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6:43:07
文档

“生活处处有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生活处处有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七年级1班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语文学习的特点要求语文学习打破课堂教学和学科教学的壁垒,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联系语文,养成在生活中事事、时时、处处吸取语文知识与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从教以来,本人深刻地体会现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艰巨性。现代社会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然而作为祖国-未来的当代的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理解和写作能力达不到最基本的年龄阶段的要求。经分析,最主要
推荐度:
导读“生活处处有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七年级1班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语文学习的特点要求语文学习打破课堂教学和学科教学的壁垒,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联系语文,养成在生活中事事、时时、处处吸取语文知识与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从教以来,本人深刻地体会现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艰巨性。现代社会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然而作为祖国-未来的当代的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理解和写作能力达不到最基本的年龄阶段的要求。经分析,最主要
“生活处处有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七年级1班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语文学习的特点要求语文学习打破课堂教学和学科教学的壁垒,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联系语文,养成在生活中事事、时时、处处吸取语文知识与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从教以来,本人深刻地体会现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艰巨性。现代社会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然而作为祖国-未来的当代的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理解和写作能力达不到最基本的年龄阶段的要求。经分析,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习语文缺乏兴趣,觉得无味,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语文作为学习的基础课,在许多方面起着桥梁的作用。学好了语文就能提升理解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完善自我,增强本身文化素养。故要从生活入手,充分发挥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从而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2、课题的意义:

①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在大语文观的理念指导下,把社会实践与语文学习相结合,达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②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在口语表达、写作能力、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了解社会等方面得到很多的收获,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③从生活体验中重新激发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做一名热爱生活、关心生活的初中生。

3、课题介绍

让学生走上街头,走近荧屏,走到图书馆,走进网络,搜集资料、筛选、编排、装帧设计,制作成抄报。分广告标牌、新词汇与挑刺、对联与致辞、民俗民风四个课题小组开展的活动。让学生根据所搜集资料在课外集体创作,如办手抄报、制作品集、拟广告词等。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1)学习目的:

A、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初步尝试在语文学习中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好习惯。

B、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搜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体现观察与思考、应用与创造、掌握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2、让学生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和课外资料,自主学习与探究。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写出对自己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使学生体验到参与、合作的快乐。

三、学生分析

1、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

2、学生虽然已有400到500字的作文能力,但是在写作方面,尤其是写采访笔记、调查报告还需要老师适时提供报告指导。

3、学生对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参与少。

4、学生思维比较活跃,问题意识较强,能围绕主题提出较有价值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善于和别人交流,乐于表达自己,渴望得到赞许和认同。

5、还有一些性格较内向的学生会羞于与外界的交往,需要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有主观的倾向,会影响团队的整体合作。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发现语文,了解语文,喜爱语文,运用语文。

1、将全班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成四组,分别确定探究的主题。

2、资料汇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资料的搜集、筛选在课外进行,一课时用于教师指导活动的组织、形式、过程、方法等。

3、交流评价。一课时用于学生展示、交流、评价活动成果,由主持人和小组合作完成展示和解说工作。(小组报告、作品集、手抄报等)

4、写作表达。学生根据本次活动课的切身体验,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小组报告、手抄报、作品集、拟广告词等

六、资源准备

1、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图书馆、书店或上网查阅有关的资料。

3、实地调查,走进商店,走上街头,走近荧屏,深入家庭等地方,亲身体验。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

时间

  第一阶段:

动员和培训

1、学生自由选择活动合作伙伴,分成六小组,选出组长,填写小组分工合作表,制定研究计划表。

2、制定外去采访、调查公约。

3、了解相关的要求,小组商议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利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并理解其研究方法。

2、利用教师演示文稿引入活动内容,小组进行初步讨论,学生提问,教师释疑,初步理解活动要求。

第6周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

提出和选择课题分别确定探究的主题。1、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讨论。

2、共同筛选,确定子课题。

第7周

第8周

成立课题组成立四个课题小组,充分交流与研究,确定研究课题。 

指导小组明确分工。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制定初步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与学生交流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第三阶段:

课题实施

1.各小组根据不同的研究课题分工合作,有的放矢。

2、个人或小组搜集资料,可采取的形式多样:上网下载、上图书馆查阅、拍照实地调查

3、各成员根据发现,把有用的资料记录下,注明出处,并写下小感受。

4、小组各成员交流信息,汇总资料并加以整理。

1、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2、指导学生善于发现,帮助学生学会掌握发现的方法。

3、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必要的指导。

第9周

第12周

附1:

                 课题小组分工情况表

姓名主要负责任务
附2:

                 课题小组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
附3:

                 课题小组实施方案设计评价表

课题名称
对课题方案设计的评价
研究目标□清晰 □一般 □模糊

进度安排□合理  □一般 □不合理

资源准备□丰富 □一般 □很少资源

选题的可行性□好 □一般 □较差

选题是否与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相符合□相符 □一般 □不符合

活动过程是否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步骤进行□好 □一般 □较差

研究环节□明确 □一般 □不明确

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可行性支持与指导□好 □一般 □较差

学生是否能经历所有活动并有所收获□是  □一般□较差

预期成果□合适 □ 一般 □不合适

附4:

活动记录过程表

课题组名称:姓  名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目的:
参与人员:
活动开始前,我仔细进行了认真思考,认为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
活动过程记录:
任务完成情况:
明确下次任务:
成功之处或收获:
失败之处或教训:
我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分析如下:
附5:

 学生学习评价表

学生姓名:             班级:                   日期:      年     月    日

课程名称
课题组长指导教师

评价指标等级评价
自评他评总评
等级得分等级得分等级得分
1创新意识和钻研精神(10分)
2遵守纪律与协作精神(10分)
3课内小组学习活动情况(20分)
4课题设计、提炼能力(10分)
5收集、处理信息能力(20分)
6电脑等手段应用能力(10分)
7活动心得与个人小结(10分)
8参与论文报告撰写情况(10分)
累计总分

课题组长签名:你阅读参考的书籍、刊物和信息资料名称、作者或网站
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他评是由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总评是指导教师在自评和他评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评价。
附6:

课题成果评审表

班级:                 课题组长:             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名称
课题组长指导教师
课题组成员
1、课题研究成果书面报告

得分
项目评价等级得分等级得分
课题报告立意独特 好     一般 欠佳

18-2014-168-120-6
课题报告论述科学 较科学 一般 欠佳18-2014-168-120-6
课题报告材料完整 较完整 一般 不完整18-2014-168-120-6
社会实践意义大   较大   一般 不完整

18-2014-168-120-6
电脑处理水平高   较高   一般 没有

18-2014-168-120-6
2、课题研究成果答辩陈述得分回答问题得分总得分
A、陈述(10分钟,实施过程,主要成果、观点、收获)
项目评价等级得分等级得分
条理清楚 较清楚 一般 不清楚18-2014-168-120-6
成果展示好   较好   一般 不清楚

18-2014-168-120-6
手段准备好   较好   一般 不清楚

9-107-84-60-3
语态、仪表好   较好   一般 不清楚

9-107-84-60-3
B、回答问题(5分钟,课题组成员都可以回答)
项目评价等级得分等级得分
应答能力强 较强 一般 不强18-2014-168-120-6
正确性好 较好 一般 不好9-107-84-60-3
合作性好 较好 一般 不好9-107-84-60-3
课题成果综合评价

评委签名:

文档

“生活处处有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生活处处有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七年级1班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语文学习的特点要求语文学习打破课堂教学和学科教学的壁垒,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联系语文,养成在生活中事事、时时、处处吸取语文知识与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从教以来,本人深刻地体会现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艰巨性。现代社会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然而作为祖国-未来的当代的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理解和写作能力达不到最基本的年龄阶段的要求。经分析,最主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