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社会心理学_在线作业_1-4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1:52:36
文档

社会心理学_在线作业_1-4

社会心理学_在线作业_1交卷时间:2016-06-1210:52:52一、单选题1.(5分)美国人类学家()在《桑契士的子孙们》一书中首先创立了“文化匮乏”的概念。∙A.帕克∙B.齐美尔∙C.路易斯∙D.马格纳勒纠错得分:5知识点:9.3激励理论与应用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2.(5分)常见的动机冲突形式主要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四种。∙A.避趋冲突∙B.双趋避冲突∙C.单趋冲突∙D.单避冲突纠错得分:5知识点:8.2社会化与社会控制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3.(5分)个体受到挫折后,如果不
推荐度:
导读社会心理学_在线作业_1交卷时间:2016-06-1210:52:52一、单选题1.(5分)美国人类学家()在《桑契士的子孙们》一书中首先创立了“文化匮乏”的概念。∙A.帕克∙B.齐美尔∙C.路易斯∙D.马格纳勒纠错得分:5知识点:9.3激励理论与应用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2.(5分)常见的动机冲突形式主要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四种。∙A.避趋冲突∙B.双趋避冲突∙C.单趋冲突∙D.单避冲突纠错得分:5知识点:8.2社会化与社会控制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3.(5分)个体受到挫折后,如果不
社会心理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6-12 10:52:52

一、单选题 

1. 

(5分)

美国人类学家( )在《桑契士的子孙们》一书中首先创立了“文化匮乏”的概念。 

∙A. 帕克 

∙B. 齐美尔 

∙C. 路易斯 

∙D. 马格纳勒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9.3 激励理论与应用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2. 

(5分)

常见的动机冲突形式主要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 )四种。

∙A. 避趋冲突 

∙B. 双趋避冲突 

∙C. 单趋冲突 

∙D. 单避冲突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2 社会化与社会控制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3. 

(5分)

个体受到挫折后,如果不敢面对现实的挫折情境,就会以逃避的方式来摆脱挫折所带来的焦虑与痛苦,其中不属于逃避作用情况的是( )。

∙A. 逃向生理疾病 

∙B. 逃向幻想的世界 

∙C. 逃向另一现实 

∙D. 逃向最亲的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4 流言与社会控制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4. 

(5分)

“未来的冲击是一种时间现象,它是社会变动急剧加速的产物,是发源于依附在旧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新文化的附加物,是人们在自己所生活的社会里所遇到的文化震荡”,提出这种“未来的冲击”的社会学家是( )。

∙A. 马斯洛 

∙B. 弗洛伊德 

∙C. 罗杰斯 

∙D. 托夫勒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9.3 激励理论与应用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5. 

(5分)

下列各项不属于需要理论的是( )。

∙A.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B. 奥德弗的ERG理论 

∙C.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D.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9.3 激励理论与应用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6. 

(5分)

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基础是( )。

∙A. 全面认识自我 

∙B. 努力完善自我 

∙C. 善于突破自我 

∙D. 积极悦纳自我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2 社会印象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7. 

(5分)

社会环境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层次之一,包含了诸多内容,其中不属于社会环境研究内容的是( )。 

∙A. 大众传播 

∙B. 社会 

∙C. 利他行为 

∙D. 社会运动和社会文化变迁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2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8. 

(5分)

关于人际关系的类型,按所属群体的形态分类,可以分为( )。

∙A. 正式人际关系和非正式人际关系 

∙B. 小群体人际关系和群众性场合的人际关系 

∙C. 个体与个体的关系、个体与组织的关系、组织与组织的关系 

∙D. 长期与短期的人际关系、依赖与的人际关系、从属与平衡的人际关系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1 社会动机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9. 

(5分)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最早涉足民族性格研究的是以( )为代表的德国民族心理学家。

∙A. 本尼迪克特 

∙B. 林顿 

∙C. 冯特 

∙D. 泰勒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2 群体规范群体凝聚力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10. 

(5分)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的新型学科,具有综合性、( )、层次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A. 开放性 

∙B. 创新性 

∙C. 实用性 

∙D. 性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2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11. 

(5分)

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 )、形成阶段和定型阶段。

∙A. 产生阶段 

∙B. 起源阶段 

∙C. 探索阶段 

∙D. 开始阶段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2 人际沟通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12. 

(5分)

“文化是人的行为模式、态度和价值的总和,人的个性是整体文化中观念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个体超越了某些文化以适应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的产物”,这属于( )。

∙A. 社会角色理论 

∙B. 社会交换理论 

∙C. 文化相对论 

∙D. 文化决定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2 社会心理学的具体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13. 

(5分)

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群体的生产效率最高?( )

   

∙A. 强凝聚力+消极诱导 

∙B. 强凝聚力+积极诱导 

∙C. 弱凝聚力+消极诱导 

∙D. 弱凝聚力+积极诱导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3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14. 

(5分)

调查法是社会心理学家在社会行为研究中常用的收集、分析资料的方法,其中不属于调查法的是( )。 

∙A. 个案调查 

∙B. 观察访谈 

∙C. 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2 社会心理学的具体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

群体内产生协作的通常情境是( )。 

∙A. 民主的领导方式 

∙B. 鼓励群体间的竞争 

∙C. 不同的工作目标 

∙D. 减少工作过程中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制约 

∙E. 目标和手段是积极的相互依赖的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3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展开解析 

答案 B,E 

解析 

2. 

(5分)

通过组织化的、制度化的程序给予奖励或处罚,如晋升、表彰、奖励、拘留、判刑、罚没、降职等实现的社会控制属于( )。

∙A. 文化控制 

∙B. 内部控制 

∙C. 外部控制 

∙D. 非制度控制 

∙E. 制度控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1 社会控制的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C,E 

解析 

3. 

(5分)

社会规范有两类,一类是软性规范,一类是硬性规范,属于软性规范的包括( )。

∙A. 法律 

∙B. 法规与条例 

∙C. 信念 

∙D. 习惯与风俗 

∙E. 传统道德与伦理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1 社会知觉 

展开解析 

答案 C,D,E 

解析 

4. 

(5分)

下列哪种情况是态度的一致性改变?( )

∙A. 由反对土地承包转变为支持土地承包 

∙B. 由稍稍喜欢踢足球转变到极度热爱足球运动 

∙C. 由支持干部选举制度转变为反对干部选举制度 

∙D. 由比较支持变为强烈支持改革开放 

∙E. 由喜欢某人变为厌恶某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2 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展开解析 

答案 D,B 

解析 

5. 

(5分)

下列哪些行为是利他行为?( )

∙A. 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 

∙B. 路见不平,制止犯罪行为救助受害者 

∙C. 为获得较多的利息,把钱借给他人 

∙D. 克制自己,为使他人免受烟雾中有害物质的侵害而戒烟 

∙E. 主动无偿地帮他人带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3 利他动机与利他行为 

展开解析 

答案 E,B,D,A 

解析 

6. 

(5分)

属于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有( )。

∙A. 精神分析理论 

∙B. 社会角色理论 

∙C. 社会学习理论 

∙D. 行为主义理论 

∙E. 社会认知理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1 社会心理学方法概述,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6-06-12 10:58:53

一、单选题 

1. 

(5分)

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对他人某些突出品质或特征的了解,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征的知觉,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称为( )。

∙A. 社会刻板效应 

∙B. 定势 

∙C. 首因效应 

∙D. 光环效应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2 社会印象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2. 

(5分)

冲突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不属于冲突来源的是( )。

∙A. 个人差异 

∙B. 角色不兼容 

∙C. 环境压力 

∙D. 信息过多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3 利他动机与利他行为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3. 

(5分)

下列哪些内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

∙A. 社会互动 

∙B. 社会化 

∙C. 社会变迁 

∙D. 人际关系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4. 

(5分)

若从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原因可分为遗传、( )、心理与社会四个方面。

∙A. 经济 

∙B. 政治 

∙C. 生物 

∙D. 文化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2 社会化与社会控制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5. 

(5分)

民族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或社会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和传承的生活方式与( )之和。它是一个民族形成、存在以及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A. 生产劳动 

∙B. 生活风俗 

∙C. 思想观念 

∙D. 语言文字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1 社会群体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6. 

(5分)

不属于参照范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蒂博特 

∙B. 海曼和凯利 

∙C. 谢里夫 

∙D. 梅顿和纽卡姆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2 社会心理学的具体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7. 

(5分)

人最核心的需求有三种,分别是生存、关系和成长,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

∙A.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B.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C. 奥德弗的ERG理论 

∙D.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9.3 激励理论与应用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8. 

(5分)

霍桑实验属于( )。

∙A. 现场实验 

∙B. 模拟实验 

∙C. 实验室实验 

∙D. 抽样调查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9. 

(5分)

“民族心理”一词最早见于现代心理学创始人( )编著的《民族心理学》一书。

∙A. 林顿 

∙B. 泰勒 

∙C. 马林诺夫斯基 

∙D. 冯特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1 社会群体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10. 

(5分)

不属于行为改变的阶段的是( )。

∙A. 认识到原有平衡的弊端 

∙B. 移到一个新的平衡水平上 

∙C. 稳定在改变的行为上 

∙D. 原有平衡的破坏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9.2 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11. 

(5分)

具有情绪兴奋性高,自我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的个体,属于下列何种气质类型?( )

∙A. 多血质 

∙B. 抑郁质 

∙C. 胆汁质 

∙D. 黏液质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9.1 个性差异与工作安排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12. 

(5分)

从社会角度而言,不属于群体功能的是( )。

∙A. 群体功能的分化促成了社会结构的分化 

∙B. 群体是社会存在的标志 

∙C. 亲体是个人进行社会化的全部的、唯一的途径 

∙D. 群体发挥了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1 人际交往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13. 

(5分)

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分别起不同的作用,其中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 ),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 )。

∙A. 多样性、单一性 

∙B. 可能性、现实性 

∙C. 主观性、客观性 

∙D. 稳定性、变化性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2 社会印象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14. 

(5分)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为哪几个层次?( )

∙A. 一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两个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2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

属于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社会心理学研究出现的动向的论述是( )。

∙A. 社会心理学朝着深入研究个性、小群体和集体问题的方向发展 

∙B. 研究课题广泛地面向实际,从理论探索转向应用研究 

∙C. 加强了同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一系列行为科学的联系 

∙D. 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相并存的趋势 

∙E. 摆脱了假说的验证,进入实证化阶段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3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展开解析 

答案 E,C,B 

解析 

2. 

(5分)

克莱奇和克鲁切菲尔所著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和问题》一书中将认知理论的研究命题进行了系统整理,其中属于知觉和认知结构方面的命题是( )。

∙A. 知觉是功能性地进行选择的 

∙B. 知觉是非功能性地进行选择的 

∙C. 一个子结构的知觉和认知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所属结构的特性 

∙D. 在空间或时间上接近的或相似的物体易被知觉为属于同一结构 

∙E. 知觉和认知场的自然状态是有组织的和有意义的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1 社会心理学方法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E,A,C,D 

解析 

3. 

(5分)

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由下列哪些因素构成?( )

   

∙A. 知识 

∙B. 职位 

∙C. 品格 

∙D. 资历 

∙E. 才能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9.2 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 

展开解析 

答案 A,E,C 

解析 

4. 

(5分)

社会角色扮演失常通常包括以下哪几种情况?( )。

∙A. 角色混乱 

∙B. 角色越位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冲突 

∙E. 角色不清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3 认知判断 

展开解析 

答案 D,E,C 

解析 

5. 

(5分)

动机对行为具有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  

∙A. 自我报偿功能 

∙B. 强化功能 

∙C. 动机的清晰度 

∙D. 始动功能 

∙E. 指向性功能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2 社会动机理论 

展开解析 

答案 D,E,B 

解析 

6. 

(5分)

社会心理学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6-06-12 11:04:21

一、单选题 

1. 

(5分)

社会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文化和人格三个方面。

∙A. 社会环境 

∙B. 经济 

∙C. 社会群体 

∙D. 政治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2. 

(5分)

不属于“全面认识自我”的措施的选项是( )。

∙A. 通过自我反思与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 

∙B. 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 

∙C. 努力完善自我 

∙D. 以他人为镜剖析自己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2 社会印象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3. 

(5分)

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度和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以从内容、形式和观念对其进行分类,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 )。

∙A.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B. 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C.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 

∙D. 政治自我、经济自我和文化自我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2 社会印象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4. 

(5分)

不属于宣传的特性的是( )。

∙A. 有理性和现实性 

∙B. 引导性 

∙C. 社会性 

∙D. 倾向性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3 宣传与社会控制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5. 

(5分)

文化创新是一个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内在依据,其主要表现形式为(  )。

∙A. 破坏与重建 

∙B. 发现和变迁 

∙C. 发明和传播 

∙D. 吐故与纳新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9.3 激励理论与应用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6. 

(5分)

“当一个刺激有规律地出现在另一刺激之前,那么前一刺激的出现很快就会成为后一刺激出现的信号”,这属于( )。

∙A. 经验内在参照 

∙B. 操作性条件反射 

∙C. 经典条件反射 

∙D. 认知不协调理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2 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7. 

(5分)

从心理的内容看,民族心理和个体心理一样,其结构主要由民族认知心理、民族情感心理、( )以及各自特征构成。

∙A. 民族意志心理 

∙B. 民族文化心理 

∙C. 民族生活心理 

∙D. 民族性格心理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1 社会群体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8. 

(5分)

沙莲香从态度与其他社会心理过程的区别分析态度的特点有四个方面,其中不属于这些方面的是( )。

∙A. 压迫性 

∙B. 统合性 

∙C. 一元性 

∙D. 持久性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1 社会态度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9. 

(5分)

不属于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是( )。

∙A. 社会角色理论 

∙B. 符号交互作用理论 

∙C. 社会交换理论 

∙D. 文化相对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2 社会心理学的具体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10. 

(5分)

群体心理包括三种形式,分别是社会群体心理、( )和民族心理。

∙A. 服从心理 

∙B. 选择心理 

∙C. 集群心理 

∙D. 从众心理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1 人际交往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11. 

(5分)

不属于群体特征的一项是( )。

∙A. 全体成员之间具有合作关系 

∙B. 有共同的目标和活动 

∙C. 群体有一定的结构,有比较稳定和明确的成员关系 

∙D. 有较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1 人际交往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12. 

(5分)

不属于从冲突起因上来划分群体冲突的是( )。

∙A. 目标冲突 

∙B. 认识冲突 

∙C. 情感冲突 

∙D. 人际冲突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3 人际吸引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13. 

(5分)

一个角色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称为( )。

∙A. 角色丛 

∙B. 角色互动 

∙C. 角色规范 

∙D. 角色知觉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1 社会知觉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14. 

(5分)

不属于驱动人类社会变迁的力量的因素是( )。

∙A. 文化的创新和丧失 

∙B. 人类的思维活动 

∙C. 文化的传播与移入 

∙D. 自然环境的改变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9.3 激励理论与应用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

流言与谣言的产生,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心理方面的原因。主观心理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 )。

∙A. 正常信息传递途径受阻 

∙B. 个体差异 

∙C. 满足某种心理需要 

∙D. 自圆其说的倾向 

∙E. 社会结构失调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4 流言与社会控制 

展开解析 

答案 B,D,A 

解析 

2. 

(5分)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课堂,家庭对于社会化的重要性在于(  )。

∙A. 不带有强制性,它往往是在其成员对个人的社交、安全、尊严、优越感的满足之中自然而然实现的 

∙B. 童年期儿童对家庭的生理、心理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 

∙C. 它规范着人的横向社会地位 

∙D. 童年期是人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E. 它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儿童传授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8.2 社会化与社会控制 

展开解析 

答案 D,B 

解析 

3. 

(5分)

一般说社会角色的知觉正确与否的程度,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 与知觉的主观性有关 

∙B. 角色学习和经验的程度 

∙C. 对角色的社会期待的明确程度 

∙D. 与个性倾向性有关 

∙E. 环境及时代的变化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1 社会知觉 

展开解析 

答案 C,B,E 

解析 

4. 

(5分)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很多,属于客观因素的内容有( )。

∙A. 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区别 

∙B. 知觉者的需要、兴趣 

∙C. 对象的活动性与新颖性 

∙D. 知识经验、目的任务 

∙E. 刺激物的强度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1 社会知觉 

展开解析 

答案 A,C,E 

解析 

5. 

(5分)

人为什么要形成或保持某种态度,这是一个态度功能的问题,美国学者丹尼尔·卡茨的观点,态度具有的基本功能是( )。

∙A. 适应功能 

∙B. 认知功能 

∙C. 自我防御功能 

∙D. 区别于他人的功能 

∙E. 价值表现功能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1 社会态度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A,C,E,B 

解析 

6. 

(5分)

属于消除偏见的做法是( )。

∙A. 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 

∙B. 消除刻板印象 

∙C. 完善自我,融于集体 

∙D. 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 

∙E. 制定有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2 社会印象

社会心理学_在线作业_4

交卷时间:2016-06-12 11:09:12

一、单选题 

1. 

(5分)

从控制的社会结构层次来看,社会控制可以分为( )。

∙A. 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 

∙B. 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 

∙C. 政治控制和经济控制 

∙D. 思想控制和文化控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1 社会控制的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2. 

(5分)

不属于人际关系的特点的一项是( )。

∙A. 以交往为手段 

∙B. 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 

∙C. 是多种心理因素的复合体 

∙D. 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1 社会动机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3. 

(5分)

不属于中国人的心态的是( )。

∙A. 群体利益至上 

∙B. 缺少忧患意识和创新精神 

∙C. 民族自大病 

∙D. 中心意识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9.1 个性差异与工作安排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4. 

(5分)

态度的基本特征有( )、内在性、持久性三个方面。

∙A. 媒介性 

∙B. 压迫性 

∙C. 对象性 

∙D. 统合性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1 社会态度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5. 

(5分)

学校、工厂、等群体属于( )。

∙A. 次级群体 

∙B. 初级群体 

∙C. 正式群体 

∙D. 非正式群体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1 社会群体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6. 

(5分)

由于文化决定理论的片面性,到后期,林顿、( )等人将文化决定理论改造成文化相对理论。 

∙A. 玛格丽特·米德 

∙B. 本尼迪克特 

∙C. 马林诺夫斯基 

∙D. 卡丁纳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程序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7. 

(5分)

美国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的扩充模式比其基本模式更为具体详实地显示了目标设置与激励员工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扩充模式的一项是( )。

∙A. 满足感 

∙B. 绩效 

∙C. 他人评价 

∙D. 努力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9.3 激励理论与应用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8. 

(5分)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成分的是( )。

∙A. 性格 

∙B. 认知风格 

∙C. 知识组成 

∙D. 气质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2 社会印象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9. 

(5分)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状态,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这是(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述。

∙A. 波孟 

∙B. 英格里希 

∙C. 冯特 

∙D. 梅尼格尔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1 社会控制的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10. 

(5分)

在群体中的共同活动,由于成员间的相互激励作用,可能比一个人的单独活动更有效率。这属于( )。

∙A. 观看效应 

∙B. 从众 

∙C. 共做效应 

∙D. 竞争与协作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2 人际沟通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11. 

(5分)

不属于拥挤的理论假设的是( )。

∙A. 地理环境论 

∙B. 失去控制说 

∙C. 归因说 

∙D. 超负荷的感官刺激说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9.2 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12. 

(5分)

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从社会领域来划分,它强调政治社会化、( )和道德社会化三个方面。

∙A. 法律社会化 

∙B. 经济社会化 

∙C. 文化社会化 

∙D. 价值观念社会化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1 社会知觉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13. 

(5分)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的社会心理学家( )等人从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出发,在许烺光“情境取向”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人是“社会取向”的看法。 

∙A. 瞿海源 

∙B. 沙莲香 

∙C. 杨国枢 

∙D. 黄光国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2 群体规范群体凝聚力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14. 

(5分)

“一个社会的基本的心理过程深刻地反映了文化对心理的造型作用,例如人的风俗习惯便是由文化决定的。”这是( )在《原始人的心理》一书中提及的。

∙A. 马林诺夫斯基 

∙B. 弗兰兹·包亚士 

∙C. 玛格丽特·米德 

∙D. 爱德华·沙皮尔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程序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

下列哪一项不是知觉他人的依据?( )

∙A. 外表 

∙B. 言语活动 

∙C. 体态动作 

∙D. 社会印象 

∙E. 直接知觉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1 社会知觉 

展开解析 

答案 E,D 

解析 

2. 

(5分)

书面沟通的优点在于( )。

∙A. 具有详细和规范的特点 

∙B. 有助于沟通双方面对面进行感情交流 

∙C. 对信息的传递者压力较大 

∙D. 比其他沟通途径交换意见迅速 

∙E. 可以作为档案材料长时间保存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2 人际沟通 

展开解析 

答案 E,A 

解析 

3. 

(5分)

喜欢是中等强度的人际吸引形式,是人际吸引的一般形式,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研究概括出,影响喜欢的主要因素包括( )。

∙A. 报答与奖励吸引 

∙B. 能力与品质吸引 

∙C. 第一印象、仪表、态度吸引 

∙D. 相似与互补性吸引 

∙E. 邻近与熟悉吸引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2 社会动机理论 

展开解析 

答案 C,B,D,E,A 

解析 

4. 

(5分)

人际交往具有哪些功能?( )

∙A. 心理发展动力功能 

∙B. 心理保健 

∙C. 支配个体行为的功能 

∙D. 沟通信息 

∙E. 协调人际关系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1 人际交往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D,E,B,A 

解析 

5. 

(5分)

问卷法是一种被社会心理学研究普遍使用的调查技术或工具,其特点是( )。

∙A. 间接性 

∙B. 真实性 

∙C. 标准化 

∙D. 匿名性 

∙E. 保密性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2 社会心理学的具体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 C,D,A 

解析 

6. 

(5分)

个体心理与行为会受到社会因素的重大影响与作用,属于其具体表现的是( )。

∙A. 教育影响 

∙B. 经济文化因素 

∙C. 素质性因素 

∙D. 诱发因素 

∙E. 家庭影响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3 宣传与社会控制 

文档

社会心理学_在线作业_1-4

社会心理学_在线作业_1交卷时间:2016-06-1210:52:52一、单选题1.(5分)美国人类学家()在《桑契士的子孙们》一书中首先创立了“文化匮乏”的概念。∙A.帕克∙B.齐美尔∙C.路易斯∙D.马格纳勒纠错得分:5知识点:9.3激励理论与应用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2.(5分)常见的动机冲突形式主要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四种。∙A.避趋冲突∙B.双趋避冲突∙C.单趋冲突∙D.单避冲突纠错得分:5知识点:8.2社会化与社会控制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3.(5分)个体受到挫折后,如果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