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液凝固过程
血液凝固的三个基本过程:①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②凝血酶原的激活③纤维蛋白的生成。
1.内源性凝血:异物(胶原、胎毛及胎粪)激活启动因子(因子Ⅻ)。所有因子都在血液中。
2.外源性凝血:生理状态Ⅲ不表达,血管损伤后组织中的因子Ⅲ,血管内皮细胞中因子Ⅲ被激活。它在血液外的组织中。
3.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因子Ⅱ、Ⅶ、Ⅸ、Ⅹ在肝脏合成,合成时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故它们又称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
2.生理性抗凝物质
1.血管内膜光滑完整,对因子Ⅻ和血小板无激活作用。
2.血流速度快,不利于凝血因子集结。
3.正常血液中还有抗凝物质和纤溶系统的缘故。
(1)抗凝血酶Ⅲ:抑制因子Ⅸa、Ⅹa、Ⅻa活性。
(2)肝素:黏多糖,存在组织中,尤其是肝脏。
作用:① 增加抗凝血酶Ⅲ的活性而间接发挥抗凝作用。②促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凝血抑制物、纤溶酶原激活物而凝血。③体内外都有作用。
3.临床应用
(1)(粗糙面)纱布:是异物,可激活Ⅻ和血小板的黏附、聚集、解体。
(2)温度:增快酶活性,凝血反应加速。
(3)VitK:促进因子Ⅱ、Ⅶ、Ⅸ、Ⅹ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