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楚辉审核:
王喜民日期:2012.5.4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青荣城际铁路工程施工指挥部
二O 一二年五月
小型预制构件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
二、预制场场地建设 (1)
三、施工准备 (2)
3.1、施工技术准备 (2)
3.2、模板 (2)
3.3、试验室、混凝土拌和站 (2)
3.4、工程临时用电 (3)
3.5、施工便道 (3)
四、工期安排 (3)
五、人员及机械配置 (3)
5.1、人员配置 (3)
5.2、机械设备配置 (4)
六、施工方案及工艺 (4)
6.1、配料 (4)
6.2、拌和 (4)
6.3、混凝土运输 (4)
6.4、入模 (4)
6.5、振捣 (5)
6.6、脱模 (5)6.7、养生 (5)
6.8、存放 (5)
七、确保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 (6)
八、确保工期的措施 (6)
九、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7)小型预制构件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青荣城际铁路工程施工指挥部第一项目部承担的施工管段位于福山区、栖霞市境内,起讫里程为:DK168+900~DK191+100,长22.2Km;本管段有桥梁18座,合计长12.56Km,其中特大桥10288m/10座,大桥2168.75m/7座,中桥103.25m/座;隧道3座,总长1330.4m,路基长8.31Km,总填方约63.15万方,挖方约193.33万方。路基防护主要形式有锚固桩、挡土墙、孔窗护坡、孔窗护墙、六边形空心块砖护坡、拱形骨架护坡及锚杆框架梁等;路基排水主要有侧沟、渗水暗沟、集水井等。需要预制的小型构件主要有排水沟槽身、排水沟盖板、正六边形空心块、矩形块、无砂混凝土板及桥梁锥坡防护正六边形混凝土板。其主要工程量:C30预制钢筋混凝土排水沟槽身12234m³;C30预制钢筋混凝土排水沟盖板761m³;C25钢筋混凝土正六边形空心块3118m³;C25混凝土矩形块944m³;C15无砂混凝土板4002m³,C15正六边形混凝土板263m³。
2、预制场场地建设
2.1、预制场位置及规模应根据预制件需求量、预存量、施工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现拟定预制场地建设在第一混凝土拌和站。
2.2、预制场内在醒目位置应设置公示栏、宣传栏、标示标牌。
2.3、根据场地的大小及生产规模对其进行平整、混凝土硬化,划定材料区、预制件制作区、养生区、存放区。
2.4、施工场地在规划时应本着“合理布局,方便施工”的原则,材料堆放区距离搅拌机较近,方便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取用;制作区紧靠搅拌机建设,同时根据预制件和模具的数量设置3~6个振动台;养生区在场地内侧,选取地基较好的场地进行预制件养生,防止在养生过程中地基的沉降;存放区搁置在外侧,且道路通畅地区便于后期预制件的出场。
3、施工准备
3.1、施工技术准备
3.1.1、配合比
小型预制构件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据原材料品质,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试验,调整等步骤选定,经审批后方可使用。
3.1.2、原材料
水泥:选用烟台山水水泥厂生产的P.O32.5水泥。
细骨料:选用高陵水库砂厂,能够供应满足施工要求。
粗骨料:选用张格庄石厂,能够供应满足施工要求。
①水泥进场后验收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并对其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严格检查验收。不同出厂日期的水泥分别灌注入仓,同时做好标记,标牌。检验不合格的严禁使用。进场后及时按规定频率、数量委托试验室检验。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未使用,进行复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混凝土预制块使用的粗、细骨料、钢筋进场后必须通知试验员协同监理按标准要求取样进行质量检验(含见证试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验报告代替进(现)场检测。
3.2、模板
已找专业厂家定做钢模板,模板尺寸满足图纸要求,内壁光滑平整。预制件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尺寸规格,如变形、破损的及时调整更换。
3.3、试验室、混凝土拌和站项目部中心试验室已建立,检测设备齐全,各种检测仪器已校正,测试正常。试验检测人员已到位。
混凝土拌和采用120m³/h的拌和楼,已安装计量调试校正完毕,设备完好。
3.4、工程临时用电
电力供应充足,施工用电可以保证。
为保证因停电时混凝土搅拌站能连续工作,我们在预制场配备了一台300kW的发电机组作为应急电源。
3.5、施工便道
本合同段主线与G204国道相毗邻,主线施工便道已贯通。
4、工期安排
计划2012年5月10日~2012年10月30日完成。
5、人员及机械配置
5.1、人员配置
小型预制构件投入的主要人员
技术负责人:张冬
施工负责人:纪永建
调度:钱群库
安全员:李刚
试验负责人:巨晓萍
材料员:刘燕萍
施工人员:15人
5.2、机械设备配置
我项目部小型预制场设于拌和站内,混凝土拌和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如下表:
机械配置表
序号机械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机械完好率备注1混凝土拌和楼120m³/h台1完好已进场2混凝土运输车8方辆2完好已进场3预制构件振动机/台4完好已进场
6、施工方案及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配料→拌合→运输→入模→振捣→脱模→养生→存放。
6.1、配料
在施工配料时,应在每一个工作日前对计量器进行校核,确保施工配合比的精确另外,粗细骨料的含水量应进行日常检测。
6.2、拌和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可根据拌和的均匀情况、颜色等现象延长拌合时间,出料后不得出现离析,泌水现象,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时应在出料后15min以内。出料后的混凝土不得任意加水。
6.3、混凝土运输
运送混凝土距离较近,采用罐车或小推车,可将混凝土直接倾入浇筑位置。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二次搅拌时不得任意加水,如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则不得使用。
6.4、入模浇筑混凝土前,先将将模内灰尘、杂质清除干净并涂抹脱模剂。对模板进行检查时,应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污垢应清理干净。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6.5、振捣
浇筑混凝土,采用平板振动台振捣密实。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浇筑(施工)记录。混凝土在振捣时一般分为两次振捣,第一振捣时间一般为60s-80s,在此后应对预制件表面进行一次收光,第二次振捣时间为30s-40s,以保证水泥在产生化学反应后气泡的排除及缝隙间的密石。
6.6、脱模
预制件成型后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方可进行拆模。拆模过程中应小心,可用橡胶锤适量敲打,确保不出现啃边、掉角及磕碰现象。在拆模完成后,应及时对模具上残留的混凝土进行清洗。
6.7、养生
后期养生是保证混凝土预制块质量的关键措施,由于预制块的脱模时的强度较低,因此预制块的后期养护显得尤为重要。预制块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采取覆盖(采用土工布或草帘)和洒水养护等保温保湿措施,它是提高混凝土整体性能,减少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纹的关键工序。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条件和拌和用水相同。混凝土养护时间一般为7d,养护时应保证成型预制件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在养护时应将每天生产的预制件分次堆放,以便于养护周期区分。
6.8、存放
混凝土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等荷载。成品存放形式及成品保护应根据现场场地情况、预制块的种类等确定,采用分层存放的堆码高度不宜超过2米,防止倒塌。
7、确保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
7.1、加强教育,以合同文件要求和设计图纸为准绳、以技术规范为标准,贯彻实行项目各项管理制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四不施工”(施工图纸未复核、材料未检验或是检验不合格、未进行技术交底、未进行安全交底)。
7.2、现场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按照合同文件要求,配备满足使用要求的检测仪器、设备。尤其是加大原材料的检测力度,确保工程所使用的所有原材必须是合格的。
7.3、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进行施工,在混凝土检测方面加大抽检力度,确保混凝土质量。
7.4、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原始记录,并建立相应的质量台账,并及时进行质检资料的签认、归档。
8、确保工期的措施
为了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本工程,我们将采取以下保证措施:
8.1、切实做到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修保养工作,配齐维修人员,配足常用配件,经常进行检修,确保机械正常运转。
8.2、根据预制工作需要,配备充足的有经验的熟练工人,并经常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和工作效率。同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使大家能够安心工作。
8.3、认真做好材料和机械设备的配件、供应工作,满足施工需要,杜绝因材料和配件的原因出现误工现象。
9、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9.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教育,坚持上岗前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9.2、配置专职电工,严格管理现场用电。
9.3、采用专人操作预制设备,在明显位置设立安全警示牌和操作规程牌。
9.4、配备专业维修工,严禁非专业人员进行机械修理。
9.5、落实环保责任制,与责任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制约奖惩机制。
9.6、按环保体系的要求来管理工地的工程材料、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
9.7、生活污水、施工污水不随意排放,场地内定期采取湿水降尘,不造成环境污染。
9.8、中加强文明环保施工,创造一个文明、安全的施工环境。各工序的施工有次序,机械车辆必须停放制定位置,各种原材料要求有序、分类别的堆放,并标示明确。施工完成以后做到工完场清,创造一个优美、文明、安全的施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