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图,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在同一个平面内,它们构成的 一
对角可看成是( )
A.同们角 B.内错角
C.对顶角 D.同旁内角
2.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等于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 )
A.50° B.80° C.65°或50° D.50°或80°
3.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立方体的个数是( )
A.3 B.4
C.5 D.6
4.某班有50人,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有24人考到75分及以上,据此可知( )
A.该班的平均分必不超过75分 B.该班分数的中位数必不超过75分
C.该班的众数必不超过75分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十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种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5,17,14,10,15,17,17,16,14,12,设其中平均数为a,中位数为b,众数为c,则有( )
A.a>b>c B.c>b>a C.c>a>b D.b>c>a
6.如图,∠ABC=∠ADC= Rt∠,E是AC的中点,则( )
A.∠1>∠2 B.∠1=∠2
C.∠1<∠2 D.∠1与∠2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7.如图,在方格中作以AB为一边的Rt△ABC,要求点C也在格点上,这
样的Rt△能作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8.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为腰长的一半,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
的一个底角为( )
A.15°或75° B.15° C.75° D.150°或30°
9.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为DE,则的值是( )
A. B. C. D.
10.将一正方体纸盒沿下图所示的线剪开,则展开图的形状为(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如图,∠1=55°,要使直线a//b,则∠2应等于 度.
12.如图,AB//CD,∠C=55°,CE⊥BE,垂足为E,则∠B的度数为 .
13.如图,点D、E在△ABE的边BC上,且AD=AE=BD=DE=CE,则∠BAC的度数是 .
14.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cm,另一边长4cm,则它的周长为 cm.
15.下表是丁老师家9月份连续8天每天中午电表的读数:
日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电表读数 (kW·h) | 25 | 31 | 35 | 40 | 47 | 55 | 61 | 67 |
16.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减去80,得一组新数据,若求得新一组数据方差是4,则原来一组数据的标准差是 .
17.在等腰三角形中,设底角为x°,顶角为y°,则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得x= .
18.长方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其俯视图的面积是 .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19.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1cm,D、E分别是AB、AC上的点,将△ABC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A/处,且A/在△ABC外部,则阴影部分图象的周长为 cm.
20.如图钢架中,∠A=20°,焊上等长的钢条来加固钢架. 若P1A=P1P2,问这样的钢条至多需要 根.
三、解答题。
21.(6分)画出如图所示几何体的三视图.
22.(6分)如图,EF//AD,∠1=∠2,∠BAC=70°. 将求∠AGD的过程填写完整.
解:∵EF//AD
∴∠2= ( ).
又∵∠1=∠2
∴∠1=∠3.
∴AB// ( ).
∴∠BAC+ =180°.
又∵∠BAC=70°,
∴∠AGD= .
23.(6分)某校学生会干部对校学生会倡导的“助残”自愿捐款活动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一组学生捐款情况的数据,右下图是根据这组数据绘制的统计图,图中从左到右各长方形高度之比为3:4:5:7:1,又知此次调查中捐15元的人数为10人.
(1)他们一共抽查了 人.
(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各是多少?
(3)若该校捐款额超过34650元,但不超过36750元,请估算全校学生人数在什么范围内?
24.(6分)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甲放置, 其中∠ACB=∠DEC=90°,∠A=45°,∠D=30°,斜边AB=6cm,DC=7cm. 把三角板DCE绕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D1CE1(如图乙). 这时AB与CD1相交于点O、与D1E1相交于点F.
(1)求∠OFE1的度数;
(2)求线段AD1的长;
25.(6分)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射击,每人打5发子弹,命中环数如下:
甲:6,8,9,9,8;
乙:10,7,7,7,9.
问谁的射击成绩比较稳定?请说明理由.
26.(8分)如图,已知AC平分∠BAD,CE⊥AB于点E,CF⊥AD
于点F,且BC=CD.
(1)求证:△BCE≌△DCF;
(2)若AB=21,AD=9,BC=CD=10,求AC的长.
27.(本小题满分12分)数学课上,出示了如下框中的题目.
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AB上,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ED=EC,如图试确定线段AE与D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小敏与同桌小聪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
(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
当点E为AB的中点时,如图1,确定线段AE与的DB大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AE DB(填“>”,“<”或“=”).
(2)特例启发,解答題目
解:题目中,如图2,AE与DB的大小关系是:AE DB(填“>”,“<”或“=”).理由如下:过点E作EF∥BC,交AC于点F,(请你完成以下解答过程)
(3)拓展结论,设计新题
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直线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ED=EC.若△ABC的边长为1,AE=2,求CD的长(请你直接写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