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内容 | 《秋天》——习作指导 | 备课 时间 | 年 月 日 | |
| 教学 目标 | 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 1、写之前要先向同学介绍自己所选图画的内容; 2、写的时候要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3、写好后和同桌交流,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4、展示和欣赏。 | ||||
教学 重点 | 有顺序地观察所选图画。 | 学习 难点 | 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有顺序地介绍自己所选图画的内容。 | |
教学 准备 | 1、课前观察; 2、选择或自己画图画; 3、积累与秋天有关的词句。 | |||
| 时间 | 教 学 过 程 | 设计意图 | ||
| 一、引入。 出示课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1课《秋天的雨》。 二、以《秋天的雨》为例,指导习作内容。 1、学生回忆课文,说说写了秋天的内容。 2、(板书) 看:植物、动物、人、雨、颜色…… 听:声音 秋天 闻:气味 尝:味道 想:感受、想象 ……像……一样…… 3、指导学生写秋天时可以根据以上内容构思。 三、出示课件,欣赏秋天的枫叶。 1、学生欣赏课件:秋天的枫叶 2、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回忆积累的相关的好词佳句,再现积累。 | 孩子们跟随课文朗读回忆课文内容,重温秋天的美。 让孩子们自己归纳,目的是教孩子们学习怎样审题,学习怎样来确定习作的内容,不跑题、不写偏题。 让孩子们体会到秋天的那种震撼人心的美丽,提高孩子们的习作兴趣。 | |||
| 时间 | 教 学 过 程 | 设计意图 |
| 四、课件展示(学生的画、看图写话)。 1、展示学生的画,指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远到近、从近到远……) 2、读范文: 秋天到了,秋风起了,天气变凉了,黄黄的树叶一片片地从树枝上飘下来。一群小燕子排着队伍,拍着翅膀正向南飞去。 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熟了,一个个红苹果挂在枝头,就像一盏盏小灯笼,真惹人喜爱。 秋天到了,稻田里一片金黄。农民伯伯戴着帽子,拿着镰刀,弯着腰正忙着收割呢?看着一粒粒稻子饱饱的,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秋天的景色真美啊!美得像一幅画。 3、学生评议习作的好与不足,提出修改意见。(注意观察的顺序指导) 秋天到了,秋风起了,天气变凉了,黄黄的树叶一片片地从树枝上飘下来。(树叶飘下来像什么呢?可以再写写)一群小燕子排着队伍,拍着翅膀正向南飞去。 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熟了,一个个红苹果挂在枝头,就像一盏盏小灯笼,真惹人喜爱。(比喻恰当) 秋天到了,稻田里一片金黄。农民伯伯戴着帽子,拿着镰刀,弯着腰正忙着收割呢?看着一粒粒稻子饱饱的,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秋天的景色真美啊!美得像一幅(多彩的)画。 | 佳作引路,是习作指导课的重点,对突破作文写作的难点至关重要。学习别人优美的语言文字描写,才能较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时运用积累的词句,描绘出秋天的美丽。 |
| 时间 | 教 学 过 程 | 设计意图 |
| 4、给习作范文取题目。 五、合作交流:介绍自己的画。 1、给自己所选的图画或自己画的图画取题目。 2、介绍自己所选的图画或自己画的图画的内容。(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3、小组推选说得好的同学在全班交流。 六、学生写话。 七、习作评议。 | 让孩子们在相互的合作学习中,自主交流,主动学习,为孩子们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交际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等。 | |
板 书 设 计 | 看:植物、动物、人、雨、颜色…… 听:声音 秋天 闻:气味 尝:味道 想:感受、想象 ……像……一样…… | |
教 学 后 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