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38:41
文档

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第31卷第5期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9月Vol.31,No.5JournalofJis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Sept.2010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季红琴(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要:近年来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下降,就业现状堪忧,主要是由英语专业和专业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所致。如何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本文从专业课程的开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高端人才的培养、职业化素质的提升
推荐度:
导读第31卷第5期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9月Vol.31,No.5JournalofJis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Sept.2010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季红琴(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要:近年来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下降,就业现状堪忧,主要是由英语专业和专业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所致。如何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本文从专业课程的开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高端人才的培养、职业化素质的提升
第31卷第5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9月Vol.31,No.5          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Sept.2010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季红琴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摘 要:近年来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下降,就业现状堪忧,主要是由英语专业和专业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所致。如何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本文从专业课程的开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高端人才的培养、职业化素质的提升等方面提出了策略。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0)05-0162-04

作者简介:季红琴(1979-),女,湖南岳阳人,博士,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一、英语专业学生就业中的现实矛盾

就业竞争力是个人获取工作、保持工作并能争取到新的工作的综合能力[1]。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则来自于他们从学校获得的“寻找、保持和变更工作能力上的一种竞争优势”[2]。目前,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评估主要集中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根据国内知名教育数据咨询机构麦可思对2009届全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英语专业已经成为全国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高风险专业。随着英语专业毕业生从扩招前的每年几万增加到了现在的每年几十万,英语专业却从就业市场里炙手可热的专业转变成了就业难的专业。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英语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呢?从表象上看可以归因于高校扩招的外部因素,而事实上却不尽然。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外资企业进驻中国、本国企业对外投资不断增加,的对外交流不断加强,都使得近年来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通过笔者对中国人才网、中华英才网、招聘网、前程无忧网等全国性招聘网站和湖南人才市场、深圳人才市场等地方性人才市场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大量的用人单位需要招聘英语专业人才,但却难找到合适的人才,而出现职位空缺。一方面是大量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却是市场需求的旺盛,二者存在矛盾,我们不难发现外部因素并不是导致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的主因,他们自身的内部因素才是造成目前英语专业毕业生在数量上过剩的主因。岳昌君等的实证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3]。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探索如何从内因着手增强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增强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根据市场需求,开设其他专业课程

通过对数家全国性招聘网站和一些地方性人才市场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用人单位青睐的是既

*收稿日期:2010-05-25懂外语又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大部分的英语专业学生仅仅学到了英语这个语言工具,并没有拓展自身的专业背景,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这是致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种“单一”,源于长期的计划经济所导致的高校英语专业教育的封闭性,以至于专业培养与市场严重脱节。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英语专业教育应该按照国家发展战略,根据改革开放推进的需要,尤其应结合认真作好发展规划。英语专业教育的发展应不但能满足现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应前瞻性地作好需求调查和分析,能满足我国未来改革开放、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和社会各项事业进步的需要,根据不同行业领域的现状和发展需要,科学布局[4]。

当前形势下,要改善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迫切的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高校不仅要重视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基础、专业知识,也要重视他们的复合专业知识。要为他们开设与英语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时只会英语而无专业的现象。各学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就业意向等,有选择性地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计算机、国际贸易、国际旅游、国际谈判、国际法律、国际礼仪、外交、文秘、对外教学等专业课程。如果这种语言加专业的课程设置方式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运用,必将能有效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满足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使英语专业学生在就业竞争中转劣势为优势。当然,这种做法的前提是要做好前瞻性的市场需求调查和分析。它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劳动部门、高校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与配合。诸多实证研究已经证明“就业能力的大小与高校、大学生和的行为密切相关”[5]。部门可通过文件的形式要求各相关部门各尽其职,积极配合,甚至可以成立专门机构督促和协调这项利国利民的工程。

(二)增加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

多年来各级教育部门一直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提倡学生从书本‘走出去’。然而,受到长期的认知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专业学生仍然普遍存在书本知识掌握得较好,但却缺乏实践能力的现象。这与大部分用人单位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相距甚远。目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开设的课程大部分还是以基础课程为主,实践和应用课程少。虽然大部分学校都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期末实习和毕业实习,但整体而言有名无实。期末实习常常变成了实习材料的撰写;而毕业实习也存在单一性,不能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来安排他们的学习实践,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笔者2008年曾利用在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机会,走访和调查了俄勒冈州数所综合性大学。这些学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通过增加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法不无值得借鉴之处。在走访的这些高校中,英语专业的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同等重要,实践课程学分甚至比理论课程还要多。绝大多数实践课程是通过学生在相应工作岗位实习来完成的。在实习期间,学校为学生配有专业教师全程指导。至于实践教学的岗位,他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解决:一是通过高校、教育部门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合同,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及毕业后的就业意向,安排学生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实习。其经费主要靠、学校以及各慈善捐款来解决。二是在招生时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计划和学生的就业意向,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培养学生。学习期间,学生可以到所签协议的企业去实习,将自己在学校的所学应用到将来的工作中,实习费用由企业负担。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学校的实践教学课程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从大二开始,分不同阶段、多次完成。学生有多次机会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再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到学校寻找答案。这样数次循环,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远比理论课少,现实原因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为每位学生找到合适的实践岗位并非易事;二是实践课程所需费用对于负债状态下的高校也是个沉重负担。关于实习岗位,我们不妨借鉴俄勒冈州各大学的两种做法。通过各级部门联合解决,或通过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来寻求实践教学岗位。此外,我们也可以利用学生自己的社会资源来寻找实践教学岗位,甚至采取奖励的方式,鼓励广大教师、员工积极为学生寻找实习岗位;至于资金问题,除了借鉴以上俄勒冈州各大学的解决方案外,还可以采用公益广告等方式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积极为学生免费提供实习岗位;也可通过减免实习单位税费的办法,让更多需要英语人才的企事业单位加入到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行列中。

1如果我们能真正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增加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必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将十分有利于解决用人单位需要应用型人才而只会理论知识的学生却无法找到工作的矛盾。

(三)开设人文课程,提高综合素质

英语学习不是单纯的语言习得。目前很多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时,只注重学生英文文化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他们的人文素质的培养。然而,许多工作岗位却不仅要求英语人才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也要具备较强的综合人文素质。因此,要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人文课程的开设也是十分必要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曾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人文课程的开设应有较精准的定位,定位于以人文性为主,工具性为辅,主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应强调“语言文化”、“语言文学”、“语言文章”等功能,旨在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文学、文章等的综合能力。重视中国语文学习,增强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等的修养,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总体表述能力、理解能力、翻译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将会有很大帮助。因为对于母语为非英语的专业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双语言、跨文化的学习。英语学习和中国语文学习是相互促进、不可分离的。各高校可以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人文课程,采取以专门开设语文课程为主,让学生自己选修中文专业课程为辅的方针,帮助他们的母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人文素养。

(四)针对行业需求,培养高端人才

“尽管我国每年有二三十余万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包括为数不少的硕士和博士生,但高、精、尖的高端人才还是相当缺乏,供不应求。无论是综合性高层次的国际会议还是专业的国际学术会议,口、笔译人员都不易寻觅”[4]。据国家外文局调查,目前我国从事同声传译和书面翻译的高端外语人才依然严重缺乏,能够胜任中译外工作的高质量人才缺口高达90%。因此,当前英语专业人才的过剩很大程度上也是人才结构性矛盾凸显的结果。要调整当前英语人才结构、解决人才过剩问题,针对各行业需求,培养高端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师资条件、教学条件等,打造自己在英语方面的特色专业。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突出才能,并结合专业知识,培养出高级口译、高级笔译、同声传译、国际谈判、国际贸易等方面的高端特殊人才。为了有效提高高端人才的培养,节省培养成本,高校可根据各自的师资优势、教学设备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秉着资源互补、交流合作的原则,交换师资和生源,互相培训,相互提高。如果高校能够在有效、可行的前提下,真正培养出大批当前和今后社会所需要的高端优秀英语人才,彻底改变目前英语专业学生懂英语但却不精通英语的状况,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五)开展职业教育,提升职业化素质

职业化素质是个意义很广的范畴,既包含敬业、责任、协作、创新、规范等职业化素养;也包括自我管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高效执行能力、职场社交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等[6]。用人单位不仅看重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同样也注重他们的职业化素质。由于英语专业的特殊性,很多招聘单位十分重视英语人才在职场中的礼仪、社交、沟通等能力。但从我们目前的了解来看,在全国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中,职业化素质的培养仍旧是个薄弱环节。

针对这种情况,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应该抛弃过去职业教育只存在于高职院校的观念,在英语专业学生中广泛开展职业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化素质,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对于职业化教育的开展,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1)为专业学生开设专门的职业教育课程,帮助他们了解并掌握什么是职业化素质,如何提高职业化素质等;(2)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就业意向等开展各种职业化培训班。使学生真正学习到如何具备职业化素质。(3)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成功人士,为学生开展职业教育系列讲座,使学生们不仅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职业化素质,也通过他们了解到社会当前所需的职业化素质,从而帮助他们“有备而学”。(4)鼓励学生通过寒、暑假以社会调查的方式,根据他们毕业后的就业意向,到相关单位进行调查,掌握用人单位对职业化素质要求的一手资料。这样既便于他们日后“对症下药”学习,也便于学校根据市场需要合理安排职业教育。(5)针对很多用人单位对英语人才的沟通、表达能力的特殊要求,学校可以在英语专业学生中广泛开展中、

461英文演讲赛、辩论赛等,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英语专业学生职业化素质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结语

尽管就业竞争力最终只凝结在学生身上,但要真正改变目前英语专业学生在就业中的劣势地位,切实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不仅需要学生的努力,也需要各级教育部门、高校、社会等的共同努力。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将矛头指向国家的扩招或指向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矛盾的根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英语专业学生才能真正地提高就业竞争力,在就业中变劣势为优势。参考文献:

[1]Hillage,J.,&E.Pollard.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Research Brief(85),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1998.[2]郑雨兰,严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3]岳昌君等.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11).

[4]庄智象.我国外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界,2010(1).

[5]黄敬宝.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源理论的角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6]理清.大学生职业化能力:真正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陈 伟)

On the Upgrade of English Majors’Employability

JI Hong-qi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Hunan410004,China)

Abstract:The employability of English majors and their employment rate have been decreasing recentyears.It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major’s and students’internal factors.How to improve English majors’employability?This paper has provided some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applied graduates cultivation,humanistic quality improvement,high quality students training,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promotion.

Key words:English majors;employability;strategy

(上接第152页)

Application Results of Tourism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Xiangxi

———Research and Analysis from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BAI Lai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6,China)

Abstract:The German functionalism combines translation with functions of language,and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ext in translation process.As a kind of vocative text,tourism translation is reader-orientedand focuses on information transfer.Through survey and analysis of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thetourism texts with guidance of skopos theory meet th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need of readers.

Key words:Xiangxi;tourism translation;translation strategies

文档

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第31卷第5期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9月Vol.31,No.5JournalofJis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Sept.2010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季红琴(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要:近年来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下降,就业现状堪忧,主要是由英语专业和专业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所致。如何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本文从专业课程的开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高端人才的培养、职业化素质的提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