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 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研究氛围, 提升我校教学的整体水平, 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创建一个平等竞争的平台,让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能脱颖而出, 经研究决定举行“朝阳镇中心学校首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
二、组织机构:
组 长:孟念科
副组长:陈海珍 李旭军
成 员:温存莲 张福生 吴福明 张海明 尹永生 常文彪 赵道忠 弓有双
三、参加对象: 45 周岁以下(含45 周岁) 的青年教师(高家坡3人,孙家庄、七里河、西庄、庞庄各1人)。
四、 竞赛内容及要求:
(一)课堂教学展示。(50分)
自备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课,要求体现新的课改理念,以问题设置为关键,自主学习为基础,小组合作学习为核心,展示交流为特征,多元评价为手段的教学课,并适当运用畅言云平台等网络资源。(附课堂教学评价表)
(二) 视频、微课制作 。比赛包含展示微视频、作品简介及作品创作说明。(30分)
1、微课视频制作要求
(1)录制成时长在5-8分钟左右的微视频。
(2)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格式为AVI、MPG、SWF或FLV。
(3)视频片头应显示学科、课题、作者,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视频内容符合具体学科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根据实际需要,视频中可插入动画等媒体形式。
2、作品简介及作品创作说明要求
参赛教师用文本的形式将微课作品进行说明。主要介绍自己在内容选择、内容分析、制作设想等方面的内容,不做具体统一格式要求。
3、参赛作品数量
每位参赛教师择优选送一份微课作品现场进行参评。(附评分表)
(三)专业素养演讲。选手演讲时间为8-10分钟,要求演讲内容紧扣主题,体现时代性,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附评分表)(20分)
五、报名及竞赛时间: 2017 年3月20日前报中心校教导处,3月30日开展竞赛活动。(具体日程安排报名结束后下发)
六、奖项设置:分语文、数学、综合三个学科组比赛,共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优秀奖4名。
朝阳镇中心学校
2017.03.13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微课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具 体 要 求 | 得分 |
选题设计 | 选题准确 | 每个微课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5分) | |
设计合理 | 能够围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进行针对性设计(10分) | ||
教学内容 | 科学正确 | 教学内容严谨,不出现任何科学性错误(10分) | |
逻辑清晰 |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 (10分) | ||
作品规范 | 结构完整 | 具有一定的性和完整性,能体现导学功能(10分) | |
技术规范 | 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10分) | ||
语言规范 | 语言标准,声音洪亮、有节奏感,语言富有感染力(5分) | ||
风格规范 | 作品具有艺术性,能使学生乐学(5分) | ||
教学效果 | 形式新颖 | 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10分) | |
趣味性强 | 教学过程形象生动,精彩有趣(10分) | ||
目标达成 |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15分) |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大赛演讲
评价标准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具 体 要 求 | 得分 |
演讲内容 | 主题 | 主题明确、深刻,观点正确、鲜明,见解独到;内容充实具体,生动感人 (20分) | |
材料 | 重点选择一个层面或其中一个主题进行演讲,讲身边人,叙身边事,材料真实、典型、新颖,事迹感人、事例生动,反映客观事实,具有普遍意义,体现时代精神(20分) | ||
结构 | 结构完整合理、层次分明,构思巧妙、引人入胜(10分) | ||
现场表达 | 感染力 | 语言技巧处理得当,语速恰当,语气、语调、音量、节奏张弛符合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能熟练表达演讲内容(20分) | |
熟练程度 | 脱稿演讲满分10分,不熟练酌情扣分;不脱稿最多5分;时间在5分钟(10分) | ||
形式 | 可采用宣讲式、讲授式、案例式等方式,所讲专题与制作课件互相印证、相得益彰(10分) | ||
综合印象 | 着装朴素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有风度,富有艺术感染力,上下场致意、答谢。(10分) |
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 具 体 要 求 | 得分 |
教师素质 | 教态自然、大方,有亲和力(5分) | |
学科知识深厚,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处理、使用教材(5分) | ||
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组织能力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5分) | ||
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5分) | ||
教师行为 |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新课程理念,可操作性强(5分) | |
围绕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有效使用教材(5分) | ||
基于学情组织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5分) | ||
及时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具有激励性和启发性(5分) | ||
实施当堂检测,有效反馈矫正(5分) | ||
学生行为 | 整体参与学习,积极主动,有兴趣(10分) | |
思考,主动探究,时间合理(10分) | ||
合作学习,交流展示,思维活跃,敢于开口,勇于参与(10分) | ||
目标达成 及教学效果 | 多数学生基本实现教学目标(10分) | |
各层次学生均有所得,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10分) | ||
学生精神饱满、兴趣浓厚,积极参与,有积极的情感体验(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