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徽省为例
摘要: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 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安徽省1995-2009年的GDP及固定资产投资两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Granger因果检验
一、问题的背景
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特别是近几年来, 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 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由供给一方转向需求一方, 投资成为最积极的需求因素, 更肩负起“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拉动经济”的重任。在对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 学术界也已经证明美国等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Delong 和Summers , 1992) , 即固定资产投资率越高, 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利用截面数据, Levine 和Renelt (1992) 研究表明投资是一个灵敏的变量, 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的与统计显著的。在国内, 也有学者针对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做了许多实证分析。他们普遍都认为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但是在投资对GDP 作用的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上面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导致观点不一致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他们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模型、数据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各不相同。在分析方法及工具上, 文锋、姚树荣(2002) 采用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 另外朱江、田映华和孙全(2003) 为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 则采用协整分析方法, 协整分析可以克服伪回归现象找到非平稳变量之间的真实稳定的数量关系。另一方面, 我国的学者对投资与GDP 之间关系的研究一般只停留在宏观层面上进行研究。对各地区的数据进行研究的人并不多。中国地域广阔, 地区间存在很大的文化和经济差异, 各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会不尽相同, 在制定地区的经济发展策略时也应该因地制宜, 所以有必要对地区性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本文选择以安徽省为样本,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对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确定在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中, 投资与经济增长间是否也存在着这样一种正相关关系? 经济增长对投资是否具有反馈作用? 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双向影响?
二、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一)数据选取
经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劳务总供应量的增加,即社会经济规模的扩大。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指经济总量的增长,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表示。本文选取安徽省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安徽省经济增长的指标,研究的期间以1995年为起始期,以2009年为终止期,样本容量n=15.经过查阅《安徽统计年鉴》( 1995-2009) 得到相关数据,如下表1 所示。
表1 安徽省GDP 与固定资产投资
年份 | GDP/ 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INV)/ 亿元 |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 1810.66 532.5424 2093.30 614.2877 2347.32 687.3048 2542.96 729.0313 2712.34 773.8756 2902.09 866.6667 3246.71 9.1133 3519.72 1133.3146 3923.10 1477.7162 4759.30 1914.2273 5375.12 2520.90 6131.10 3544.6671 73.18 5093.6811 8874.17 6799.9535 10062.82 9263.1822 |
1.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是对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分析,其主要目标是考察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内在依存关系,并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通过绘制散点图判断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有无明显线性关系,通过选取1995到2009 年固定投资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作图,如下图1所示:
从安徽省G D P 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相关性的散点图可见,多数年份的散点都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可以基本判定GDP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线性相关。
2.格兰杰(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两件事相关并不能说明他们存在因果关系,很多相关都是没有意义的。采用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就是来判断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如果检验拒绝原假设, 则认为是Granger 因果, 计算得下表2所示。
表2 格兰杰(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 取显著性水平a= 0. 05)
滞后长度 Granger因果性 F值 P值 结论 |
2 INV→GDP 24.5556 0.00039 拒绝 GDP→INV 3.28139 0.09107 接受 3 INV→GDP 11.9520 0.01020 拒绝 GDP→INV 1.81680 0.26096 接受 4 INV→GDP 7.79730 0.116 接受 GDP→INV 22.2210 0.04353 拒绝 |
( 三) 实证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知道固定资产投资与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关联作用,为研究他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选取安徽省生产总值GDP代表的安徽省经济增长的指标为因变量,固定资产投资为自变量,为了消除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异方差性并能够反映变量之间的弹性系数,对GDP 和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值进行自然对数变换, 分别用LnINV 和LnGDP 来表示取自然对数以后的固定资产投资额GDP。,拟建立一元回归方程:
LnGDP=A+BLnINV+U,其中A、B为待测参数;U为随机误差项。
选取安徽省的数据,对LnGDP 和LnI 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如下图2所示:
LnGDP =4.080178 + 0.569628LnIINV
t = (27.36377)
=0.982935 =0.981622 F=748.7760 DW=0.367569
回归结果显示模型中各系数符号的经济意义合理,解释变量影响显著,而且有很高的拟和优度,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高度相关。再对估计模型进行计量经济检验:
1.异方差性检验
根据怀特检验,如图3所示:
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2.自相关检验
n=15,k=1时,查表得dl=1.077,du=1.361,而0<DW=0.367569<dl,所以存在一阶自相关;再利用偏相关系数检验,表明只存在一阶自相关。因此需要消除自相关后再进行回归,采用GLS估计模型,键入命令:
LS LnGDP C LnINV AR(1)
结果如下图4所示:
估计结果为:
LnGDP =4.7560 + 0.488739LnIINV[AR(1)=0.733232]
t = (27.36377) 6.411933)
=0.97459 =0.996997 F=2158.960 DW=2.6376
其中=0.97459, =0.996997, 拟合度很好,F=2158.960 表明回归方程整体通过F 检验,DW=2.6376, 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自相关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安徽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序列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回归系数0.488739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GDP 总值增加约0.488739%,从回归系数看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长的影响很显著。
三、实证结果分析与思考
从上述回归计量分析可以得知:固定资产投资对安徽省经济增长有相当的拉动作用。安徽省作为中部地区,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不仅能够提高当期的经济增长,增加劳动就业。从长期看,如果将投资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还能够通过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同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收敛”,缩小地区间的差异,也有利于实现安徽在中部地区的崛起。
从Granger 因果检验中得知: 安徽省的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是双向的因果关系。①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引起安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这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两重性,即它既能对生产形成需求,又能增加生产能力,即一方面短期的需求效应:投资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投资增长能够直接拉动总需求的增长,从而带动总产出水平的增长;另一方面长期的供给效应:投资可以形成新的生厂能力,增加末来的总产出。②安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引起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这是由于增加投资所需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是靠生产提供的,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是增加投资的前提和基础,是投资增长的推动力,这就是常说的“加速原理”,即经济增长可以推动投资更快速度的增长。
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的,不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加深的严峻复杂形势,物价上涨过快、外需明显减缓以及“热钱”加快流入等需要高度关注的新问题,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我国的经济周期本质上是投资周期,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增长是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和防止经济过快下滑的关键一环,应时刻注意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①经济增长最终取决于消费需求是否扩大,没有居民消费支持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是不会长久的, 因此为保证安徽的经济增长不过于依赖投资的拉动,应大力提高湖北的消费需求。②从长远来看,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存在边际效率递减, 只有依靠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抵消投资边际效率递减,保持安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③应大力促进民间投资,不应过份依赖银行信贷资金。如果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投资过度可能会给银行带来大量的新增不良资产。
参考文献
[1] 赵卫亚. 计量经济学教程[ M]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2]华小全. 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 J] . 江淮论坛,2005( 6) : 32—37.
[3]韦伟. 与谈安徽发展Ⅲ [M] . 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4] 雷辉,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2)50-53.
[5]徐衡. 测算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理论与方法[ J] . 理论与实践, 2006( 2) : 17- 19.
[6]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7]安徽统计年鉴[Z] 2008.
[8] 张良.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商业经济研究,2008 年第17 期.
[9] 梁宗经、旷芸. 区域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 北方经济,2008 年第9 期.
[10]邱兆祥、王保东. 信贷对宏观经济运行影响的实证分析. 西南金融,2008 年第8 期.
[11]赵雪芳.加强通胀预期管理,防止物价全面快速上涨[J].中国金融.2010.(2)
[12]姚盛敏.对当前货币微观传导效果的辨析[J].中国金融.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