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请·评审书
所在单位
申 报 人
课题名称 小班幼儿涂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所在组别 幼儿教育
XX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公室制
2016年1月修订
XX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XX年度微型课题申请·评审书
| 申 报 人 | 学科 | 学历 | 职称 | ||||
| 课题名称 | 小班幼儿涂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 ||||||
| 工作单位 | 电话 | 邮箱 | |||||
| 申报人 简 历 | |||||||
| 选 题 缘 由 | (包括选题背景、理论依据、实用价值,字数不少于500字) 一、选题背景 绘画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的重要活动,教幼儿涂色,是小班幼儿绘画的重要一环节。刚入园的小班幼儿,面对涂色画要么胡涂乱抹,毫无章法;要么不敢下笔,缺乏自信。而且在涂色时,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所涂作品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均匀的空白和涂到画面的外面。这对幼儿加深对颜色的认知,进而运用色彩作画造成一定的障碍。 因此,开展小班幼儿涂色活动的探究,通过丰富涂色课的活动材料,探索涂色课的开展形式,培养幼儿参与涂色课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受到美的陶冶。并且能够在绘画活动中很好地运用色彩,培养和展示他们的创造力。 二、理论依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活动要促进孩子的情感发展,使孩子能够大胆地用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美的环境,让幼儿受到美的熏陶。因此,在幼儿阶段,开展运用色彩进行涂色、绘画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艺术方面指出:应当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艺术活动。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如: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不同树种的形态、色彩等。提供丰富的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乐作品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适宜自己表现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 3.著名儿童教育家,“情境教学法”创始人李吉林说过:“美能激智,美能发辞,美能怡情,美能育德。美对儿童发展产生的全方位的功能是无可非议的。” 4.十七世纪英国教育学家洛克在《教育漫话》里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 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在教学实践中,要围绕教育目标,为孩子们精心设计活动。要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气氛中提升涂色能力。 三、实用价值 研究本课题,能让小班幼儿更积极地参与涂色活动,提高对色彩的认知和运用能力,从而为幼儿绘画活动的开展和绘画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解决小班幼儿涂色课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可解决小班幼儿涂色水平较低的问题。 2.帮助小班幼儿涂色学习与指导策略较单一的问题。 3.探索出符合小班幼儿涂色的方法和策略。 4.提高小班幼儿涂色水平,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涂色习惯,激发幼儿对涂色活动的兴趣。 | ||||||
| 研究设想 | (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过程设计,字数不少于1000字) 一、研究内容 通过对幼儿园小班涂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研究以下内容: 1.探索适宜小班幼儿的涂色方法,使孩子们爱上涂色活动。 2.研究小班幼儿对色彩感知表现力与涂色水平的关系。 3.研究小班涂色活动中的学习策略,探索涂色方法的有效指导策略。 4.挖掘涂色活动的教育价值,研究适合小班幼儿的涂色活动开展方式。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认真解读幼儿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幼儿游戏理论知识,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本幼儿园小班幼儿关于涂色技巧的掌握与运用,使课题的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 2.个案研究法:有针对性地挑选不同类型的幼儿进行行为观察、记录,并进行系统的分析。 3.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分析、总结、反思、调整、修改方案、调整目标,使课题研究更富有说服力、更富有成效性。 4.作品分析法:在本人带的小班搜集一定数量的典型幼儿涂色作品,对其进行用色数量、色彩搭配、涂色布局等多方面分析、记录、总结。 5.谈话法:与幼儿交谈沟通,了解幼儿对于涂色技巧的理解以及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还要与幼儿家长交谈沟通,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在不同环境中对于美术涂色技巧的认识有什么不同,做好记录,对其进行分析。 6.经验总结法:对自己和其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积累的经验进行科学的筛选分析、核实、验证,从而使真正具有典型性的问题和有价值的经验形成有体系、有指导性的教学策略。 三、过程设计 结合小班幼儿实际情况,本课题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一)准备阶段(2016年3月-4月) 1.确定课题名称、申报课题,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初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查找资料,选定研究方法,设计各项统计调查表。 (二)实施阶段(2016年4月-6月) 1.将色彩的感知巧妙融于日常生活。有意识地让幼儿观察他们自己和小朋友们衣服的颜色。引导幼儿观察公园里五彩斑斓的花朵,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更好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结合日常游戏,让幼儿观察、比较各种颜色,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色彩的分类、感知等等。 2.进行趣味涂色练习,提高涂色能力。小班幼儿在涂色时,注意力不集中,所涂作品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均匀的空白。在涂色练习中,单纯的涂色比较机械,幼儿不容易感兴趣,教师可以选择有趣的方式进行。比如给小白兔吃胡萝卜涂色时,讲小白兔饿得不行了,大家快快涂好萝卜送给它,谁涂得好还可以模拟小白兔的语气感谢他,赞扬他。通过这些游戏,加强了幼儿对涂色的正确方法的掌握。 3.通过欣赏幼儿美术作品,与幼儿一起进行探讨,激发幼儿的参与度,让幼儿对涂色有个初步了解。 4.将涂色练习与制作卡片、玩具等结合起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比如为要过生日的亲人制造祝福卡,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启发他们运用不同的色彩搭配涂色,同时,孩子们在把卡片送给亲人时,又得到了情感的认同和肯定,也提升了他们对涂色和手工制作的热情。 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在幼儿原有的涂色技巧上,选择多种形式、运用各种内容设计教育课程,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对幼儿技巧进行提升,在活动中展示出天真稚拙的美,大胆创造,增强幼儿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总结阶段(2016年6月-7月) 1.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优秀涂色活动设计。 (2)小班幼儿涂色教学活动展示。 (3)小班幼儿涂色作品展。 (4)教学随笔或反思。 2.《小班幼儿涂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阶段性小结。 3.撰写《小班幼儿涂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四、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案例分析、教育随笔。 3.课题研究论文。 4.课题研究影像图片。 (可另附页) | |
| 所在单位 意见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 区县教研室 意见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 市教研中心 意见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