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 班别:_________ 分数: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每一个工业企业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
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 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4.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
A.连续变量 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5.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分、96分,“学生成绩”是(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6.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7.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社会总产值 、产品合格率
C、产品总成本 、人口总数
8.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
A、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 D、 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9.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
A、绝对数 、相对数
C、平均数 、百分数
10.离散变量可以( )。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
C、连续取值,取非整数 、用间断取值,无法一一列举
二、多选.(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2.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包括( )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模型法
E、归纳推断法
3.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 、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
C、人的年龄是变量 、每一户是总体单位
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
4. 在工业普查中( )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5. 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
A、1999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某台机床使用年限
C、某市年供水量 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
E、某学员平均成绩
6.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A、工资总额 、单位产品成本
C、出勤人数 、人口密度
E、合格品率
7.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就业人口数
三、判断 (共10题 每题1分,共1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3.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 )
4.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
5.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
6.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
7.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
8.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
9、将某公司所属5个企业作为一个总体,5个企业的职工人数分别为500人、600人、650人、800人、1000人,这几个职工人数的数据是变量值。( )
10、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四、简答题 (共2题,每题5分,共15分)。
1、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关键是什么?
2、统计调查的概念和种类是?
3、什么是动态数列?编制动态数列要注意那些基本要求?
五、计算题。共46分
1、某企业2009年9月份几次调查的商品库存额资料如下:
时间 | 9月1日 | 9月12日 | 9月19日 | 10月1日 |
库存额/万元 | 12.35 | 13.05 | 13.05 | 12.72 |
2某工厂产值资料如下:
时间 | 计划产值/万元 | 实际产值/万元 | 计划完成/% | 实际累计产值/万元 | 计划执行进度/% |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 900 1000 1050 1050 | 855 1100 1200 | |||
全年 |
3、某县粮食生产情况粮食生产情况资料如下:
按亩产量分组/千克 | 播种面积比重/% |
300以下 300~350 350~400 400以上 | 8 32 45 15 |
合计 |
4、根据抽样调查,2007年某市50户家庭人均月消费性支出(元)资料
615 812 785 456 658 836 685 765 756 701
732 650 728 790 787 818 965 634 412 758
5 726 798 826 952 600 738 784 886 906
772 550 780 776 852 562 848 758 806 793
508 712 703 792 822 520 762 755 846 869
根据以上资料编制某市居民家庭人均月消费性支出的分配数列。(16分)
一、单选
1、C 2、B 3、C 4、D 5、B 6、B 7、B 8、B 9、A 10、B
二、多选
1、ABE 2、ABCDE 3、BCE 4、BCD 5、ACD 6、BDE 7、ACD
三、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 10、×
四、简答题
1、(1)、统计分组是指根据事物内在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其目的是把同质总体中的具有不同性质的单位分开,把性质相同的单位合在一起,保持各组内统计资料的一致性和组间资料的差异性,以便进一步运用各种统计方法研究现象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从而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2)、统计分组的关键分组标志。
2、 答: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统计调查的种类划分:
(1)根据被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2)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3)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可分为直接调查、凭证调查、派员调查、问卷调查。
3、(1)动态数列又称时间数列,它是指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后形成的数列。
(2)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要求:时间长短应该前后一致,总体范围应该统一,计算方法应该统一,;经济内容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