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1分)
1. (2分) 小明两次用力举高物体,第一次迅速举起,第二次缓慢举起到相同的高度,则( )
A . 第一次做功少,两次做功的功率相同
B . 第一次做功多,两次做功的功率相同
C . 两次做功相等,但第一次做功的功率大
D . 两次做功相等,但第二次做功的功率大
2. (2分) (2017·常熟模拟) 清明前后,常熟著名糕点青团上市了.糕点师傅将混合着浆麦草汁的糯米粉团反复地搓揉,包裹进豆沙馅后搓圆,再放入蒸笼蒸熟,光亮碧绿的青团就伴随着袅袅升腾的热气,夹杂着淡淡的清香出笼了,咬一口糯韧绵软,甘甜细腻.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糕点师傅搓揉青团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B . 水蒸气液化形成“升腾的热气”时要吸热
C . 闻到“淡淡的清香”是扩散现象
D . 青团“糯韧绵软”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3. (2分) (2017·亭湖模拟) 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甲所示,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运动员所受弹力恰好等于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所受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蹦极过程视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从A点到B点过程中运动员减速下落
B . 从B点到C点过程中运动员动能增大
C . t0时刻运动员动能最大
D . 运动员重力大小等于0.6F0
4. (2分)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 . 运动物体的惯性比静止时大
C . 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失去惯性
D .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5. (2分) (2017九下·临淄期中) 对下列四幅图片涉及的物理知识分析错误的是( )
A . 三峡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B . 将自制气压计从山顶带到山脚下的过程中,吸管内水柱会下降
C . 飞机机翼设计成流线型,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获得浮力来升空
D .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管封闭端内混入了空气,大气压的测量值会偏小
6. (2分) 如图1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拉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从t=0开始,小兵每隔2s记录的物块位置和时刻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4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N
B . 8﹣10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
C . t=10s时,物块的速度一定小于5m/s
D . 若16s时撤去F,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7. (2分) (2017·江阴模拟) 如图甲所示,重为5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等于5N
B . 在2~6s内克服摩擦力做功等于6J
C . 在0~6s内拉力F等于5N
D . 在2~6s内拉力F等于7N
8. (2分) (2016九下·盱眙开学考) 在如图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 钓鱼竿
B . 筷子
C . 镊子
D . 瓶盖起子
9. (3分) (2018九上·九江期末) 滑轮组在建筑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为建筑工人自制的滑轮组,某工人用此滑轮组将900N的重物匀速提高5m,所用的拉力是600N(不计滑轮和绳之间的摩擦).关于滑轮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工人通过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6000J
B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75%
C . 若匀速提升1500N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75%
D . 若匀速提升1500N重物,需用拉力为900N
10. (2分) 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在甲中它沉入水底,此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1 . 在乙中它漂在水面上,此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2 . 则F浮1与 F浮2的大小关系是( )
A . F浮1>F浮2
B . F浮1=F浮2
C . F浮1<F浮2
D . 无法比较
二、 填空题 (共9题;共36分)
11. (3分) (2016九上·望江期中) 小华用200N的水平推力在水平地面上推着重为300N的箱子,在10s内箱子匀速前进了0.5m,在这个过程中,小华对箱子做功________ J,小华对箱子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 W,箱子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________ N.
12. (2分) 小强同学在探究液体压强关系时,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看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在这个实验中,他是控制这两种液体对金属盒的 ________ 相同,从这个实验可以比较出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甲 ________ ρ乙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3. (15分) (2016八下·君山期中) “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不幸发生后,警方迅速行动,多部门积极参与搜救.参与搜救的某型号冲锋舟质量为180kg.(g取10N/kg)
(1) 求该冲锋舟受到的重力大小;
(2) 该冲锋舟在水平地面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求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 该冲锋舟的排水量是1.2t,表示它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是1.2×103kg,求该冲锋舟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14. (4分) 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想验证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他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蓝球表面涂黑,使蓝球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图中 (选填“A”或“B”),你判断的依据是 。爱动脑筋的小明发现,篮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每次也不相同,那么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反弹的高度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与大家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1: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
猜想2: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3: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地面材料有关。
于是,小明用两只充足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制地板上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要验证猜想2,需要选用实验序号为________ 、________ 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
(2)通过他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篮球反弹的高度与________ 有关,与________ 无关。
15. (3分) (2013·南通) 有一杠杆经过调节,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所使用的钩码重均为0.5N,如图所示,在A点悬挂两个钩码,要使杠杆水平平衡,需在B点悬挂________个钩码,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__N;如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左上方,杠杆仍然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 (3分) (2017九下·湛江月考)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不对水加热,能让水重新沸腾吗?老师马上将一杯停止沸腾的水放进能抽气的密闭玻璃罩中,接通抽气机电源,随着玻璃罩中空气的抽出,热水居然沸腾起来.通过分析,同学们知道了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抽气机抽气时,玻璃罩内的气压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的沸点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因此在不加热的情况下,水能重新沸腾.山顶气压比山底气压________ (填“高”或“低”).
17. (2分) (2017·中山模拟) “绿色环保,低碳出行”.2015年1月18日,绵阳市首批30辆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试运行.假定一辆纯电动公交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20kW,速度为36km/h,共行驶2h,其电动机做功为________J,公交车的牵引力为________N.
18. (2分) (2018九下·长春月考) 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的顶壁上挂着一个小球(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______运动(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此时绳子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受到的重力________一对平衡力(选填“是”或“不是”)。
19. (2分) (2017八下·抚州期中)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手拉着绳子一端,使绳子另一端的小球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此过程中小球受________(平衡/非平衡)力的作用,当物体的速度大小达到2m/s时,绳子突然松脱,这时物体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
三、 综合题 (共3题;共40分)
20. (5分) 如图所示是牙膏及其盖的照片,请你仔细观察,它都涉及到了哪些物理知识?
21. (20分) (2017八下·滦南期中) 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 kg的容器内装有5 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 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 m2)(g取10 N/kg).求:
(1)
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
(2)
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
(3)
水对A点的压强.
(4)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2. (15分) (2017八上·新吴期中) 如图所示是一种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已知在匀速起吊600N的物体上升2m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及摩擦)
(1)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 绳端的拉力F是多大?
(3) 动滑轮重是多少?
四、 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
23. (5分) (2017·柳州) 如图所示是静止在足球场上的足球,请画出足球受力的示意图.
24. (5分) (2016九上·江苏月考) 如图是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用小黑点标出支点,用符号O表示,并画 出动力F的力臂.
25. (5分) 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五、 实验题 (共7题;共37分)
26. (4分) (2019九上·高州期中) 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度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 , 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1) 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实验时应选择________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2) 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应选择________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27. (5分) 小明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示数如下表:
|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 h(cm)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 F(N) | 6.75 | 6.25 | 5.75 | 5.25 | 4.75 | 4.25 | 4.25 |
(1)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________ 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 N.
(2)
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________.
(3)
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________.
(4)
整个实验可得到以下结论:________.
28. (12分) (2017八下·东台期中) 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并保证所有实验步骤操作规范.).
第一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左图),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表中;
第二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中图),记下相应的示数;
第三次:把两块相同木块叠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右图),记下相应的示数.
| 实验次数 |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 滑动摩擦力/N |
| 一 | 20 | 4.0 | |
| 二 | 4.0 | 4.0 | |
| 三 | 40 | 8.0 | 8.0 |
(2) 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
(3) 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4) 比较1、3次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5) 另一组的小华同学也准备探究“接触面积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他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另一半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正确吗?________;
你做出这种评价的理由是:________.
29. (3分) (2016·余庆模拟) 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 实验前他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_.
(2) 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 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个钩码重1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N.
30. (5分) (2018九上·长春开学考) 如图所示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
(1) 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________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________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
(2) 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机械效率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1. (5分) (2017八下·大石桥月考) 小宇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 实验中小宇是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 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 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___所示实验。此时实验中要控制:________不变;
(4) 小宇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1-38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32. (3分) (2014·营口)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内都装有水,乙容器放入重1N的木块且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两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当木块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酒精,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参
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1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 填空题 (共9题;共36分)
11-1、
12-1、
13-1、
13-2、
13-3、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三、 综合题 (共3题;共40分)
20-1、
21-1、
21-2、
21-3、
21-4、
22-1、
22-2、
22-3、
四、 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
23-1、
24-1、
25-1、
五、 实验题 (共7题;共37分)
26-1、
26-2、
27-1、
27-2、
27-3、
27-4、
28-1、
28-2、
28-3、
28-4、
28-5、
29-1、
29-2、
29-3、
30-1、
30-2、
31-1、
31-2、
31-3、
31-4、
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