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开县江口中学 莫秋凤
【摘要】试卷讲评课的实效性在高三复习教学中至关重要,在高三英语教学中也是常见的课型之一,它是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将结合高中新课程标准,就如何提高高三英语试卷讲评课的实效性,分别从试卷讲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方法策略等各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三英语 新课程标准 试卷讲评 实效性
测试,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一份试卷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准。科学的试卷讲评则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归纳复习、培养答题技巧和提高学生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观察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改进教法,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依据。
高三一年里,学生不仅要学习高中新课标中的新词、语言知识、语法知识,而且还要系统地复习巩固初、高中所学的基础知识,强化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还要接受各个阶段的考试来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因此,在高三的关键性教学中,试卷讲评课是一个重要环节,而提高试卷讲评的实效性又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的试卷讲评,不但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培养答题技巧、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也能促使教师通过分析学生考试情况、纠正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错误、弥补教学上的遗漏、进一步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探索和研究科学实效的试卷讲评课教法,是高三英语教师必须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本人在几年的高三英语教学实践中,认真探索研究讲评课教学方法和模式,注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自己总结”三种能力,师生教学相长,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试卷讲评课存在的问题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各地区、各学校的英语教师对试卷讲评课重视不够,研究不透。老师们大都把精力放到了讲授新课上,试卷讲评这一环节往往被忽视,或在方式方法上存在一些误区。
1、不重视试卷讲评。教师们在研究教学方法时,都把大部分精力放到讲授新课上,或者投入到了某一单项的教学上。平常进行教学研究活动,教师之间互相听课是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听课活动大多是在讲授新课上进行。可见试卷讲评课在日常教学中并没有得到重视。
2、试卷讲评不及时。测试后应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讲评。大部分学生考试结束后,都急于知道自己的成绩,情绪比较高,而且对试题及自己的解题思路印象比较深刻,此时讲评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有的教师工作拖拉,往往好长时间批不完卷,批完以后,统计分析工作又不及时,等到讲评时,学生对试题内容已无印象而且已经失去了兴趣,这极不利于学生及时修正错误,巩固知识。
3、不讲究方法。有的教师讲评试卷时,偏重于给学生核对答案,而不重视对解题思路、方法、步骤和技巧的讲解。虽然学生知道了此题应该选什么,但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选。不进行教学的深化和扩展,只是孤立地就题论题,使学生不能触类旁通。教学方法呆板,既不注意启发学生思考,也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和“独角戏”。
4、不分重难点。讲评试卷,没有重点,面面俱到,一些教师从试卷的第一题开始,一讲到底,题题不放过,这样讲一张试卷往往要花上两三个课时才能评讲完。这样,大大浪费了学生有限的时间。
5、不注重情感教育。大部分教师在试卷讲评过程中只注重核对答案和分析失误原因,而忽视了情感交流,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收益也甚微。
这些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地影响了试卷讲评的效果。那么,在高考复习阶段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呢?本人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英语试卷讲评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二、试卷讲评课的基本环节
1、注意讲评的时效性。每次测试完毕,学生都有一种期待,迫切想了解自己的答题结果,而且对自己的刚做出的反应记忆犹新,便于回顾试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每次测试后,教师都应当及时批改试卷,并且及时讲评,尽可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得失,同时也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测试情况,以便在讲评前留有充分的时间探究,修正自己的问题。若不及时把信息反馈给学生,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使学生的错误与偏差得不到及时纠正,以至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式。只有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自己的测试情况,积极认真地听老师讲评,才能提高讲评课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2、充分做好讲评前的准备工作。科学的讲评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一是对试题本身进行分析;二是对学生答题情况、错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三是对自己最近的教学进行分析。这样做才能够加强试卷讲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原则,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要提前做好试卷分析。教师对试卷的题型,知识能力的考查要求,试题的难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在对试题的分析中,除了对试题所考的知识点和难度值进行分析外,还应对各题的命题思路进行分析。尤其是对于问题的设置、问题的陷阱、解题的思路更要仔细分析与思考。同时对答案的给分点、扣分点也要明确,且要充分准备好讲评时要用的资料。
(2)要做好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在测试后尽快把错误统计表和答案发给学生,鼓励学生自行发现错误原因和性质。要将学生答卷情况做好记录,记清哪些试题答得好,那些试题失分多;哪些是因知识性失分,哪些是因技巧性失分;哪些是普遍现象,哪些是个别现象。教师可对统计表归纳分析,对不同的题目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所侧重。这是一定要做的工作,虽繁琐、辛苦,但回报高,没有这一步,讲评只是照本宣科,无的放矢。教师只有完全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分析讲评,使学生明确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以达到最佳效果。
(3)要做好自我教学分析。考试不仅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检验。因此,教师通过考试情况应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特别是对学生考试中错误相对集中的试题,要反思自己是否讲漏,是否讲透,找出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3、讲评时要讲究方法和技巧。重视和优化讲评过程就是在课前分析的基础上,遵循讲评课的基本原则,紧扣命题思路和答题思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1)师生共同参与。传统讲评课的教学模式以灌输知识为主,以讲得深、讲得透为好,所以教师往往独统整个课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答案,很少有机会参与到讲评课中去,也很少有反思质疑的时间。实际上,英语试卷讲评作为一种知识的重构过程,要求学生必须主动积极地学习。因此,讲评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启发式讲评。一堂成功的试卷讲评课,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时间。在讲解错误率较高的试题时,可适当地让思路较好的学生做一些示范介绍,然后由学生讨论,教师进行总结。只有师生双方共同参与,互相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在彼此的探索、合作学习中,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比如在阅读理解这一题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当中,分析语篇中的长句、难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对那些含有infer, imply, draw a conclusion from, indicate, learn等等的“隐含”类问题,更需要师生互相交流,让学生看到问题的各个侧面,对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进行批评反思,从而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理解。通过师生互动、争辩、质疑,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促进 英语知识的迁移和内化。
(2)知识拓展归纳。由于受到考试卷面、考试时间等的,试卷不可能涉及所学知识的全部。命题者往往“以点带面”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显然就题论题的讲评是不可取的。因此教师讲评时应从“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把这一题目考查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将某一类所学的知识作一个系统的梳理归纳,形成知识链,尽可能地构建知识间的广泛联系。那么学生学到的就不仅是题目本身,而是该题所涉及到的一系列内容,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也使学生在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上得到深刻的理解。这样做不仅能启发学生正确答题,巩固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这样的拓展归纳有利于加强高三总复习的系统性,强化做题的实际效果,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
例如:compare这个词在完形填空中出错率比较高,讲评时就可以把它放在不同的句式结构中让学生试找出决定它的不同形式的信息:
a)If you_________ these books, you will find them different.
b)__________these books, you will find them different.
c)__________these books, and you will find them different.
d)__________with that book, this book is much more interesting.
A. comparing B. compare C. compared D. to compare
通过讨论,能够总结出a)、b)、c)句中的主句主语均为compare的执行者“人”,而d)则是compare的动作的承受者,故很容易得出d)答案为C。而a)句中的有效暗示为“If”是连词,所以应选择B。b)句没有任何连词,并且与d)句形成对比,就可选出答案是A。c)句中的关键词是“and”,故应选择祈使句B。然后根据其各自的特征,学生就会有一个完整的“compare”。
(3)指导解题技巧。“授人以鱼,供一餐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是古人及当今许多学者的共识。在试卷讲评时,不仅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应重视学习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重视解题技巧的指导。因此,教师讲评试卷的关键是把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教给学生,针对不同的题型特点,进行相应的解题技巧的点拨。例如这样一道选择题:
Does the way you thought of________ the water clean make any sense?
A. make B. to make C. making D. made
学生认为选C,因为of 是介词,也有学生认为选择A,因为does开头。面对学生的困惑,我宣布答案是B。听到答案,学生都觉得不可思议。于是我一步步引导他们,先分解句子:
a)You thought of the way.
b)the way to make the water clean
c)Does the way make any sense?
然后把a)和b)合并:You thought of the way to make the water clean.最后把这个句子与c)合并成一个定语从句:Does the way (that) you thought of to make the water clean make any sense?
此时学生脸上都露出了理解和满意的表情。于是,我乘胜追击,又给学生出了另一道题:
The day I was looking forward to _________at last.
A. coming B. to come C. came D. has come
这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选出正确答案C。 所以,经过教师的层层引导,步步深入,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考知识点的印象,实现理解上的“第二次飞跃”。
(4)讲评方式多样化。在高三复习阶段,试卷讲评往往显得单调、枯燥。因而,教师在讲评试卷时应注意讲评的方式方法。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既要有教师讲评,又要有学生参与,还要有师生共同讨论。讲解过程中穿插学生讨论,让学生谈自己在做题时的想法,怎样入手,提高他们上课的积极性,做到师生互动,使学生在试卷讲评中得到更多启示。讲评时还应注意到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既可使用粉笔和黑板,还可以使用投影仪及其他多媒体辅助设备,不同的题型讲评方法应当不尽相同,如语法填空、完型、阅读、书面表达等不同题型要区别对待,教师应有自己不同的讲评方法。在讲评时,教师应做好归纳工作,如“哪些动词后只能跟动名词,哪些短语后to为介词,哪些动词的-ing和-ed形式可做形容词,可表达不同的含义,等等。对学生的易错题和难理解的题,要作分析,教会方法。
(5)讲评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丹麦教学法专家叶斯伯逊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什么小孩子学习本族语言那么好呢?原因很多,其中有一点是小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进步都会受到大人的赞扬,每一个幼稚的试探也会受到关注和鼓励。”在试卷讲评中,不断鼓励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是非常必要的。况且《新课程标准》突出的“人文性”特点也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因此,鼓励应贯穿试卷讲评的始终。遇有创新独到之处的学生要及时肯定,并积极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尽可能挖掘其闪光点,加以赞赏,予以鼓励。试题难度不大的试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回答,让他们体会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消除压抑感。这样,在试卷讲评中才能实现语言知识、解题方法、情感等多方面的良性互动。
总之,高三复习阶段的试卷讲评课不是单纯地核对答案。教师要根据近年来高考英语试卷的命题特点,从知识的系统性、语用角度、语篇结构、交际功能着手,以试卷讲评为载体,做到知识的归纳和延伸、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试技巧的训练和养成,才能成为一堂高效、科学、使用的试卷讲评课,才能提高复习备考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李霞平 “重视英语试卷讲评课的课堂效率”,《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6期
[3]张晓莉、吕岩《英语讲评课教法探讨》,全国外语学校工作委员会,2002年
[4]顾明远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5]《中学外语教与学》2007.9 孙平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