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师附小语文教研组活动案例一、主题
二师附小幼小衔接期开展绘本阅读的实践研究
1.目标和要求
(1)唤起教师关注和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2)初步了解绘本阅读课的特点及指导绘本阅读的方法、途径和策略。
(3)初步了解《幼小衔接期开展绘本阅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背景、目标、意义和创新之处,引发教师思考,引导教师主动将所学、所感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2.活动方式
全校语文教师集中教研
二、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
(1)执教教师备课、制作教学PPT
(2)试教
(3)撰写说课稿
(4)课题组撰写项目介绍稿,制作ppt
2.研讨阶段
(1)课堂展示(略)
(2)说课(略)
(3)评课(列举)
(4)专家讲座(略)
三、活动分析与启示
1. 活动成效
第一,老师对绘本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他们没有想到简单的一本绘本书,可以有那么丰富的知识蕴含其中,也惊讶于幼小衔接期的孩子会这么喜欢阅读,主动地、积极地从阅读中获知、明理。
第二,老师对绘本阅读课的教学要求、方法有了初步的认知。他们了解到绘本教学可以从引导学生阅读封面、扉页入手,可以运用观察法、想象法、表演法等多种教学手段,教会孩子自主阅读。了解到幼小衔接期的绘本阅读课上要关注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大胆想象、大声表达,自信表演……也了解到基于课程标准的等第制评价实施的方法与途径。
第三,老师对绘本阅读的基本概念、实施方法等有了初步了解。他们知道了什么是绘本,学校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的意义,绘本故事选择的方法,教研活动的实施……为促进自身和所在学校开展此项目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主要经验
(1)项目建设经验
①以现实背景为基础,开展定向研究
2013年5月,市教委提出在部分区县、学校进行《小学“零起点”教学与等第制评价》的项目研究,要求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与评价,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国家十二·五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知识广博,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人。”可见,加强儿童课外阅读应成为全民的共识和基层学校义不容辞的举措。
此外,我校是市推进儿童阅读“点灯”、“种子”学校。长期以来,学校立足课堂、课题、课程开展了儿童阅读的实践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课外阅读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区教研员盖敏老师的指导下,基于育人目标、课标要求、学校基础等现实背景,学校最终确立了《幼小衔接期绘本阅读的实践研究》的分项目,每周每班开设一节绘本阅读拓展课,开展定向研究。
②以过程研磨为途径,智慧研教研学
在确定了项目之后,教研员带领大家开展实打实地过程研磨,磨选文,磨备课,磨上课,磨反思……
智选绘本,提高编写教材的能力——绘本故事数不胜数,如何选择适合相应年段、不同学生的绘本,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们通过泛读、海选、调查、梳理……智慧地选择、编写了校本教材,教师的阅读力、选择力、解读力在研究中不断提升。
巧研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阅读主体的有效之道。教师们结合阅读教学中的经验,针对绘本内容的特点,总结了一些适合幼小衔接期学生学习、运用的阅读方法,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慧教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是一辈子的事,阅读绘本所给予的不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的是细节的领悟和心灵的体会,教会孩子阅读绘本的基本习惯,让他们真正会读,是阅读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师们在“培养习惯”上下功夫,逐步培养学生“听、说、读、想”的好习惯,努力提高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
(2)教研活动经验
为了提高我区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我们一直在着力提升教研品质。本次以多元化活动为载体的教研活动,以“一校、一组、一项目”为展示形式,全面地呈现教研组对《幼小衔接期绘本阅读的实践与研究》这一主题的研究经验:首先,教研主题明确,环节丰富,流程清晰,从公开课堂,到教师说课,到课题组成员评课,到教研员讲座,从不同侧重点展示了二师附小的研究过程和经验。
其次,课题组成员的全员亮相,给予了教师们锻炼的机会,增加了研究的价值感,鼓励教师更全心全意投入到研究中来。
再次,教研组从多个层面进行展示,便于教师学习和汲取经验,从而带回自己的课堂,真正达到此次教研的目的。
3、进一步思考
项目研究仅靠一次教研活动,是无法让教师们学得全面、深入的,需要以此为起点,将培训活动系列化,规模扩大化,让更多老师参与实践、展示。
本次活动展示褒扬声多了一些,今后鼓励教师质疑、争论,真正达到以研促教,提升教研品质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