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教学目标 | 知识 与技能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 |
过程 与方法 | 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 ||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 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难点 | 未成年人文明行为规范的实施 | ||
师 生 活 动 | (二次备课) | ||
教学内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国家: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社会:自由 平等 公正 法制 公民: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什么? 1.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 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 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四)河南省未成年人文明行为规范(试行) 热爱祖国,遵守法纪,传承美德,践行礼仪。 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友善,助人为乐。 诚实守信,宽容礼让,言语文明,举止得体。 勤劳节俭,讲究卫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五)应从哪些方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 (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讲座,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行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六)“三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伦理知识教育。对学龄前儿童主要是进行基本伦理道德常识、文明用语的启蒙教育;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对中学生重点是加强思想信念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主要包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等。 (二)心理知识教育。对学龄前儿童重点是进行良好行为、情绪和习惯的养成、思维能力的启发等方面的教育,促进认知、情感和能力的发展;对小学生,要加强情绪、行为和与同伴关系等方面的教育,尤其要加强自信心和性心理教育。对高中生,除继续安排对初中生的教育内容外,还要加强职业内容教育、青春期教育、早恋教育等。 (三)生理知识教育。对学龄前儿童,主要是进行个人卫生习惯教育、预防接种教育、公共场所卫生教育、饮食卫生教育、自我保护的安全教育等;对小学生,要加强珍惜生命、健康体魄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教育;对中学生,要突出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对高中生,要突出青春期生理卫生和用眼卫生教育。 (七)心理健康教育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并解释: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的症状和表现,而且是一个人的良好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状态。 |
师 生 活 动 | (二次备课) |
板 书 设 计 | |
要点:(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什么?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四)河南省未成年人文明行为规范(试行) (五)应从哪些方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 (六)“三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七)心理健康教育 | |
教 后 反 思 | |
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方面充分理解。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