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学写4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各种学习和朗读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4.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大海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2.感受大海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字词卡片及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音画欣赏,入情境
1.师:同学们,上周末,丁丁和妈妈旅游去了,今天他带来了美丽的照片和大家一起分享,想知道他去的是哪里吗?丁丁说,听了这个声音你们就知道了。(播放音乐)
2.师:同学们知道是哪里吗?(大海边)想看看大海是怎样的吗?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他带来的照片吧!(播放相应的图片)
3.师:你觉得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点名说。
4.板书课题:《项链》,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画生字。
把课后我们要认识的、要求会写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把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
3.(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带拼音词语。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相信大家都认识他们了吧?现在它们来到屏幕上了。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4.现在拼音宝宝和它们的词语朋友分手了,请你再读一读。(指名读,同桌互查)
5.摘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他们吗?(指名去拼音读,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6.下面,让我们把生字送回课文中,自由读一读,看谁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更流利。
三、再读课文
1.认读生字后,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
2.点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四、书写生字
1.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白”“的”“又”“和”4个生字。
学生认读。
观察:哪个字最易写错。(学生回答)
2.这几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说说这四个字应该怎样写。
课件演示“白、的、又、和”4个字的写法。
一遍:请看清字的笔顺。
二遍:请认真看每一笔画的书写位置。
学生认真观察、书空,描写书上的字。
3.重点指导“的”“和”。教师范写,示范笔画的写法。
4.学生描红,再自由练习,教师巡查。
5.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投影展示写得好的作品,教师点评、表扬。
五、课堂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读拼音,写词语。
一、创设情境,复习巩固汉字
1.看图,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出示字词)自读、小组内读、全班汇报读。
2.去掉拼音,利用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3.(课件演示)(大海图)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你能读读这段吗?指名读。
(2)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读第一自然段。问:你有什么感觉?读好这个自然段。(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指导朗读,注意读好“蓝蓝的”“又宽又远”“黄黄的”“又长又软”“哗哗地”“悄悄”。(启发诱导:沙子是怎么样的呢?又松又软。为什么这样读?如果你在又松又软的沙子上散步会觉得怎么样?)
(3)激情过渡: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长细软;浪花雪白,哗哗扑面。
在又松又软的沙子上走着,跑着,听这么动听的海浪声,真舒服啊!指导学生边想象边读课文。
(4)比一比谁读得美。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我们在大海边不仅能听大海歌唱,还能干什么呢?请听——(放第二自然段课文录音)
(1)这个自然段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2)点名读,齐读。
(3)大海的项链是什么?哪句话表现出小朋友特别开心的样子?点名说。
3.配乐朗读全文。
4.这篇课文中,你觉得哪个地方写得比较有趣?说说你的理由。全班交流。
三、拓展延伸,展开想象
1.(播放大海哗哗的音乐)让学生说说,想象一下你此时到了大海边,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收集有关大海的各类资料、文章,来写一写我们的家乡。
项 链
大海 蓝蓝的 又宽又远
沙滩 黄黄的 又长又软
浪花 雪白雪白的 哗哗地 悄悄
小娃娃 笑 迎 捡 穿 挂
课后反思
《项链》这篇课文的内容如同影视拍摄一般,从大海远景切入,慢慢推至近景,逐一展现海边最富特色的沙滩、海浪、海螺、贝壳。文字虽然简短,但是识字量也是非常大的,一共要认识11个汉字,还要认识“禾字旁”。
教学中虽然是以这篇课文为依托,但是这节课我主要是想让学生在大海美景的依托下,运用有趣的识字方法,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有自主识字的愿望。那下面我就结合本节课所运用的趣味识字法进行反思总结。
低年级学生年纪小,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作为一名教师,我的任务就是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1.加减法识字
加减识字法是学生对已经学过熟悉的字进行笔画(或者偏旁)加减,得出要学生字一种识字方法。加减识字法学生易于上手,能够变出一系列的汉字,扩大学生识字量。例如我今天这节课中学习的“活”,这个字是由氵和舌组成的,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汉字,发现构字特点,运用以前的学习经验引出了熟字加偏旁这一识字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和知识迁移,学生感到很有成就感,非常乐学。
2.编字谜识字法
猜谜语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种较好的识字方法。在进行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识字教学时,我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比如,我这节课所教“和”字,因为学生在之前已经掌握了编字谜的基本方法,所以这节课我就把编字谜的权利放给了学生,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发现是“禾”“口”两个字组成的“和”,从而引导学生结合特点编出了“禾苗有口”这句字谜,学生边的起劲儿,学得也轻松认真,注意力也非常集中。这样快乐的教学情境,使学习生动活泼,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
3.做动作
低年级的学生都比较好动,对新奇事物感兴趣,一节识字课也不能够单一的运用这两种识字方法,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所以,在今天这节识字课的教学中我加入了做动作的学习方法。比如教学“笑”字的时候,“笑”是一个表情动作,所以,我事先告诉学生老师要做一个动作,请大家根据这个动作猜一猜要认识哪一个汉字。学生一听做动作,都十分兴奋,对这件事物感兴趣,识记生字的时候也会更加专心。
4.引用动画人物
动画片是小朋友最喜欢看的,谈到它们喜欢的动画片,孩子们都会滔滔不绝,结合这一特点,我在教学这节课的汉字“金”的时候,运用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让学生猜一猜“火眼金睛”里面藏的生字,由于学生课前也做过充分预习,所以一下子就猜出来了,猜出来的同时也是十分活跃。
这一节课下来,我根据不同的汉字结合不同的情景,变换着不同的识字方法,学生从始至终一只保持着学习的热情,一个个兴趣盎然。
不过我觉得美中不足的是形近字填空环节,我是在所有生字学完之后创设了送三兄弟回家的一个学习情境,如果把这“娃、蛙、挂”三个字的练习放在学完“娃、挂”之后,效果应该会更好,也不会让人感到有些突兀。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继续的再接再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重点,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