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一场考试焦虑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0:57:49
文档

一场考试焦虑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

一例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文是一例与考试焦虑有关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来访者是某中学初三女生,因食欲减退、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一想到考试就焦虑不安而主动前来求助。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情况,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和放松训练,帮助她改变了非理性的信念,建立了新的合理的信念,从而减轻了考试焦虑的程度。经过咨询,求助者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随后的学习生活中去。【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考试焦虑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人口学资料:王某,女,14岁,某初中
推荐度:
导读一例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文是一例与考试焦虑有关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来访者是某中学初三女生,因食欲减退、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一想到考试就焦虑不安而主动前来求助。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情况,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和放松训练,帮助她改变了非理性的信念,建立了新的合理的信念,从而减轻了考试焦虑的程度。经过咨询,求助者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随后的学习生活中去。【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考试焦虑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人口学资料:王某,女,14岁,某初中
一例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文是一例与考试焦虑有关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来访者是某中学初三女生,因食欲减退、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一想到考试就焦虑不安而主动前来求助。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情况,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和放松训练,帮助她改变了非理性的信念,建立了新的合理的信念,从而减轻了考试焦虑的程度。经过咨询,求助者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随后的学习生活中去。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   放松训练   考试焦虑

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人口学资料:王某,女,14岁,某初中三年级学生。独生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来自南方城市,父母健在。

目前精神状态:感知觉、记忆、思维未见异常,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焦虑,人格相对稳定。

身体状态:睡眠不好、食欲减退,躯体医学检查正常。

社会功能状况: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心理测验结果:SAS标准分:58,结果显示该求助者存在焦虑情绪。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1.主述:焦虑不安、食欲不振、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害怕考试近两个月。

2.个人陈述:“我在初三的第二次月考时,正赶上发高烧,但仍然坚持考试,由于当时情绪过度紧张,当看见考试题目时脑海里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结果,好几门功课的成绩都很差。当自己拿到成绩单和排名时,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情顿时跌到谷底。家长、老师和同学看到我的成绩后开始对我有些看法,他们认为我进入初三后退步了,再也不是常胜将军了。他们态度的转变更使我内心非常难过,根本无法接受自己成绩下降的事实。但我从不在他们面前表现出来,不想让他们看我的笑话。从此,我就对月考产生了焦虑的情绪,每当考试时我都会紧张、心慌、手发抖、出汗,继而担心成绩,怕发挥不好,被我的“对手”超过,更怕让家长伤心、老师失望,也怕被同学瞧不起。但结果又是发挥不好,考试成绩再度下降。从此以后,一想到考试就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担心,越来越没有信心。为了弥补我就夜以继日地学习,晚上只睡四五个小时,搞得精疲力竭,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害怕考试。现在我特别苦恼,不知道怎么应对考试,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担心考不上重点大学,真想发泄一下,要不然我就要窒息了。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1.家长反映:家中只有一个女儿,经济条件较好,父母对她寄予很大希望,要求也很严格,希望她能够考上名牌大学。她非常上进,从小学习就非常刻苦,成绩一直很优秀,自尊心非常强,性格较内向。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后情绪非常低落。

2.老师反映:求助者是班级里学习最刻苦的同学,进入初中以来,成绩一直位居全校第一名,入初三后的第一次模拟考试仍然位居榜首,但在随后的考试中成绩渐渐下滑,那时她就很担心被班级里其他同学赶上和超过。她现在的学习状态不如以前,上课的时候经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求助者认为自己应该永远考第一,没考第一就会让班主任失望、让父母伤心、让同学笑话,因此对考试成绩过分看重与担忧。

3.咨询师观察:求助者在父母的陪同下前来咨询,衣着整齐,举止得体,愁容满面,情绪低落。语言表达思路清晰,谈及考试时显得非常害怕、不安,两手不停地在膝间搓来搓去。精神正常,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求助者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

二、评估和诊断

(一)心理状态评估: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自知力水平正常;情绪低落;学习压力过大,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

(二)诊断

1.根据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三原则,求助者主客观统一,自己对症状有良好的自知力,并因内心冲突感到痛苦,主动寻求咨询师的帮助。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人格特征相对稳定,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剧烈,反应也只局限在考试问题范围内,无回避和泛化,社会功能尚保持较好,故排除神经症。从病程上看,求助者的问题持续时间没有超过2个月,社会功能未受到严重影响,不良情绪体验在控制范围内,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综合分析收集的所有资料,最后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考试焦虑)

(三)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症相鉴别:求助者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抑郁症相鉴别:求助者虽有情绪低落,但不是主要症状,也没有兴趣缺乏、自罪自责、自杀意念等症状,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求助者没有表现出这些主要症状,因此可以排出焦虑性神经症。

三、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以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调整求助者的认知;消除不合理的信念;减缓考试焦虑症状;改善睡眠、饮食状况;提高考试成绩。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在达到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帮助求助者学会自我心理调整,构建合理的认知模式,最终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达到人格的完善。

四、咨询方案

(一)采用的咨询方法与原理:

根据咨询目标、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与求助动机,该案例宜采用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该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因素来改变情绪。如果某人有正确的观念,他就可以愉快地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埃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理论认为:患者的情绪困扰乃是由个人的不合理信念所引起,所以要教导患者学习“理性的治疗方法”以代替“非理性的想法”,以清除患者的情绪困扰。该理论又叫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型中,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之后建立的不合理信念;C是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认为情绪及行为反应时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C,但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针对杨某的具体情况,将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帮助和指导。

(二)咨询方案实施前告知求助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办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2、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三)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咨询分4次完成,每次50分钟,时间安排从2010年11月20日开始。

(四)咨询效果评估方法

1、来访者主观体验报告

2、班主任和同学的评价

3、咨询师观察评估

4、心理测验结果报告

(五)咨询费用:每次60元。心理测验收费:SAS:30元

五、咨询过程

(一)咨询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心理诊断阶段

2、领悟阶段

3、修通阶段

4、再教育阶段

(二)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 

1、咨询时间:2011年10月20日

2、咨询目的:(1)了解基本情况;(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寻改变意愿;(5)进行咨询分析; 

3、咨询方法:摄入性谈话、合理情绪疗法、学会放松训练、心理测验

4、咨询过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了解该学生的成长过程,尤其是成长中的重大生活事件。(2)与学生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正确使用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等咨询技术探寻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3)说明测验的目的,进行心理测验(SAS自评量表)。(4)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5)确定咨询目标。(6)简单向来访者介绍ABC理论的基本原理,咨询中的有关事项及其规则。(7)教会求助者几种简单的放松训练(肌肉松弛法和放松肌肉法)。(8)布置咨询作业:a. 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b.每天下午安排半小时的体育活动;c.每天进行一到二次肌肉放松练习。

第二次咨询

1、咨询时间:2011年10月27日

2、咨询目的:(1)进一步加深咨询关系,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并寻找根源;(2)使求助者领悟到自身问题与不合理信念之间的关系;(3)进行“考试焦虑”的应对策略训练。

3、咨询方法: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  

4、咨询过程:(1)反馈咨询作业:每天下午都能进行体育活动;不再熬夜;每天进行一次肌肉放松练习,但做的不是很好。(2)合理情绪疗法:向求助者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帮助她弄清楚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讲清楚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向求助者指出,她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是由于现在她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让求助者与不合理信念展开辩论,将其驳倒。帮助求助者认清其信念之不合理,从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这是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比如:a.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认为自己能力差,以后也不会取得好成绩。一次考试失败,肯定是有原因的,寻找原因时要客观、全面,不能单纯从能力方面去追究失败的原因,还可能是情绪上、身体上、环境上的原因导致的。因此,失败之后,重要的是客观、全面地寻找原因,总结教训,进而改进,下次考试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对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原因,也不要怨天尤人。如果一次失败就让自己否定自己,那么这种毫无自信的心态就会埋下下一次失败的祸根。b.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令父母、老师失望,让同学们瞧不起。家长、老师、同学们不会因为你一次成绩不理想而对你失望、而瞧不起你。他们会帮助你克服困难,因为你是他们至亲至爱的人。同时,自己要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争取下次取得好的成绩。c.只有超过别人的成绩才算好成绩。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一个人在某些方面优于别人,在另一些方面可能劣于别人,这是正常的。要承认别人优秀,也要承认自己优秀。一个人尽最大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就是好成绩。因此不要与别人盲目攀比,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在尽力的基础上,应该合理降低期望值。(3)布置咨询作业:a.继续进行放松练习;b.认知性的家庭作业:合理自我分析。让求助者自己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

第三次咨询:

1、咨询时间:2011年11月4日

2、咨询目的:(1)继续实施“考试焦虑”的应对策略训练;(2)树立自信心,对考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3)提高应试技巧;

3、咨询方法: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

4、咨询过程:(1)反馈咨询作业:放松练习进行的很好;自我观察与分析,明确了一些消极的自我认识。(2)学习应试技巧。(3)继续进行合理情绪疗法,与不合理信念展开辩论,将其驳倒;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避免重做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4)布置咨询作业:a. 在下一次的月考中应用咨询师提出的考试技巧;b.考试前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反复地告诉自己:“我复习得很充分,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考试中如果发现不会做的题目,不要惊慌失措,要告诉自己:“有的题不会做是必然的,我可以往下做,只要认真仔细,一定会取得理想成绩的”。这样的暗示可以稳定住自己的情绪,转败为胜。

第四次咨询:

1、咨询时间:2011年11月11日

2、咨询目的:(1)巩固咨询效果;(2)心理测验;(3)结束咨询,制定行为目标,树立积极的自我意识;

3、咨询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4、咨询过程:(1)反馈咨询作业:月考成绩很好,年级组前五名。(2)总结此次咨询过程,再次肯定其变化。(3)基本结束咨询,建议其今后努力的方向:增强自我调节能力,达到人格完善。(4)心理测验结果:SAS标准分42。

六、咨询效果评估

(一) 来访者主观体验报告

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经过四次咨询,求助者自评:饮食、睡眠正常,焦虑情绪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考试过程中不再紧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和测验成绩明显提高。初步掌握了自我调整的方法。

(二) 班主任和同学的评价

情绪较稳定,与同学相处融洽,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考试时不再焦虑,测验成绩较好。

(三) 咨询师观察评估

本次咨询基本达到了咨询目标,改善了求助者的考试焦虑状态,提高了求助者的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为其更好的适应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心理测验前后对比:SAS标准分由58降到40,说明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明显得到缓解。

(五)求助者客观适应情况

七、咨询体会

(一)在整个心理咨询过程中,改变求助者不合理的信念是关键。从ABC理论中我们知道,引起人们某种行为反应的原因不是诱发事件,而是个体对诱发事件的信念与评价。心理咨询师的价值就在于调整求助者对刺激的评价,从而调整求着者的情绪与行为反应。人的认知因素决定着人的情绪体验与行为反应,而已经形成的情绪体验又会反过来影响人的认知。因此要改变人的情绪体验首先要改变人的认知因素,帮助求助者改变其不合理的信念,这样才能有效地使求助者的情绪与行为反应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下去。

(二)心理咨询过程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种独特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是通过沟通相互影响的过程。从而使求助者的认知、情感、行为发生变化,促进心理问题的解决或症状的缓解,最终实现人的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郭念峰.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2005年8月第1版.74-75页.115-129页.197-198页.

(2)郭念峰.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2005年8月第1版.1-22页.

(3)(美)Raymond G.Miltenberger 著 石林等译《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第三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406—414页.420—430页.

(4)钱铭怡编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196—202页。

文档

一场考试焦虑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

一例考试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文是一例与考试焦虑有关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来访者是某中学初三女生,因食欲减退、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一想到考试就焦虑不安而主动前来求助。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情况,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和放松训练,帮助她改变了非理性的信念,建立了新的合理的信念,从而减轻了考试焦虑的程度。经过咨询,求助者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随后的学习生活中去。【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考试焦虑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人口学资料:王某,女,14岁,某初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