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此软件的特点:不依赖主板BIOS,支持热插拔。MHDD可以不依赖于主板BIOS直接访问IDE口,可以访问128G的超大容量硬盘(可访问的扇区范围从512到137********2),即使你用的是286电脑,无需BIOS支持,也无需任何中断支持.热插拔的顺序要记清楚:插的时候,先插数据线,再插电源线。拔的时候,先拔电源线,再拔数据线。但我劝你不熟练最好不要热插拔,以免你不小心烧了硬盘。
3、MHDD最好在纯DOS环境下运行;但要注意尽量不要使用原装Intel品牌主板;
4、不要在要检测的硬盘中运行MHDD;
5、MHDD在运行时需要记录数据,因此不能在被写保护了的存储设备中运行(比如写保护的软盘、光盘等)
下面,我们在DOS下运行MHDD29:输入命令MHDD29,按回车,出现主界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主界面列出了MHDD的所有命令,下面我们主要讲解MHDD的几个常用命令:PORT;ID ;SCAN; HPA; RHPA; NHPA; PWD ;UNLOCK ;DISPWD ;ERASE ;AERASE ;STOP。
首先输入命令PORT(热键是:SHIFT+F3),按回车。这个命令的意思是扫描IDE口上的所有硬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好了,现在看到有两个硬盘,一个是西数40G,一个是迈拓2G。(说明:1、2是接在IDE1口上的主从硬盘,3、4是接在IDE2口上的主从硬盘,5是接在PC3000卡上的。如果我们要修的硬盘接在PC3000上,就会在这里显示)下面是让你选择要修哪个硬盘,输入3,回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输入命令ID(以后直接按F2就行了)回车:显示当前选择的硬盘的信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输入命令SCAN(热键:F4),
2、出现下图:
一共有十二行要修改的参数,我从上往下逐项说明: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HS只对500M以下的老硬盘有效
1选择扫描方式:LBA/CHS(建议选择LBA方式扫描)。(用空格键改变扫描方式)
2设定开始的柱面值:(一般不用)
3设定开始的LBA值:(常用,按空格键输入新的LBA值)
4是否写入日志:ON/OFF(建议打开)
5是否地址重映射:ON/OFF 是否修复坏扇区(如果打开这一项,可以不破坏数据修坏道。此项与第十二项不能同时打开)
6设定结束的柱面(一般不用)
7设定结束的LBA值(常用)
8设定超时值(秒):25 Erase WAITS的时间默认为250毫秒,数值可设置范围从10到10000。此数值主要用来设定MHDD确定坏道的读取时间值(即读取某扇区块时如果读取时间达到或超过该数值,就认为该块为坏道,并开始试图修复),一般情况下更改此数值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否则会影响坏道的界定和修复效果。
9是否写入高级日志ON/OFF(此项被禁用)
10扫描完后是否关闭电机:ON/OFF 扫描结束后关闭硬盘马达,这样即可使SCAN扫描结束后,电机能够自动切断供电,但主板还是加电的。适合无人职守状态,一般不用
11是否循环测试,修复:ON/OFF(如果此项为ON,当第一次扫描结束后,就会再次从开始的LBA到结束的LBA重新扫描,修复,如此循环)
12是否删除等待:ON/OFF(此项与第五项不能同时打开,此项主要用于修复坏道,而且修复效果要比REMAP更为理想尤其对IBM硬盘的坏道最为奏效,但要注意被修复的地方的数据是要被破坏的(因为EraseWAITS的每个删除单位是255个扇区)。)
以上十二个参数如果要修改,都是先按空格键。一般情况下先看看硬盘什么情况,先不忙修,这里直接按F4(或者按CTRL+ENTER)就开始扫描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