育和计划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意义。教育研究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以问题逻辑而非学科逻辑建立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过程、内容和价值三个维度分析教育就体现了这一学科特征。首先,过程分析涉及到具体教育背后的广泛政治、社会心理、技术和法律因素;其次,内容分析则具有问题指向性,致力于说明特定或具体的目标、手段和对象,问题的解决需要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见解;再次,价值分析回应了教育的价值基础特性,反映了教育知识的主观性和研究者的人文视野。最后,三个维度研究不仅各司其职,而且各维度之间具有通融和互动性,互为影响,互为制约。这一分析结构与教育的特点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保证了分析的有效性,并且实现了∀三维互动,动静结合#的独有特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3.2外语教育研究的三维分析框架

从教育学视角的三个维度分析理论框架尝试研究。我们可以初步草拟出体现语言和教育整合意义的外语教育研究分析框架,如下图1所示

:

图1:外语教育分析框架

3.2.1外语教育研究的过程维度

外语教育过程研究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维度,主要回答∀为了实现一定的外语教育的目标,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如何执行的#这一问题。它贯穿的全过程,涉及到现状分析、界定问题、选项分析、规划和制定、的评估和实施,以及的调整等诸多方面。

参照图1可见,过程分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研究体系,包含四个步骤:步骤一就是要从外语教育出台和发展的背景、现状以及变革动因的分析入手,重点考察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发展的进程,结合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外语教育发展中急需破解的难题和变革的动因。步骤二即决策者和利益群体分析。这对于发展也很重要,因为外语教育的制定恰当与否不仅关系到国家外语教育各个方面,而且还要顾及国家的安全、文化传统的传承以及下一代整体素质的提高等问题。除此以外,过程还必须充分考虑国力即教育资源的多少、学生原有水平的高低、语言学习规律等现实因素。这样,在前两个步骤分析的基础上(参见图1中箭头1和2),方能进入步骤三的研究:选项分析、决策与执行环节。而这个环节必然是与内容和价值研究紧密关联的,因为内容需要过程的执行和监控(见图1中箭头3),价值取向也会主导决策和执行情况(见图1中箭头4)。最后,综合步骤三的具体实施结果,过程研究进入步骤四(见图1中箭头5),也就是的评估、评价和调整阶段,而该步骤同时又受到价值分析有效性的制约(见图1中箭头6)。由此完成一个过程的动态分析周期,周而复始,循环动态发展。

3.2.2外语教育研究的内容维度

外语教育研究的内容维度是外语教育的具体层面,是与实践衔接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以及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从宏观上看,外语教育内容分析指体系的构成分析;从微观上看,它关注的重点在于外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外语语种的选择和确定、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和学习期限、外语课程标准和教学标准、外语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外语测试和评价体系以及师资建设等主要内容环节。在横向维度上,外语教育内容分析主要考察教育的目标、条件和途径与其他公共,如经济、政治等的衔接程度,因此,从图1中的箭头7所示可以发现,内容首先是制约于的背景和现状分析结果的。而在纵向分析维度上,研究主要侧重于不同年龄阶段(如大中小学时期)、不同级别以及不同地域的差异内容。因此,外语教育的内容研究中心首先在于外语教育的历史文本分析,理清外语教育内容的全貌,其次是分析内容的执行实施情况以及各利益集团的接受程度和反应,探讨课程与教学实践的具体问题;最后,在价值分析下,内容维度研究必须审视的价值选择和合法性,为执行和评价提供重要事实依据(见图1箭头8和9)。

3.2.3外语教育研究的价值维度

外语教育的价值研究是以价值分析为工具,分析外语教育,主要回答∀外语教育处理各种有冲突的教育利益诉求或者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所依循的价值准则是什么#的问题。外语教育的价值分析主要分三个环节:一是要确立外语教育的公共价值追求;二是要探讨外语教育决策主体和执行主体的价值追求;三是要明确各教育利益群体的价值冲突与取舍。根据外语教育价值三个环节博弈和融合分析的结果,方能确定外语教育的价值选择,由此统率具体内容(见图1中箭头8)。外语教育的价值选择就是指外语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否单纯具有工具价值,或是兼有人文价值。其研究内容包括:外语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确定、外语教育与母语教育的关系、外语教育中的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其次,根据教育内容研究,可以判断外语教育是否兼顾教育公平和效率准则,即是否体现合法性特征(见图1中箭头9);最后,根据教育过程研究可以确认外语教育是否以价值理性统率工具理性,以公平价值统率效率与自由,符合有效性标准(即前文提及的箭头4和6所示)。

根据上述分析可见,外语教育研究的三个维度构成了一个互动联系、动静结合的研究分析框架,藉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4.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的主要问题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外语教育的重要性,不少学者结合全球化理论重新审视外语教育的发展。例如苏%莱特(Sue W right)将语言的研究视角从原来的民族主义转移到全球化的视角,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的发展走向,探讨多种语言发展的途径[12]。由英国伦敦大学戴维%布拉克(D avid

B l oc k)主编的专辑介绍了全球化理论的路径和前景,探讨在语言指导下的教学改革方略[1]。美籍印度裔学者K u m aravadivel u更是站在文化全球化的高度,认为在全球化多元文化混杂的状态下,语言教育必须坚持多元文化思想,他重点探讨了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联系,指出文化全球化下的语言教育必须应对出现的文化身份、文化自觉、文化适应等问题[8]。

当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客观上需要优质的外语教育。但是由于我国具有民族繁多、文化多样和地区差异明显的国情,与欧美等国具有明显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因此,基于外语教育研究的三个维度框架,全球化不可避免地给我国外语教育规划和发展带来以下亟待破解的难题。

4.1过程的难题:如何建立符合全球化发展需要的科学系统

自上世纪后半叶,特别是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高速发展,但是外语教育体系建设却跟不上教学实际的需求,存在不少系统的问题。一方面,我国的外语教育缺乏系统的中长期外语教育发展战略(历史上仅有60年代制定的七年纲要!,但最终因为历史原因,仅推行不到两年即告中止)。外语教育发展几经波折,没有稳定规律可循,也未能充分顾及利益群体(如学校、教育研究者、家长和社会等)的意见,致使缺乏科学规划。另一方面,我国对外语教育研究和规划不够重视。在外语研究中,长期以来,外语教育实践教学研究居多,宏观统摄性研究较少。在实际工作中,我国至今没有专司统筹规划和管理外语教育的机构[19:2-8]。一些外语教育的出台并没有经过教育过程的研究,往往是∀长官意志#多于专家意见,从而难以应对外语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因此,过程不明晰,相关研究匮乏,论证不充分,难免遇到实际操作的挫折和失误,更加无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虽然目前我国不断加大外语教育的投资,但是,由于没有系统科学的执行和评估体系,缺乏基本的外语教育社会需求分析,外语教育投资的成本与产出严重不协调,各地区各阶段的外语教育衔接不够,师资建设和教师教育都无法适应全球化对外语教育的客观需要,致使各项外语教育在实践中处于无序和失衡的状态,缺乏系统的衔接和的连贯性。因此,探索建立符合全球化发展需要的外语教育科学系统,是我国外语教育发展必须面对一大挑战。

4.2内容的难题:如何确立符合我国外语国情的话语体系

我国外语教育的具体规划和设定,可以在众多的教育内容文本中体现出来。这些外语教育文本都不同程度地关注外语课程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但是,由于外语教育科学体系的缺乏,又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掘本土外语教育特色,我国外语教育一直没有自身的话语体系,致使∀拿来主义#思想盛行。部分外语课程和教学设置、教学法、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标准、教材、教学评估以及测试评价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盛行∀拿来主义#,几乎全盘模仿和复制西方,从而致使西方话语充斥其中,本土话语缺失严重。英语教育的起始年龄和学习期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英语全球化的冲击下,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国内一些地区纷纷决定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并延长学习时间。现在不少地区在小学一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英语课程的学习。但是,此举却对英语课程与教学带来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英语课程标准如何设置、教学目的和方法如何确定、教师师资如何培养和保证、教学质量如何评价、地区和城乡小学的英语教育差异如何弥补,这些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岂能随意∀紧跟国际潮流#?事实上,在全球化背景下,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地区普遍存在着英语课程和教学标准缺失或不完善以及师资匮乏等诸多难题[11:1-25]。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外语教育内容必须结合本国

和本地区外语教学实际情况,不能追求冒进,盲目发展。因此,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难题,构建合理完善的外语教育,就是我国外语教育中内容研究的关注重点。全球化的挑战和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现状都迫切要求本土化外语教育内容的探索,所幸我国已经认识到建立体现本土意识的国家外语战略的重要性,以北外和上外为基地的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一直在积极尝试内容层面的变革研究。

4.3价值的难题: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确立体现本土意识的外语教育价值观

根据外语教育的价值研究维度,我国外语教育价值主要考察的价值选择,以及其有效性和合法性的问题。我国外语教育与欧美的外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首先来源于全球化的语境。全球化不仅仅是一个现实,它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为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语境。全球化对我国外语教育提出了至少三个重要问题:第一,全球化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对我国外语教育提出了什么挑战?第二,全球化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个中心和边缘或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如果的确存在这样的关系,那么,处于后一种地位的民族国家应该采取什么外语,特别是什么样的英语教育?第三,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是否截然对立?我国外语教育应当怎样处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外语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这些重大问题都与价值紧密相关,因此,我国外语教育绝不是价值无涉的,而应当体现自身的价值观。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全球化给我国外语教育带来严峻的文化挑战。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各国各地区的母语作为维系本民族和本地区的文化身份的根基,其地位毋庸置疑,无可撼动。但是,英语的全球化之波在某种程度上冲击着我国的民族语言和文化身份。对此,国际上不少学者分别从语言帝国主义、语言霸权主义和语言殖民主义话语视角进行过批评和揭露[4;7;9;10]。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借助各种强势信息媒体∀单向#地大举入侵,在英语教育场域中肆无忌惮地进行着∀文化灌输#,致使东西文化出现文化生态失衡问题。为此,作为与西方文化明显存在差异的中国,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外语教育该如何合理和有效地定位和把握价值取向?在具定时,又怎样才能确立和保持自身的文化身份,保护自身的文化权利和文化安全?因此,在全球化时代的价值取向是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它不同于美国和欧洲等国外语教育的一个特点,在外语教育研究中具有明显的区域和文化特性,体现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博弈和融合的辩证关系,这对我国外语教育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5.结语

回顾我国外语教育发展轨迹,外语教育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实践探索到理性思考、从批判反思到理论分析、从简单决策研究到系统体系分析、从专家学者研究上升到国家外语战略研究机制等科学发展和创新的进程。而全球化对我国外语教育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从过程、内容和价值三个维度来建构我国外语教育的研究体系和框架,更有助于科学合理地确立我国外语教育的全球化取向。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外语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外语教育研究的视角将会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为我国在21世纪构建一个走向大国的外语教育研究体系创造理论条件。

参考文献:

[1] Block,D.G lobalization and Language T eaching

[M].London:R outledge,2002.

[2] D unn,W.N.Public P olicy A nalys is:A n

Introduction(T h ird Ed iti on)[M].N J:Pearson

Prenti ce H a l,l2003.

76[3] D ye,T.R.Understand ing Public P olic y,12th

Ed iti on[M].P earson Education,Inc.,2008.

[4] Egg i ng ton,W illi am.Languag e P olic y:D o m inant

E nglish,P l uralis t Challenges[M].Am sterda m:

John Ben j am ins Publis h i ng Company,1997.

[5] H addad,W.D.Education P olicy Process P l anni ng:

A n App lie d Fra m e w ork[M].Paris:UNESCO,1995.

[6] H ogw ood,B.W.&L. A.Gunn.Public P olic y

A na l y sis for t he R eal W or l d[M].Ox ford:OUP,

1984.

[7] H o lli day, A.R.The Strugg le to T each English as

an Internati onal Language[M].O xfo rd:O xford

U niversity P ress,2005.

[8] K u m aravad i ve l u,B.Cultural G lobali zation and

Language Educati on[M].N ew H aven and

L ondon:Y a le U n i versity P ress,2008.

[9] Pennycook, A.The Cu ltural Po litics of Eng 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 g e[M].H arlo w:

L ongman G roup UK;Long m an Pub,1994. [10]Ph illipson,R.L i nguistic Imperialism[M].

O xfo rd:O xford U n i versity Press,1992.

[11]T su,i Amy B.M.Language po licies in A s i an

countr i es:i ssues and tensi ons[J].T he Journal of

A si a TEFL,2004,1(2).

[12]W righ t,Sue.Language Po licy and Language

P lanning:Fro m N ationalis m to Globalisati on

[M].N ew Y o rk:Pa l g rave M ac m ill an,2004. [13]蔡基刚.外语能力培养与我国外语[J].外

语与外语教学,2003,(5).

[14]陈国华.关于我国英语教育现状和的分析

和建议[J].中国外语,2008,(2).

[15]戴炜栋.立足国情、科学规划、推动我国外语教

育的可持续发展[J].外语界,2009,(5). [16]傅荣,王克非.欧盟语言多元化及相关外

语教育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

(1).

[17]胡文仲.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得与失[J].外语

教学与研究,2001,(4).

[18]胡文仲.新中国六十年外语教育的成就与缺失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3).

[19]李宇明.中国外语规划的若干思考[J].外国

语,2010,(1).

[20]刘复兴.教育的价值分析[M].北京:教育

科学出版社,2003.

[21]鲁子问.外语教育规划&&&提高外语教育效率

的可能途径[J].教育研究与试验,2006,(5).

[22]鲁子问,詹先君.外语教育必须适应社会

发展需要[J].英语教师,2008,(2).

[23]鲁子问.我国义务教育外语课程目标质疑与重

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7,(7).

[24]孟卫青.教育分析:价值、内容和过程[J].

现代教育论丛,2008,(5).

[25]束定芳,华维芬.中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六十

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2009,(6). [26]王克非.日本英语教育动向探知[J].中国英语

教育,2010,(2).

[27]谢倩.关于我国21世纪的中长期外语教育政

策规划的初步设想[J].中国外语教育,2009,

(4).

[28]许国璋.论外语教学的方针与任务[J].外语教

学与研究,1978,(2).

[29]张建伟,王克非.德国外语教育研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6).

[30]张正东.论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思路[J].教育

研究,2007,(7).

[31]张正东.我国外语教育的国情特点[J].基础教

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12).

[32]张正东.中国外语教育漫议:外语是把双

刃剑[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1).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课题:∀全球化下外语教育的价

值研究#(项目编号:10Y JCZH124),∀中国外

语教育基金#(项目编号:ZGW Y J Y JJ2010A01)

以及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

课题(项目编号:C&b/2009/01/017)资助。

收稿日期:2009-12-16

修改日期:2010-10-25

作者简介:沈骑(1976&),男,苏州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与比较教

育学,主攻外语教育与战略研究。

77

文档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研究框架建构

2011年1月第34卷第1期外国语JournalofForeignLanguagesJanuary2011Vo.l34No.1文章编号:1004-5139(2011)01-0070-08中图分类号:H002文献标识码:A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研究框架建构*沈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210016)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亟待确立一个大国应有的外语教育发展战略,建构外语教育研究体系。本文简要回顾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现状,指出缺乏理论分析框架是制约外语教育研究深入的一个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