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的处理器有K5、K6、K6-2、Duron(K7,钻龙或毒龙)、AthlonXP、Sempro(闪龙)、Athlon 、Phenom(羿龙)、Opteron(皓龙)、AthlonⅡ、PhenomⅡ、FX
型号 字长 主频 多核技术 接口 (1991)386 32 12-40 双核 socket
(1993)486 32 16-120 双核 socket
(1995)5X86 32 133 双核 socket
(1996 ) K5 75-133 双核 socket
(1997 ) K6 166-300 双核 socket7
(1998 ) K6-3D 300-350 双核 socket7
(1999 ) sharptooth 400-450 双核 super sockeT
(1999) argon 500-700 双核 socketA
(2000 ) thunderbird 650-1400 双核 socketA
(2001) palominol 1000-1773 双核 socketA
(2002 ) thoroughberd 1200-2250 双核 socketA
(2003 ) barton 1400-2200 双核 socketA
(2004 ) thorton 32 1500-2000 四核 socketA
(2005) toledo 2200-2400 四核 socket939
(2006 ) orleans 1800-2600 四核 socketAM2
(2007 ) agenax4 1800-260 三核 socketAM2+
(2009 ) athlonilx2 3 GHZ 四核 socketAM3
(2011) sempronle 2.2GHZ 单核 socketAM2
(2012) 弈龙 IIX6 2.8-3.3GHZ 六核 socketAM3
( 2013) FX-6300 3.5GHZ 六核 socketAM3+
(2014) FX系列 3.3GHZ 八核 soccketFM2+
(2015 ) A8-7650K 3.8GHZ 四核 soccketFM2+
第一:1981年,AMD 287 FPU ,使用 Intel 80287 核心。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性能与 Intel 80287 基本相同。也是迄今为止 AMD 公司唯一生产过的 FPU 产品
第二:AMD 8080(1974年)、8085(1976年)、8086(1978年)、8088(1979年)、80186(1982年)、80188、80286微处理器,使用 Intel 8080 核心。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性能与 Intel 同名产品基本相同。
第三:AMD 386(1991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P9,有 SX 和 DX 之分,分别与 Intel 80386SX 和 DX 相兼容的微处理器。AMD 386DX与 Intel 386DX同为32位处理器。不同的是 AMD 386SX是一个完全的16位处理器,而 Intel 386SX是一种准32位处理器(内部总线32位,外部16位)。AMD 386DX的性能与 Intel 80386DX相差无己,同为当时的主流产品之一。
图为:AMD NG80386DX-40
第五:AMD 486DX(1993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P4,AMD 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代486产品。而后陆续推出了其他486级别的产品,常见的型号有:486DX2,核心代号P24;486DX4,核心代号P24C;486SX2,核心代号P23等。其它衍生型号还有486DE、486DXL2等,比较少见。AMD 486的最高频率为120MHz(DX4-120),
图为:AMD A80486SX2-66
第六:AMD 5X86(1995年)微处理器,核心代号X5,AMD 公司在486市场的利器。
第七:AMD K5(1997年)微处理器,1997年发布。
图为:AMD K5PR100ABQ
图为:AMD K5PR133ABQ
图为:AMD K5核心照片
第八:AMD K6(1997年)处理器
图为:AMD K6200ALYD
第九: K6-2(1998年)系列微处理器曾经是AMD的拳头产品,现在我们称之为经典
图为:AMD K6200ALYD
第十:AMD 于1999年2月推出了代号为"Sharptooth"(利齿)的K6-3(1998年)系列微处理器,它是 AMD 推出的最后一款支持Super架构和CPGA封装形式的 CPU 。K6-3采用了0.25微米制造工艺,集成256KB二级缓存(竞争对手 英特尔 的新赛扬是128KB),并以 CPU 的主频速度运行。而曾经 Socket 7主板上的L2此时就被K6-3自动识别为了L3
图为:K6-III
图为:Thunderbird核心的Athlon
“更小、更快”是AMD最新一代“Thunderbird”(雷鸟)核心Athlon处理器的座右铭。AMD的Thunderbird处理器配有256KB On-Die存储器与全速的二级缓存,这大大地增强了新款Athlon的整体效能。
图为:Duron(毒龙)
与雷鸟同时推出的烈火核心,标志AMD在高端低端全面和Intel对抗了。毒龙,一个响亮的名字从此在每一个DIYER心中激荡。它基于雷鸟核心,但把二级缓存减少到了KB,性能当然有下降,不过对抗铜矿赛扬是毫无问题。甚至在低频比起奔腾3也相差不大,成为当时最具有性价比的处理器。
图为:Palomino核心的Athlon XP 2000+
2001年10月,Palomino发布,显然它的目标是P4处理器,因为这个时候AMD开始实行PR标识,而且起了一个多少有点俗的名字:Athlon XP。不过AXP这个名字也一直延续到K7核心的终止。Palomino标识从1500+到2100+。而2002年AMD微处理器的发展中,主要是由Palomino的核心接替Thunderbird核心。2002年下半年Palomino新核心的Athlon,工作频率会从1533MHz起跳,而且一律都是266MHz外频的设计。
AMD 于2001年10月推出了K8架构
AMD于2007下半年推出K10架构。
7、APU时代来临 2010年03月02日AMD联合主板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新一代整合芯片组“AMD 0GX”,自带的 图形核心“Radeon HD 4290”绝对称得上是当今最强劲的集成显卡。
2010年3月30日,AMD面向全球发布了代号“Magny-Cours”的皓龙6100服务器处理器,备世界首款8核和12核x86处理器,面向主流的2路和高附加值4路服务器市场。该处理器改用新的Socket G34接口,并转向DDR3内存和四通道HyperTransport 3.0总线,采用45nm工艺生产,集成6/12MB三级缓存,支持新的硬件温控和功耗管理功能。
2010年4月27日,继Intel之后,AMD也发布了六核CPU——Phenom II X6 1000T系列,成为AMD主打高端市场的新主力。
2011年2月15日 AMD公司宣布发布5款皓龙 6100系列的新处理器。
2011年3月,AMD发布顶级四核心Phenom II X4 980 Black Edition 3.7GHz,AMD在四月份发布一款高频率的高端双核心“Phenom II X2 570 Black Edition”,主频达3.5G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