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广西柳州铁路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理科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38:28
文档

广西柳州铁路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理科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柳州铁一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段考历史(理科)科试卷命题人:林雪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1.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2.为响应党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
推荐度:
导读柳州铁一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段考历史(理科)科试卷命题人:林雪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1.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2.为响应党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
柳州铁一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段考

历史(理科)科试卷

命题人:林雪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1.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2.为响应党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3. 明末清初提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的观点的思想家是    

A.李赞    B.黄宗義        C.顾炎武    D.王夫之     

4.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予外部世界的规律

5.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制度

6. 黄宗羲说:“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顾炎武说:“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他们的共同主张是

A.废除君主  B.君权   C.君主立宪  D.民主共和

7. “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次材料主张

A.罢黜百家    B.天人合一   C.经世致用      D.天人感应

8. 儒学思想在明清时期的进步表现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发展到理学阶段

C.发展到心学阶段              D.抨击封建制度

9.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人生自古谁无

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10.13世纪时梵蒂冈一位图书馆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     C.活字印刷     D.装订书籍

11.晚清有人提出:“皇上先断发易服,诏天下……令百官易服而朝。”此人属于                                                                                                                                                                                                                                                                                                              

A.顽固派    B.洋务派   C.派      D.维新派

12.20世纪20年代,世界书局出版的《高中本国史》在介绍了儒家思想后指出:“其宗主为孔丘”。导致这种做法出现的是

A.辛亥    B.新文化运动        C.抗日战争          D.维新变法运动

13.体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指导中国民主取得胜利的理论成果是

A.三民主义     B.思想   C.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命名。这主要反映了

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

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

15.1919年,李大钊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再论问题与主义》

16.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

A.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节制资本的内容

C.与中国党民主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相一致

D.是在国际的帮助和中国党的合作中形成的

17.“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足够了。”此材料体现了

A.自由主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理性主义思想    D.现代主义思想

18.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  B.否定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主张王权高于教权

19.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其“超越”主要表现在

A.批判教会的宗教     B.宣扬人文主义精神

C.提出民主政体的构想     D.追求现世的成功

20.19世纪,有科学家认为:“物理学已经无所作为,往后无非在已知规律的小数点后面加上几个数字而已。”能证明这一说法错误的是

A.经典力学体系B.电力的广泛应用C.相对论的提出D.两弹一星的问世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1.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22.“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23.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24.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菲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A.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共和    D.民主科学

2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是:①“两弹一星” ②青藏铁路 ③大庆油田  ④三峡水利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正误,并选择相应的字母)

26.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这反映出专

制主义制度得到加强。

A.对        B.错

27.1861年冯桂芬撰写《校邠庐》,初步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A.对        B.错

28.梁启超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变法通议》中全面论述了“中体西用”的主张。

A.对        B.错

29.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为中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A.对        B.错

30.达尔文最先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进化发展的观点,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A.对        B.错

四、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1分,第33题14分,共3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曾国藩说:“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 

——《曾文正公全集》

材料二: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 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 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 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一份所谓“罪案”的答辩书 

请回答: 

(1)曾国藩属于近代哪一政治派别?根据材料一概括他的思想主张?(2 分)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请求“立行,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 共之”表明主张采用何种政体?(2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材料中的“我们”在 文化领域掀起一场什么运动?(3 分) 

(4) 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前期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特点。(4 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图1孙中山像和题词                图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平均地权”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在十二大上                               在南方谈话      

(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6分)

(2)在井冈山时期提出什么理论? (2分)

(3)十二大上,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分)

(4) 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柳州铁一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段考

历史(理科)科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I

1—20、DBBAC   BCDCC   DBBDC  CBDCC

二、单项选择题Ⅱ

    21—25、ADCDC 

三、判断题

26—30、BABBB

四、材料解析题

31. (1 )主张: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目的:神化君权;警戒君权,巩固统治。地位: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6分)

(2 )理念: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与时俱进)  (4分)

32.  (1)洋务派 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以实现自强(2 分)

(2)维新派  君主立宪制(2 分)

(3)民主 科学  新文化运动(3 分)

(4)向西方学习目的是救亡图存;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向西方学习包括三个层次:器物、制度、思想文化(4 分)

33. ( 1 )① 潮流: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1分)② 思想:三民主义.(1分)③ 作用:三民主义在辛亥时期发挥了重大作用(或三民主义是辛亥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是国民大时期的旗帜l 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4 分)

( 2 )理论:工农武装割据;(2分)

( 3 )① 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分)② 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

(4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2分)。

                                                                                                                                                                                                                                                                                                                                                                                                                                                                                      

文档

广西柳州铁路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理科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柳州铁一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段考历史(理科)科试卷命题人:林雪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1.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2.为响应党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