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项目 | 内容 | 备注 |
演练名称 | ||
演练目的 | ||
组织单位 | ||
演练时间 | ||
演练地点 | ||
参加人员 | ||
负责人 | ||
演练所需物资 | ||
演练程序 | ||
拟制人 | ||
批准人 |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演练单位 | 时间 | |||
演练内容 | ||||
参演人员 | ||||
观摩人员 | ||||
演练过程记录: 记录人: 2011年 月 日 | ||||
演练效果: 签字: 2011年 月 日 | ||||
改进建议: | 建议人 | 整改期限 | ||
1. | ||||
2. | ||||
3. | ||||
4. | ||||
后续跟踪落实 | ||||
改进措施落实: | 验收人 | 日期 | ||
1. | ||||
2. | ||||
3. | ||||
4. |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 评审内容及要求 | 评审意见 | |||||
总 则 | 编制目的 | 目的明确,简明扼要。 | |||||
编制依据 | 1. 引用的法规标准合法有效。 2. 明确相衔接的上级预案,不得越级引用应急预案。 | ||||||
应急预案 体系* | 1. 能够清晰表述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应急预案组成和衔接关系(推荐使用图表)。 2. 能够覆盖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 ||||||
应急工作 原则 | 1.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2. 结合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 | ||||||
适用范围* | 范围明确,适用的事故类型和响应级别合理。 | ||||||
危险性 分析 |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 1. 明确有关设施、装置、设备以及重要目标场所的布局等情况。 2. 需要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力量)事先熟悉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内容。 | |||||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 1. 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 2. 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 | ||||||
组织机构及职责* | 应急组织 体系 | 1. 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表)。 2. 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 |||||
指挥机构及职责 | 1. 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 2. 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 3. 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 ||||||
预防与预警 | 危险源管理 | 1. 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 2. 明确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 |||||
预警行动 | 1. 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和流程。 2. 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 | ||||||
信息报告 与处置* | 1. 明确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2. 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与处置流程。 3. 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 4. 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 5. 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 6. 明确与外界新闻信息沟通的责任人以及具体方式。 | ||||||
应急 响应 | 响应分级* | 1. 分级清晰,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 2. 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 3. 明确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 | |||||
响应程序* | 1. 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损失。 2. 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 3. 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 4. 能够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 | ||||||
应急结束 | 1. 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 2. 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组织机构和程序。 3. 明确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负责工作总结部门。 | ||||||
后期处置 | 1. 明确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处理、生产恢复、善后赔偿等内容。 2. 明确应急处置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要求。 | ||||||
保障措施* | 1. 明确相关单位或人员的通信方式,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2. 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及其存放位置清单,以及保证其有效性的措施。 3. 明确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机构以及联系方式。 4. 明确应急工作经费保障方案。 | ||||||
培训与演练* | 1. 明确本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计划和方式方法。 2. 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周边社区和居民,应明确相应的应急宣传教育工作。 3. 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 ||||||
附 则 | 应急预案 备案 | 1. 明确本预案应报备的有关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有关部门)和有关抄送单位。 2. 符合国家关于预案备案的相关要求。 | |||||
制定与修订 | 1. 明确负责制定与解释应急预案的部门。 2. 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具体条件和时限。 |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 |
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 评审内容及要求 | 评审意见 | |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 1. 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 2. 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 3. 能够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 ||
组织机构及职责* | 应急组织体系 | 1. 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表)。 2. 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 |
指挥机构及 职责 | 1. 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 2. 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 3. 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 ||
预防与 预警 | 危险源监控 | 1. 明确危险源的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2. 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 3. 明确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 |
预警行动 | 1. 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 2. 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 | ||
信息报告程序* | 1. 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2. 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与处置流程。 3. 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 4. 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 5. 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 | ||
应急响应* | 响应分级 | 1. 分级清晰合理,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 2. 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 3. 明确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 | |
响应程序 | 1. 明确具体的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 2. 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 3. 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 4. 能够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 | ||
处置措施 | 1. 针对事故种类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2. 符合实际,科学合理。 3. 程序清晰,简单易行。 | ||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 1. 明确对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和装备的要求。 2.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符合单位实际,满足应急要求。 | ||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如果专项应急预案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综合应急预案已经明确的要素,专项应急预案可省略。 |
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 评审内容及要求 | 评审意见 |
事故特征* | 1. 明确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危险程度,清晰描述作业现场风险。 2. 明确事故判断的基本征兆及条件。 | |
应急组织及职责* | 1. 明确现场应急组织形式及人员。 2. 应急职责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 | |
应急处置* | 1. 明确第一发现者进行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及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2. 明确报警、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引导、扩大应急等程序。 3. 针对操作程序、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故控制和人员救护等方面制定应急处置措施。 4. 明确报警方式、报告单位、基本内容和有关要求。 | |
注意事项 | 1. 佩带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2.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3. 有关救援措施实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4. 现场自救与互救方面的注意事项。 5.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方面的注意事项。 6. 应急救援结束后续处置方面的注意事项。 7.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方面的注意事项。 | |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现场处置方案落实到岗位每个人,可以只保留应急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