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发展的模式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1:54:04
文档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发展的模式

2019年第08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基金项目: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创新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调研”(项目编号:2019004)。作者简介:廖杭萍(2000-),女,浙江衢州人,从事乡村旅游管理研究。收稿日期:2019年6月21日。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三农”问题十分重视,提出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解决“三农”问题这一根本性问题。乡村与城镇一样,是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但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使得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明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
推荐度:
导读2019年第08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基金项目: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创新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调研”(项目编号:2019004)。作者简介:廖杭萍(2000-),女,浙江衢州人,从事乡村旅游管理研究。收稿日期:2019年6月21日。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三农”问题十分重视,提出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解决“三农”问题这一根本性问题。乡村与城镇一样,是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但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使得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明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
2019年第08期

学术专业人文

茶趣

基金项目: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创新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调研”(项目编号:2019004)。作者简介:廖杭萍(2000-),女,浙江衢州人,从事乡村旅游管理研究。收稿日期:2019年6月21日。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三农”问题十分重视,提出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解决“三农”问题这一根本性问题。乡村与城镇一样,是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但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使得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明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表现得最为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解决上述矛盾具有深远的意义。

农旅融合是将旅游服务要素和农业产业相结合,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农业旅游产品,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农旅融合是推动扶贫攻坚进程的必然要求。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为农旅融合创造条件。同时,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可以在农业领域得以更好地发挥【1】

。各地方管理部门正是看到了旅游和农业融合后产生的效益,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为农旅融合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也为农旅融合提供了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和支持。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的必要性1.1

是农业产业升级的需要

传统农业以物质生产为主,功能单一,在服务经济时代,其创造价值的作用远低于二、三产业,导致我国城乡发展差距逐渐拉大。通过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传统农业开始向第二、三产业延伸,其蕴含的休闲观光、科普教育、农耕体验、健康养老等功能得以发挥,使农业资源与旅游服务有机结合,有利于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1.2是满足多样化旅游需求的需要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催生了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更加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旅为朝着生态化、健康化、体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观光游览形式和低层次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这些新的变化需求。通过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旅游要素引入农业产业中,发掘农

业产品的体验、观光、娱乐、科普、教育等功能【2】

,进而大大地延伸旅游产

业链,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旅游产品层次。2农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

思想认识不够重视

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重而道远。一些地区还没有将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农旅融合纳入整体发展战略中,尤其是在顶层设计时,农业产业的定位比较单一,没有将乡村旅游纳入旅游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农旅融合产业在产品开发、空间布局、业态培育等方面还有待形成协同发展、整体谋划的局面。2.2

促进融合的举措不够全面

市场的发展规律是指引农旅融合的方向,必须科学分析农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要素,深挖农业中的旅游元素和潜力。当前,一些地方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不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忽略了旅游要素的融入,把乡村建设和旅游发展脱离开来,不利于农业和旅游产业的全面、深度融合。2.3

农旅融合的品牌创建有待加强

旅游是注意力经济,必须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当前,农旅融合的品牌建设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

视,在品牌策划、品牌宣传、品牌经营等环节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要注意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着力塑造“第一”或“唯一”品牌形象。2.4

相关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农旅融合作为一种新的发展业态,专业人才还比较欠缺,尤其是懂经营、擅管理的领军人物比较紧缺。今后要着力加大相关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现有农业和旅游交叉领域经营管理人才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同时要注重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和再教育,逐步构建起一支新型的农业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的模式3.1

旅游+农业科技型

农业科技型农旅融合模式以各种类型的农业科技观光园、农业博览园、农产品展览馆等为载体,将农业科研设施和高新农业技术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融参观、考察、研习、购物于一体,对游客进行农业科普和农业技术教育。同时,通过将农业高新技术与旅游结合,在展示农业生产新工艺、新品种的同时,还能带动农产品购物、娱乐等新业态的发展,不断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和体系,提升乡村旅游的产业价值链。3.2

旅游+生态观光型

生态观光是农旅融合产品的基本形式。乡村地区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舒适宜人的清新气候为开展生态观光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这一农旅融合模式以田园风光和绿色生态为主打,着力突出当地的自然乡野气息,结合特色乡村民俗文化,对都市旅游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在打造生态观光型农旅融合产品时,要特别注意保持乡村特有的田园风光,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现一村一品,避免千篇一律和过度商业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3

旅游+乡村文化型

乡村地区往往都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古朴的传统村落、别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历史久远的农业文化,构成了乡村文化型农旅融合模式的主要载体。乡村文化涵盖在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时,要特别注意对乡村自然生态文化和人文风俗的保护,并通过精心提炼加以表现。3.4

旅游+农事体验型

农事体验型的农旅融合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它以农事活动为载体,融入农耕文化,能够让游客在参与农耕劳作的同时,获得相关的农业知识。各地兴起的“农家乐”、“渔家乐”等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农事体验具体又有种植体验、养殖体验、加工体验、生产体验、收获体验、品尝体验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农事体验活动的设计既要体现出真实性,又需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因此,在项目的选择上一般是那些劳动强度不大且易于耕作和管理的项目。

参考文献

[1]宋晓虹.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对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2008,36(1):168-172.

[2]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农业旅游的发展[J ].黑河学刊,2006(2):27-29.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发展的模式

廖杭萍,孟铁鑫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农旅融合是推动扶贫攻坚进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是农业产业升级的需要,业是满足多样化旅游需求的需要。当前,在农旅融合过程中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够重视、促进融合的举措不够全面、品牌创建有待加强、相关专业人才比较缺乏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旅融合发展的四种模式。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旅融合;发展模式104

文档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发展的模式

2019年第08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基金项目: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创新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调研”(项目编号:2019004)。作者简介:廖杭萍(2000-),女,浙江衢州人,从事乡村旅游管理研究。收稿日期:2019年6月21日。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三农”问题十分重视,提出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解决“三农”问题这一根本性问题。乡村与城镇一样,是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但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使得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明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