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关于城镇体系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城镇体系是由一定数量的村庄所组成的B:城镇体系的核心是中心城市C:城镇体系是以一个相对完整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的D:城镇体系是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E:综合治理
2、现代城市绿化系数不应小于,或满足当地规划指定指标。A:10%B:20%C:30%D:40%E:经济
3、如果仅仅从城乡规划体系来看,对城市设计的落实手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规划设计条件、设计导则B:通过设计方案、或导则指导下一层次的城乡规划或城市设计编制C:方案评审直接指导具体的建设工程D:城市设计的实施还应当包括评价制度、公众监督制度、财政税收保障制度E:综合治理
4、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城市需求具有差异性,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公民的商人与专业人士对城市的关注点是。A:商品服务的质—价平衡B:住房和交通C:政治和社会稳定D:特色商品与服务的可得性E:综合治理
5、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城市总体规划C:镇总体规划D:城市近期建设规划E:综合治理
6、根据法律授权负责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下列为手段的是。A:根据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从规划实施的角度制定相关来引导城市的发展B:运用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行政权力,通过各类规划的编制来推进城市规划的实施C:运用公共财政的手段,调节、影响甚至改变城市建设的需求和进程,保证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D:根据法律授权通过对开发项目的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所确立的目标、原则和具体内容在城市开发和建设行为中得到贯彻E:综合治理
7、在工业建筑中,依据物料与人员流动特点,合理确定道路断面与其他技术要求非常重要,一般道路运输系统技术要求中,交叉口视距应满足。A:大于15 mB:等于15 mC:不小于20 mD:大于20 mE:经济
8、城市的本质特征是。A:普遍性B:多元复合C:特殊性D:复杂多样E:综合治理
9、中国古代建筑运用的木构架体系,其形式为。A:穿斗式、抬梁式、板式B:井干式、穿斗式C:叠梁式、穿斗式D: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E:经济
10、按照一般规律,其公共服务设施的门类越齐全,专业化水平越高,规模也就越大。A: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B:城市布局越合理C:人口数量越多D:城市规模越大E:综合治理
11、开辟了建筑形式新纪元,被喻为第一座现代建筑的是。A:巴黎歌剧院B:伦敦“水晶宫”C:英国国会大厦D:德国魏玛艺术学校E:经济
12、下列选项中,不是乡的详细规划主要内容的有。A:确定规划区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B: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以及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C:确定规划区内各类用地布局,提出道路网路建设与控制要求D:确定各地块的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E:综合治理
13、对自然生态亚系统、经济生态亚系统、社会生态亚系统三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社会生态亚系统是主导B: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基础,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社会生态亚系统是主导C: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社会生态亚系统是命脉,自然生态亚系统是主导D: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社会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经济生态亚系统是主导E:经济
14、城市的体现了城市这一区别于乡村及其他聚居形式的人类聚居区域在满足人类在城市中各类活动方面所提供的条件。A: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社会环境D:景观环境E:经济
15、下列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基本原则的是。A:坚持多元化的编制主体的原则B: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C:坚持竖向规划设计的原则D: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E:综合治理
16、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是。A:确定城市电信局数量、规模、位置及用地面积B:制订通信设施综合利用对策与措施C:划分无线电收发信区,制订相应主要保护措施D:研究和确定城市微波通道,制订相应的控制保护措施E:经济
17、下列选项中是对地块主要使用功能和属性的控制。A:用地使用兼容B:用地性质C:用地边界D:用地面积E:综合治理
18、机动灵活、建设快、基建投资少,是城市的主要运输方式的是运输。A:铁路B:水路C:公路D:连续E:综合治理
19、以下属于城市供热管网竖向布置原则的是。A:供热管道通常敷设在道路的一边,或者是敷设在人行道下面B:供热管道穿越河流或大型渠道时,可采用虹吸管由河底(或渠底)通过C:地下敷设必须注意地下水位,沟底的标高应高于近30年来最高地下水位0.2 mD:主要干管应靠近热负荷集中的地区,避免长距离穿越没有热负荷的地段E:经济
20、城市燃气管网中是指具有中压和低压两个压力级制的城市地下管网系统。A:一级管网系统B:二级管网系统C:三级管网系统D:混合管网系统E:经济
21、上级或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下级或其规划主管部门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及其决定的监督检查是监督。A:行政B:法律C:立法机构D:社会E:综合治理
22、线路电压小于1 kV的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为。A:1.0 mB:1.5 mC:2.0 mD:4.0 mE:经济
23、下列城市规划常用的分析方法中不包括的是。A:类推分析方法B:空间模型分析方法C:定性分析方法D:定量分析方法E:综合治理
24、戈登·库伦提出了的概念,认为城市环境可以从一个运动中的人的视角来设计,对于这个人来说,整个城市变成了一个可塑的体验,一次经历压力和真空的旅行,一系列的开敞与围合,收缩和释放。A:景观序列B:居住小区C:邻里单位D:居住综合区E:综合治理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采用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的是。A:时间序列法B:间接推算法C:综合平衡法D:比例分配法E:综合治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图纸应包括__。A.城镇体系现状图B.城镇体系规划图C.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D.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E.城市总体规划图
2、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规定,水资源不足的城市宜以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后用作。A:工业用水B:生活饮用水C:河湖环境用水D:农业灌溉用水E:生活杂用水
3、下列四项中,哪些是城市防灾系统总体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A.布局城市消防、防洪、人防等设施B.确定规划范围内疏散通道、疏散场地布局C.制定防灾对策和措施D.组织城市防灾生命线系统
4、”田园城市”理论中,霍华德主张城市周边永久保留一定的绿地,主要目的是__。A.保护生态环境B.提供休憩场所C.控制城市规模D.形成良好的花园城市景观E.改善交通
5、在古代希腊建筑中,古希腊柱式包括。A:组合柱式B:多立克柱式C:塔司干柱式D:科林斯柱式E:爱奥尼克柱式
6、下列各要素中,属于城乡经济联系的有。A:预算流B:资本流动C: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流D:收入流E:消费和购物形式
7、在我国,行政奖励的内容有__。A.物质方面的权益B.精神方面的权益C.职务方面的权益D.行政方面的权益E.民事方面的权益
8、现代城市的发展存在主要趋势包括。A:城市化理论B:城市体系理论C:城市分散发展理论D:城市发展原因的解释E: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9、下列选项为乡和村庄规划编制指导思想的是。A:坚持因地制宜B:坚持循序渐进C:坚持协调发展D:计划发展E:可持续发展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基本内容的是。A:风景资源评价B:生态资源保护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C:对风景名胜区资源实施严格保护和永续利用,充分发挥风景名胜区的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效益D: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E:突出风景名胜区资源与环境的自然特性、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11、村庄背景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的内容包括等。A:周围关系B:自然条件C:经济发展水平D:地质条件E:历史改革
12、使用强度控制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作出的规定。其控制指标一般包括。A:容积率B:地块区位C:建筑密度D:人口密度E:绿地率
13、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间接因素包括。A:国家B:建筑法规C:行政D:控制规划E:文化传统理念
14、逻辑规划组合法是针对分析因子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运用逻辑规划建立适宜性分析准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判别分析适宜性的方法。主要过程包括。A:确定规划方案及参与评价的资源环境因素B:对评价的资源环境因素按评价目标和要求进行等级划分C:制定综合的适宜性评价规则D:根据评价规则确定综合适宜性E:确定规划目标及所涉及的因子,建立规划方案及措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表
15、规则式道路网有等,一般用于地形较平坦的居住区。A:格网状B:方格网状C:环状D:S状E:风车状
16、工业化对于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__。A.工业技术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能力,导致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B.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C.城市具有的规模效益导致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D.新城市的建设吸引了大量人口集聚E.工业的规模经济刺激了工业的发展
17、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一般有。A:增长率法B:单位产品法C:概算指标法D:万元产值法E:人均指标法
18、行学基本知识内容中,对于“规范权力、保障权利”,即等具有重要意义。A:规范公共权力的行使B:保障合法权利C:促进社会公平正义D:规范个力的行使E:保障公民合法权利
19、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A: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B: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C:确定规划区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D:进行竖向规划设计以及公用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E: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
20、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是由__所构成的。A.法规体系B.编制体系C.行政体系D.监督体系
21、现代城市的发展存在主要趋势包括__。A.城市化理论B.城市体系理论C.城市分散发展理论D.城市发展原因的解释E.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22、在《城市电力规划规范》中规定,城市用电负荷分为。A:第一产业用电B:第二产业用电C:第三产业用电D:第四产业用电E: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23、电信通信网可分为。A:市话通信网B:长途通信网C:省內的电信网D:省际电信网E:农用话网
24、在实际建设中最广泛应用的热源形式基本上为。A:太阳能厂B:集中锅炉房C:热泵厂D:热电厂E:低温核能供热站
25、镇规划总体布局的原则有。A:旧区改造原则B:优化环境原则C:用地经济原则D:实事求是原则E:完整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