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广东省高州市2016届高三8月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3:38:44
文档

广东省高州市2016届高三8月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广东省高州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级8月份摸底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4.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册立过“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叔”、“皇太弟”等皇位继承人,但就没有册立过“皇太女”,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什么有关()A.大一统观念B.宗法观念C.皇权至上观念D.集权观念25.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
推荐度:
导读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广东省高州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级8月份摸底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4.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册立过“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叔”、“皇太弟”等皇位继承人,但就没有册立过“皇太女”,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什么有关()A.大一统观念B.宗法观念C.皇权至上观念D.集权观念25.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广东省高州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级8月份摸底考试

文科综合 历史试题

24.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册立过“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叔”、“皇太弟”等皇位继承人,但就没有册立过“皇太女”,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什么有关(      )

    A.大一统观念     B.宗法观念        C.皇权至上观念  D.集权观念

25.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 

    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

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26.宋太宗时期,有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坊市制继续实行

27.中国古代一思想家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可能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28.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下列哪一演变过程(     )

A  英日式—美法式—式                  B. 英日式—式—美法式  

C. 美法式—英日式—式                  D. 式—美法式—英日式

29.晚清时期,将不受束缚的帝制皇权关进民主国家法制框架,推动中国现代化,就是众多先贤的“”,为此他们(     )

  A.颁布《资政新篇》                  B.主张“中体西用”

  C.掀和团运动                    D.制定《中华临时约法》

30.打油诗“出工鹭鸶探雪,收工流星赶月,干农活李逵说苦,挣工分武松打虎”,说明了

A.三大改造了农村生产力            

B. 大跃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了农民觉悟的提高   

D.“一大二公”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1.1969年,高层对国际问题达成普遍认识:“大战不致轻易发生,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基于该认识,中国(     )

A.实行“一边倒”的外交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争取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D.加入不结盟组织共同反霸

32.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罗马法原则的(  )

A.重视证据    B.契约至上        C.公平公正       D.注重程序

33. 美国1787年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联邦制      B.分权制衡       C.民主原则       D.议会至上

34.启蒙思想家们深信:启蒙必须依靠科学,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这说明 (    )   

A.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B.科学技术是走向理性的唯—条件

C.自然科学推动理性发展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35. 有人在采访法国外长韦德里纳时提出:“全球化与美国化是相同的吗?在这个新的全球化中为什么美国似乎是水中之鱼?”韦德里纳回答:“水中之鱼的确是准确的表述。”这段材料表明(      )

     A.  经济全球化是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     

B.美国在全球化浪潮中无所不能

   C.美国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拥有优势   

D.在全球化浪潮中,发展中国家没有任何利益可言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

                         ——摘自(元)脱脱等《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

材料二   十五年,仿宋体,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殿、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建文中,改大学士为学士。

                                      ——摘编自《明史·职官一》

材料三   军机处尽管权力很大,但时刻处于皇帝的严密监视之下……从雍正开始,又采取一系列办法,以掣其权,从而保证皇帝“乾纲独揽”,皇帝不交办的事务,军机处无权过问。即使交办的事务,也只是遵照皇帝意旨协助处理,“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朝政治制度发生的变化。(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对

北宋产生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内阁的性质和成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处的职权。(4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宋代政治制度的主要不同点(5分)

41.(12分)地图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下列两幅地图,回答问题。

图一  汉代丝绸之路

图二  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

提取两项图一到图二关于欧亚贸易新发展的信息,并予以说明(要求信息明确,说明恰当。)

45、(15分)【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制定时对老年人进行社会救济。据记载,桓公“再会诸侯令曰:养孤老,食常疾,收孤寡”,并且要求“食如言而勿遗”。管仲在粮价上涨时抛出粮食,利用粮食差价收入来抚恤包括贫病无子老年人的社会弱势群体。对于子弟战死沙场或无子的老年人去世,由国家负责安葬。                            ——《试论管子的养老思想》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制定了许多强制家庭和亲属进行赡养的法律,如规定直系血亲及兄弟姐妹互相赡养的义务。1955年平均每个日本家庭的成员为4.97人,1975年却锐减到3.44人,1995年减少到2.28人。21世纪初,日本68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8.5%,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因此,日本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提出“由全社会支撑老年人。”同时,护理保险制度在“家人护理”上也有规定,根据一定的条件对护理自家老人的人支付“慰劳金”。     

                                      ——王伟《日本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子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途径。(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日本养老模式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46、(15分)【选修二: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图为1907年《神州日报》漫画《过渡》。画面中一个穿着“革”的船夫,与穿着“宪”的船夫正争相划渡,问题是朝向正好相反。画中配诗曰:“日薄西山可奈何,保皇两蹉跎。那堪入夜风波恶,驶向沉舟侧畔过。”

(1)漫画中的船夫、船分别象征着什么?(6分)

  (2)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船夫”在“争相划渡”中的共同主张和作用。 (9分)

47.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70年前,中死于疾病的人数通常都要超过死于战斗的人数,比例约为5:10。 1918年,这个比例倒转过来了。……运输的改进使(至少在西欧〉处于极端困难境地的时间不超过数周。这样就可以安排休息与体力恢复。最后,除了某些可怕的例外,入伍的公民把人道标准带进了生活,对战场上的平民百姓,对敌人,都以人道主义相待。另一个结果,甚至在前线的士兵们的生活条件,也是他们的前辈无从嫉妒的。按顿吃饭,饭菜不错。多亏附属的军事服务部门的发展,许多士兵实际上生活得比在家里好。

    材料二:到了20世纪初,工人阶级对于军国主义化的国家主义的反响已经等同于对社会主义的反响,能把这两种思潮搅到一起的人便成为其中最成功的政治领导人。工人阶级冲破各国边境联合起来的呼吁,在1914年吹起的喇叭声中随风散开了。……之前,某些思想家曾以为20世纪的战争将是速战速决的。可是,1914年启端的战争,具有公众热诚、公众期望、公众义愤的威力……欧洲各国人民全部武装起来,并已承受了可怕的牺牲,是不会只作出一点小调整以保持权力平衡就罢休的。……很快,两个海军大国英国与德国,抛弃了三百年来有关海战的种种,即:海上封锁须严格限于可用来从事战争的物资。……交战双方的社会都经历着同样的变化,不得不接受工会作它的伙伴,并承认了工会的权利与它在社会上的地位。

                        一一以上材料均摘自(英)迈克尔·霍华德《欧洲历史上的战争》

  ( 1 ) 依据材料一,概述民众对一战的态度,并分析其成因。(7分)

   (2 ) 依据材料二,简析民众与一战的关系。(8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严复与梁启超都是近代中国具有极大影响的宣传家,在维新办法时期,由梁启超担任主笔的《时务报》与严复创办的《国闻报》南北呼应,作为同业,他们二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着政治上的一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等人仍然坚持君主立宪,走改良主义道路,对资产阶级运动的兴起极为恐惧。辛亥爆发后,梁启超认为中国需要循序渐进,而袁世凯当初的是比较符合梁启超理想的。所以初年他支持袁世凯。但后来袁世凯复辟帝制扼杀了梁启超的政治理想,梁启超于是转向倒袁。……在袁世凯帝制复辟发生之前,严复对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贡献,基本上持肯定态度。他曾致信梁启超说:“连日晤谈甚欢,引为平生快事。近年来,国家多故,朝野不宁,然治之之道,确如老弟所言,必先安内固本,尔后方克对外。” 而严复在戊戌政变后继续固守自己的立宪主张,甚至后来建立了为袁世凯复辟做鼓吹工作的“筹安会”。晚年严复依然承认,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梁启超确实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但他曾写道:“吾国自甲午、戊戌以来,变故为不少矣。而海内所奉为导师,以为趋向标准者,首屈康、梁师弟。顾众人视之,则以为福首,而自仆视之,则以为祸魁。……今夫亡有清二百六十年社稷者,非他,康、梁也。”

回答:(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说严复与梁启超“保持着政治上的一致”的重要史

     实。(6分)

(1)上述材料反映严复对梁启超历史地位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分析变化的

     原因。(7分)

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答案BCCDADDCBCCC
40、答案

(1)变化:1)宰相无定位2)三官为虚衔3)中书禁中、枢密院、三司掌握实权

 影响:1)大大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造成了冗官,冗费、冗兵的局面

(2)性质:皇帝的内侍机构,充当皇帝的顾问(2分)

 成因:1)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负担加重2)加强皇权的需要

(3)职权:1)负责草拟皇帝的诏    2)负责将诏令传达给和地方

     3)参与国家军政事务的处理

不同点:宰相制度存废

         2)皇权的制约机制(议政王大臣会议) 3)设立内阁

41.(12分)

信息一:贸易范围更广(3分)

说明:中国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东欧、北非(3分)

信息二:贸易渠道增加(3分)

说明:除陆上贸易外,海上商运发展迅速(3分)

信息三:贸易种类增加(3分)

说明:汉主要是丝绸,唐宋以来瓷器逐渐成为外销重要商品,因此也被称为“瓷路”。(3分)

45、(1)途径:①利用经济手段增加收入,用于养老;

            ②制定并落实养老。(6分)

(2)转变: 从注重家庭养老向家庭、社会并重的方向转变。(3分)

     原因:①社会工业化的发展;

           ②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结构趋于简单化;

           ③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增长,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加重。(6分)

46、(1)“船夫”:分别代表派和保皇派,“船”象征着中国的前途。(4分+2分)

   (2) 主张: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3分)

         作用:①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②有利于中国的发展。(6分)

47.(1)态度:不反感战争。(1分)

        原因:科技的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运输的改进);

              人道主义的发展;

              军事服务的改进(前线生活条件的改善)。(6分)

   (2)民众受蛊惑推动了一战的爆发;

        民众支持并广泛参与一战;

        民众促进一战持久进行;

        民众是一战的受害者;

        战争结束后,民众的地位提高。(任一点2分,8分)

48.(1)史实:1)共同宣传推动维新变法运动;

              2) 戊戌政变后都反对,赞成立宪保皇;

              3) 辛亥中支持袁世凯窃取成果。(6分)

(2)变化:从肯定变为贬低。(2分)

    原因:1)两人政治立场不同;

          2) 梁启超反对袁世凯称帝,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变化了的政治形势。

文档

广东省高州市2016届高三8月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广东省高州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级8月份摸底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4.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册立过“皇太子”、“皇太孙”、“皇太叔”、“皇太弟”等皇位继承人,但就没有册立过“皇太女”,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什么有关()A.大一统观念B.宗法观念C.皇权至上观念D.集权观念25.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