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中语文必修三 期中测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0:53:09
文档

高中语文必修三 期中测试卷

高中语文必修三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一、基础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chì)歆享(xīn)间或一轮(jiàn)数见不鲜(shuò)B、便宜(biàn)吞噬(shì)皮开肉绽(zhàn)翘足而待(qiáo) C、惫懒(bèi)蹂躏(lìn)少不更事(gēng)模棱两可(léng)D、朱拓(tà)祷告(dǎo)心广体胖(pàng)厚古薄今(báo)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
推荐度:
导读高中语文必修三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一、基础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chì)歆享(xīn)间或一轮(jiàn)数见不鲜(shuò)B、便宜(biàn)吞噬(shì)皮开肉绽(zhàn)翘足而待(qiáo) C、惫懒(bèi)蹂躏(lìn)少不更事(gēng)模棱两可(léng)D、朱拓(tà)祷告(dǎo)心广体胖(pàng)厚古薄今(báo)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
高中语文必修三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敕造(chì) 歆享(xīn) 间或一轮(jiàn ) 数见不鲜(shuò)                                            B、便宜(biàn) 吞噬(shì) 皮开肉绽(zhàn) 翘足而待(qiáo)

  C、惫懒(bèi) 蹂躏(lìn) 少不更事(gēng) 模棱两可(léng)

D、朱拓(tà) 祷告(dǎo) 心广体胖(pàng) 厚古薄今(báo)

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饿殍(piǎo) 逡巡(qūn) 弃甲曳兵(yè) 丢三落四(luò)

    B、中绳(zhòng) 句读(dòu) 瓮牖绳枢(yǒu) 心广体胖(pàng)

    C、庠序(yáng) 氓隶(méng) 度长薭大(duó) 抛头露面(lù)

    D、供养(gōng) 经传(zhuàn) 贻笑大方(yí) 间不容发(jiān)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聒噪(tián) 栅栏(zhà) 粗犷(guǎng)众说纷纭(yún)

    B、广袤(mào) 湮没(yān) 粗糙(zhào) 寥寥无几(liáo)

    C、篱笆(ba) 崔嵬(wéi) 档案(dàng) 畏葸不前(xǐ)

    D、蜕皮(tuì) 皈依(guī) 跻身(jì) 弦外之音(xián)

4、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钩连 潦倒 地崩山摧 群山万壑  B、峥嵘 谪居 冲波逆折 篮田生玉

 C、咨嗟 惘然 扪参历井 海誓山盟     D、崔嵬 整顿 司马青衫 杜鹃啼血

5、下列句子横线处应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

    ①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______我,诱惑我没命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个高处,中间是一个叫人沮丧的弧度。     ②因此,______,______,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③______ 他用神秘化的手法来回避直接明白的叙述,______这个作家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被人识破他是一个伪造者,而其他出于同样需要而苦恼的作家都会赞扬他。

    A、诱惑 时时在意,步步留心 假如/则     B、招引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假如/则

C、诱惑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如果/那么   D、招引 时时在意,步步留心 如果/那么

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

    B、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C、鸟类和人类,从凤蝶产卵到成虫的时代,一直都在跟凤蝶作对。

    D、使我感到欣慰的是,仪器成功产生了比地磁场强2万多倍,而这正是加速一束电子所必需的。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朝闻先生说:“曹雪芹是借肖像描写这一艺术手段,服从于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可谓语切肯綮。

    B、作为贫苦的劳动妇女的祥林嫂,她当然不可能认识整个封建礼教的野蛮和不合理;但是,她在承认和遵从一切妇道条律的前提下,却为自己能比较安稳地活下去:“ 做稳了奴隶”,做了尽其所能的最大努力。

    C、对卡夫卡的阅读引起余华的突然转向,这个“偶然事件”实则是必然的,它与1985年前后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形势息息相关。

    D、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在给海明威的颁奖词中指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独特的叙事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句是( )

    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唉,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到这里来呢?

    B、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守关的将领有的不是(自己的)亲信,因此变成叛乱者。

    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像庄周梦蝴蝶一样,我曾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我只能像望帝那样,把爱心托给杜鹃。

D、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在这令人悲伤的秋天,我常常离家万里,抱着晚年多病的身体独自登上高台。

9、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未之有也

10、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 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12、有个人要设宴招待朋友,可惜搜遍口袋只有8文铜钱,十分尴尬。

    老佣人说:“ 容易办成。”便拿6文买了两只鸡蛋,1文买了些韭菜,1文买了豆腐渣。老佣人端出第一盘菜,是韭菜面上铺两只蛋黄,他说:“这叫做‘ __________’。”

    又端出第二盘菜,韭菜上是一圈蛋白,说:“这叫‘ __________’。”

    第三盘菜是炒豆腐渣,名称叫做:“__________ .”

    第四道菜是清汤上浮动着两个蛋壳,取名为:“__________ .”

    老佣人说:“我喜欢杜甫这首诗,所以做的菜肴凑上这四句诗,成其文雅,请不要嘲笑。”主人十分高兴,客人也重重奖赏了他。

13、“ __________, __________.”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到老了,什么都不想了,什么都不做了,似乎坐在椅上眺望日落的晚霞已成为老人的“ 专利”。然而我却不敢苟同,已逾“耳顺”的我照样如年轻人一般追赶时尚。

二、积累填空

14、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其险也如此,                                。

(2)嘈嘈切切错杂弹,                       。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则何如?

(4)故___________ ,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___________.

(6)是故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如是而已。

(7)我闻琵琶已叹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0)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人类和其他生物都生活在一个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生态链中,植物同样会利用与人类社会相似的生存法则,采用各种办法抵御虫害而使自己生存下来。

    研究人员发现,植物在遇到虫害时,会分泌一些化学物质来杀灭害虫。研究人员又发现,植物无法杀灭害虫时,会像人类一样“ 疾呼”或“ 哭泣”,以此来呼唤害虫的天敌赶来吃掉害虫。这种“呼唤”和“ 哭泣”是分泌一些吸引害虫天敌的易挥发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还会吸引害虫的寄生虫,使害虫成为寄生虫的宿主。寄生虫把虫卵产在害虫幼虫体内,虫卵在生长发育阶段以害虫为食。植物释放化学信号主要是对害虫唾液中的化学物质作出反应,而不是对自己身体损害作出反应。此外,植物的一种叫做jasmonate的激素也可能诱发植物释放吸引害虫天敌或寄生虫的化学信号。这种现象给人类指明了一条避免使用化学杀虫剂、保护生态环境的生物治虫之路。

    199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杰里非。泰勒把激素jasmonate喷洒到西红柿上时发现,一种稀有的黄蜂对某种灰毛虫的寄生现象增加了两倍。这个试验并不吸引农民,农民不喜欢在使用杀虫剂前就让作物受到另一类化学物质的污染,而且经济负担也是原因之一。专家认为,最好是通过作物改良,让作物自己来吸引害虫的天敌和寄生虫,从而应对害虫的攻击。美国农业部化学家杰姆斯。图姆林森的研究小组已经确认了一种野生棉药株,比起栽培的家种棉花来能产生10倍多的害虫寄生虫吸引剂。虽然害虫的天敌和寄生虫是如何辨别这些具有吸引力的化学物质的,目前从理论上还不清楚,与此相关的其他一些理论问题还存在争议,但这些试验已从实践上给人们以启发。

    植物能否利用自身的挥发物质吸引足够的害虫天敌和寄生虫,还取决于附近有没有其资源库。受东非农民几乎不用化学杀虫剂,而采用间种或套种的方法来吸引害虫的天敌杀灭害虫的启发,肯尼亚内罗毕的昆虫生理和生态国际中心设计了一种植物混栽的方法。他们先在玉米和高粱地周围,栽种一种害虫喜欢吃的植物,以吸引害虫。在玉米高粱中间,再栽种一些抗御害虫的、吸引害虫寄生虫的植物。在这样的栽培区害虫侵害作物的数量下降了80﹪,同时在害虫身上寄生的幼虫增长了约4倍。这个试验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5、下列不属于第一段中所说的“办法”的一项是( )

    A、“呼唤”害虫的天敌来吃掉害虫 B、释放jasmonate吸引天敌

    C、分泌化学物质杀灭害虫 D、吸引以害虫为宿主的寄生虫

16、杰里非。泰勒试验的结果证明了什么?杰姆斯。图姆林森研究的实际意义在哪里?

    (1)杰里非。泰勒试验的结果证明了:______________ .

    (2)杰姆斯。图姆林森研究的实际意义:______________ .

17、肯尼亚内罗毕的昆虫生理和生态国际中心采用的抵御虫害的方法是什么?简述其主要过程。

    (1)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主要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根据全文所作的判断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说的“植物同样会利用与人类社会相似的生存法则”是指“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等基本法则。

    B、文章所阐明的理念是:人类要充分调动植物自身的抗虫害机能,同时使植物在自身遭到损害时能及时释放信号,寻求援助。

    C、文章从植物本身所具有的抗虫害机能出发,重点阐述了人类在利用、强化这种机能的过程中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完善。

    D、文末所说“有益的经验”主要是在充分肯定这种不使用化学杀虫剂的生物治虫方式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起到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在西域读李白

    ①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到很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是我的猜想。

    ②这个漂泊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③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④异国情调、漂泊的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的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李白《春夜宴楼李国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之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中是没有第二人的。

    ⑤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笑。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 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扶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⑥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⑦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19、品味文中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诗人拒绝根的存在”,句中的“根”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要拒绝根的存在?

    (2)“他不习惯仰视”,句中“仰视”的含义是什么?

    (3)“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0、下列两个句子中的“此”分别指代什么?

    (1)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此”指代__________ .

    (2)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    “此”指代 __________.

21、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联系文章第5自然段,分条表述。每条均不能超过5个字。

    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

22、作者在第( 自然段中描绘了昆仑山、骑士、成吉思汗的马队等诸多形象,其作用是什么? 

—————————————————————————————————————————————————

四 、文言文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3题。

    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父友欧阳询甚重之。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太宗尝问:“卿知起居,记录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遂良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 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遂良曰:“ 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黄门侍郎刘洎曰:“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亦记之矣。”太宗以为然。十七年,太宗问遂良曰:“ 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舜、禹者十余人。食器之间,苦谏何也?”遂良对曰:“ 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以为然。

    遂良前后谏奏及陈便宜书数十上,多见采纳。六年,高宗将废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绩、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及遂良以筹其事。将入,遂良谓无忌等曰:“上意欲废中宫,必议其事,遂良今欲陈谏,众意如何?”无忌曰:“ 明公必须极言,无忌请继焉。”及入,高宗难于发言,再三顾谓无忌曰:“ 莫大之罪,绝嗣为甚。皇后无胤息,昭仪有子,今欲立为皇后,公等以为何如?”遂良曰:“皇后出自名家,先朝所娶,伏事先帝,无愆妇德。先帝不豫,执陛下手以语臣曰‘我好儿好妇,今将付卿。’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愚臣上忤圣颜,罪合万死,但愿不负先朝厚恩,何顾性命?”遂良致笏于殿陛,曰:“ 还陛下此笏。”乃解巾叩头流血。帝大怒,令引出。长孙无忌曰:“ 遂良受先朝顾命,有罪不加刑。”翌日,帝谓李绩曰:“册立武昭仪之事,遂良固执不从。遂良既是受顾命大臣,事若不可,当且止也。”绩对曰:“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帝乃立昭仪为皇后,左迁遂良潭州都督。显庆二年,转桂州都督。未几,又贬为爱州刺史。明年,卒官,年六十三。

    (选自《旧唐书》)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 工:擅长。      B、所以诤臣必谏其渐 渐:渐渐。

    C、皇后自此未闻有愆 愆:过失。              D、不合问外人 合:应该。

2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褚遂良“尽职尽责”的一组是( )

    ①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         ②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     ③所以诤臣必谏其渐

    ④遂良前后谏奏及陈便宜书数十上   ⑤我好儿好妇,今将付卿     ⑥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2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良担任谏议大夫,兼管皇帝起居事务。太宗想看他记载的内容,他说无此先例,并告诉太宗,他一定会坚守职分,秉笔直书。

    B、太宗问褚遂良,为什么当年有那么多人苦谏舜帝制造漆器和禹帝雕饰俎器,褚遂良认为那是他们过分地讲究,开奢侈浪费之风,是危险的开始。诤臣必须在刚开始露出奢侈的苗头时进谏,一旦奢侈成风,再进谏就难了。

    C、高宗以皇后王氏无子,昭仪武氏有子为由,想废除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褚遂良则认为,皇后王氏出自名门,又没有违背妇德,况且先帝临终托付,因此他坚决反对废后,并把上朝用的手板还给皇帝。

    D、褚遂良博览群书,擅长隶书,并被父辈的朋友看重,很快升迁为谏议大夫,他前后进谏数十次,多被采纳。晚年,因得罪太宗而一贬再贬。

2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亦记之矣。”太宗以为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良既是受顾命大臣,事若不可,当且止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题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8—19题。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7、在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本诗中“ 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杜甫《孤雁》,完成第20题。

    孤雁

    杜 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34、古人评诗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 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运用题

  29、好的电视栏目标语,可以起到强化栏目形象的作用。它可将宗旨、特色、功能等各要素融为一体,通过有创意的口号,凸现栏目形象,展示栏目风采。这样的包装既对栏目的内容定位起到了很好的强调烘托作用,又可以拉近电视台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增强贴近感和亲和力。如:

    “新闻调查”———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

    “生活”———倾心关注生活,真诚服务百姓

    “人与自然”———讴歌生命,关注环境

    请你参照例句,再从下面四个栏目中,任选两个来写,以突出栏目的内容特色。

    “艺术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联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梦想剧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气预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请为下列公共场所拟提示语。要求主题鲜明,构思新颖,语言得体。

    ①网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洗水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居民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风景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将下面五句话排好顺序填写在后面语段的横线上,并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语段的观点。(不超过10个字)

    ①因为争论不出名堂。

    ②我是川人,深知川味之奇异。

    ③北京人不是说吗:“麻油拌韭菜,各人有所爱。”

    ④孟轲虽然说:“口有同嗜焉”,也是就一般口味而言的,叫他这个山东人来尝尝四川口味!

    ⑤法国人说得好:“说到趣味,无可争论。”你说我的欣赏趣味很传统。你说的对。可是,有些异味,比如“咬姜喝醋”,就是四川人受不了。但如果真有一个怪杰一边咬姜一边喝醋,吃得津津有味,你能怎么样?

    答:顺序____________ .(只填序号)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题 

31、 以“一本书就是一个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左右的文章。 

文档

高中语文必修三 期中测试卷

高中语文必修三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一、基础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chì)歆享(xīn)间或一轮(jiàn)数见不鲜(shuò)B、便宜(biàn)吞噬(shì)皮开肉绽(zhàn)翘足而待(qiáo) C、惫懒(bèi)蹂躏(lìn)少不更事(gēng)模棱两可(léng)D、朱拓(tà)祷告(dǎo)心广体胖(pàng)厚古薄今(báo)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