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以人为本,投其所好,各取所需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的需求自然也如此。孩子们生性好动,小学生更是具有爱玩的天性,因此,在设置班级激励时要注意内容的选择,趣味的、新颖的形式更能唤起孩子们的需求和欲望。比如优于直接发奖品的抽奖奖励,就增添了一丝神秘。也可以利用课件制作为砸金蛋、大转盘、猜一猜等动画游戏来抽奖,让奖励变得更加符合童心口味。对孩子而言,其需要的就是他们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和积极性的源泉。面对不同的需求,我们要计划不同的激励内涵。有的孩子喜欢小玩具,比较适合准备奇特的现代文具;有的孩子喜欢做小干部,就奖励他做一天的管理者;还有的孩子喜欢学习,可以考虑选择适宜阅读的书籍来
“激励”是班级管理的灵魂
——
—浅议小学生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罗莎
(广东省深圳市龙城小学,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运用激励措施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综合运用科学的激励机制,把孩子的进步与学校的发展相统一,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学校特色、时代特点和师生需求的开放激励体系,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面发展。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学生;激励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29-02
级周评比扣分……”有的孩子说:“我们班有的同学不爱学习,考试成绩总是拖班级的后腿……”有的孩子说:“我们班在参加学校或其他比赛成绩不佳,因此也不能为班级加分……”看着一个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有如此积极向上的激情和班级凝聚力,我深为感动,对孩子们说:“从哪儿跌倒,就从那儿爬起来,我们从最基本的行为习惯开始训练,相信自己,相信老师,我们同心协力,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绩,老师向你们透露一个小秘密,我所教的每一届毕业班都是学校的‘模范班’或京口区的‘先进集体’哦!”孩子们听了,眼睛更亮了!
经过一周共同的学习生活,我仔细观察每个学生,记录班级存在的优点与需改进的地方,制定了班级建设的方案。首先我提出班级建设的目标:向上、博学、健康(心理的阳光和身体的健康),由班会讨论,在讨论会上我详细解释了目标的内涵,获班委干部一致通过。同时利用开学初的家长会向全体家长宣讲班级建设内容及内涵,得到全体家长的认可和全力支持。有了这个班魂,有了这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学生的激情迸发了。其次,要确立集体的奋斗目标。集体的目标是集体努力的方向,就是班级班风、学风的建设。要让集体的每个孩子清楚地知道集体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远期目标”即一个优秀集体应达到的要求,对我班级孩子而言就是争创学期“校级模范班”,这些要求不是一两天能做到,但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这些要求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是通过全班同学努力之后能做到的,要让他们知道在这样优秀的集体中生活、学习会感到更愉快,使学生内心对优秀集体产生强烈渴望。“中期目标”就是针对班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行矫正,培养并巩固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习惯上的良好习惯。“近期目标”是近期根据学校德育、教学和后勤等部门布置的相关工作,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完成各项任务,让孩子的个人努力目标与集体的荣誉目标相一致。
依据班级建设目标从时间上制定班级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从内容上分为学习目标、德育目标、行为习惯目标和素质目标等。要求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自己的努力目标。具体落实在学习目标上,从听课专注、午间阅读专注、作业专注开始;行为习惯目标从课间不奔跑,上下楼右行礼让开始;德育目标从进校向老师第一声问好开始;素质目标从认真记录《书香伴我快成长》开始。
卧薪尝胆的历程是艰难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犯错和反复的权利,这也是他们成长的必需。每每这时,我总会以班级的目标奋斗激励他们;以宽容错误的心等待他们的成长;以小故事蕴藏的大道理去引领;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激发,以班级每周获得“五星班级”为赞赏……全班总动员,共奋进。短短的两个月,整个班级悄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课铃响,所有同学迅速进班,方向一致地静息候课;课前准备个个同学整齐到位;上课时每位同学专注听讲,即使窗外人头攒动,无一人移动目光;课间时上下楼人人右行礼让;校园里见到每一位老师都会热情招呼“老师好”;午间阅读时每位同学坐姿端正,双手握书,静静专注阅读……原来最怕进我们班级上课的老师现在最爱进我班上课了;校领导多次在巡视后进班表扬全班专注学习和午间阅读;上级领导行为习惯验收抽查时,长时间驻足我班窗口,我班孩子无人张望,他们的读写姿势深受检查者的赞赏;孩子们参加全校的各项比赛活动屡获佳绩,获奖奖状贴满了班级荣誉栏。
学生的潜能是开发不尽的宝藏,只要师生摆正了位置,明确了各自的职责,用最恰当的方式方法,发挥了各自最大的作用,那么我们既定的目标就不会成为一纸空谈,相信我们班级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工作,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辅导员与学生、教育内容及各种教育环境之间构成不同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并扮演不同的角色。近年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领域不断延伸,角色内涵越来越丰富多变,已从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扩展为集教育、领导、管理、服务等为一体。随着高校辅导角色身份的增多,在诸多不同的角色扮演与角色期待下,不可避免面临角色冲突,主要表现在扮演角色过多、期望混乱、认知不清等方面的困扰与压力。因此,研究辅导员角色定位,正确应对角色冲突,妥善解决角色冲突的问题对于高校辅导员个人发展和学生工作非常重要。
一、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表现
角色冲突,顾名思义,是指个体在扮演同一角色或者同时扮演不同角色,由同一角色内或者不同角色间的不同要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及其自我应对
张璐
(重庆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重庆401331)
【教师建设】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以及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领域不断延伸,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高校辅导员集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协调者、研究者等角色于一体,各种角色之间产生冲突在所难免。本文从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表现以及形成因素入手分析,在角色认知、角色期待以及角色规划方面提出高校辅导员面对角色冲突时的自我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自我应对
中图分类号:G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30-03
Role Conflicts of University Counselor and Self-Regulation
Zhang Lu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Chongqing401331)Abstract: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and higher education,the work areas of university counselor have been extending continuously and the roles the counselor plays become more and more.In actually work,the university counselor plays many different roles,such as,educator,administrator,server,coordinator and researcher,etc.Inevitably,there are lots of different role conflicts between the roles the university counselor plays.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s and formative factors of role conflicts and come up with the self-coping strategies based on role cognition,role expectation and role planning.
Keywords:University counselors;Role conflict;Self-Regulation
作为奖励。
二、制定“看得见的目标”,责任到人
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标,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在班级管理中,目标的制定也如此。适度的目标对孩子们的激励作用是明显的,我们既要重视让孩子参与制定目标,又要借鉴老师过往的经验。在班级公约的制定中,最好让孩子们都参与讨论,让其提出建议,让他们亲身感受班级约定的责任和意义,同时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其他同学在班级表现中的状态。在班级公约的制定中,细化的内容优于泛泛的条文,如“课堂大声发言、作业按时完成、铃响捡地面”等都比较实用,而要摒弃那些“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爱护环境”等空口号。既然是公约,就是要求班级里每一个孩子都要遵守,所以在实行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过于严和高,需要适合每一个孩子的进步。对于不同行为习惯层次的孩子,还可以提出差异化的标准。
三、特别的奖励产生特殊的效果
设立多项奖励计划,是对孩子们最大地认可和激励,除了惯用的小红花、印章、日用文具之外,我们可以拓展更多的创新激励,换直接发奖品为抽奖、给孩子提供更多他们期待的机会。比如:当一天班干部、用DV或相机来记录班级的点滴、与自己喜欢的朋友同桌一天、和自己喜欢的老师一起阅读、共餐、甚至娱乐……五花八门的奖励计划越是新奇就越能吸引孩子的眼球,我们要想方设法通过全面的、特别的奖励来肯定和成就每一个孩子,动之以情,用情感来影响和感染他们幼小的心灵,形成一种鼓励优秀,鼓励进步的班风,势必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集体”奖励,激发每个人的热情
能够激励一个人是很大的成就,若能使一个组织有活力、有生气,那么激励就是一切。我们之所以重视团队的激励,就是为了全力以赴去激励每一个孩子,也让他们能够激励其他孩子。实际上,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孩子都是重要的一份子。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需要每个孩子的良好表现,整个集体的协调一致也是关键。只有这样,班级才会有无穷的活力。班里每一个孩子的成绩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程度,也取决于其他同学的配合、帮助,这一点特别体现在集体或合作活动之中,如拔河比赛、接力跑步、集体朗诵、卫生评比、纪律表现等。我们要借助这些活动积极教育,奖励集体的荣誉,使得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感受到集体的强大与温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为了形成团结、爱心、上进的班集体,激励的实施必须兼顾个人和整体。
五、关注语言激励的艺术
语言是激励的外衣。班主任在处理班级琐事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劝说和教育孩子的语言能力。运用语言技巧影响别人,对一位成功的管理者来说,往往是一件轻而易举、快乐而有趣的事情。具有说服力和激励作用的语言要力争做到言简意赅,主次有序,或正面出击,或旁敲侧击……用语言来引导孩子们向优秀的方向前进可以达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我们要理解和分析孩子的心理特征与行为习惯,制定并实施适合孩子的、科学的激励机制,使他们能够在快乐的激励中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从而逐步创建互助互爱、团结进取的优秀班集体。
参考文献:
[1]刘峰.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苏伟伦.卓越有效的激励[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廖金泽.非常激励[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