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板工程简述及材料
模板面板直接与砼接触。流动状态的新浇筑砼又自重或侧压力直接作用到模板面板上,这就要求模板面板又一定的承载能力和刚度;砼又成碱性,这就要求模板面板既不影响砼硬化,又便于脱模。
模板面板的选用主要由经济性以及砼表面的终饰要求所决定。现代模板工程中,模板面板主要有钢模板、胶合板模板、塑料和玻璃钢模板、预制砼薄板、压型钢板、装饰砼模板,以及透水模板与网状模板等。
有特殊要求的、砼外表面不加终饰处理的清水砼工程,其外观效果除与所采用的水泥、砂、施工工艺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周转性材料模板关系密切。如同桥墩、立交桥、烟囱以及水塔等,一般采用定型钢模板或胶合板,.
二、模板工程安装相关强制性条文
1.模板工程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一)、控制模板安装控制
模板轴线放线后,应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方可安装模板。模板安装的根部及顶部应设标高标记,并设限位措施,确保标高尺寸准确。支模时应拉水平通线,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确保横平竖直,位置正确。梁模板上口应设临时撑头,侧模下口应贴紧底模与墙面,斜撑与上口订牢,保持上口呈直线;深梁应根据梁的高度及核算的荷载及测压力适当加设横档。模板厚度应一致格栅面
应平整,格栅木料要有足够强度和刚度。
(二)、控制模板变形
1、 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木模版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混凝土前模板应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2、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最大的变形值不的超过下列允许值:
1)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
2)对结构表面隐蔽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250;
3)支架的压缩变形值或弹性阻扰,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
4)支架的立柱或桁架应保持稳定,并用撑拉杆件固定。
3、模板及支架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4、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 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5、当层间高度大于5米时宜选用桁架支模或多层支模时,支架的横垫板应平整,支架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三)、模板安装的检查方法:
1、轴线位移,截面尺寸等可用尺量检查;标高用水准仪或拉线检查;每层垂直度用2M托线板检查;表面平整度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模板安装完成后先由施工单位质量人员自检,自检合格后,按规定填写好自检资料报监理公司办理模板工程验收手续,并做好轴线复核签证。
3、混凝土浇捣时,要派专人观察模板,支架系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 |
轴线位置 | 5 | 钢尺检查 | |
底模上表面标高 | ±5 |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 |
截面内 部尺寸 | 基础 | ±10 | 钢尺检查 |
柱、梁、板 | +4,-5 | 钢尺检查 | |
层高 垂直度 | 不大于5m | 6 |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
大于5m | 8 |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 |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 2 | 钢尺检查 | |
表面平整度 | 5 |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建筑砼前,木模板应浇水润湿,但模板内部应有积水;
2)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砼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清水砼工程及装饰砼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5)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6)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洞和预留孔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允许偏差值见下表
项 目 | 允许偏差(mm) | |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 3 | |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 3 | |
插 筋 | 中心线位置 | 5 |
外露长度 | +10,0 | |
预埋螺栓 | 中心线位置 | 2 |
外露长度 | +10,0 | |
预留洞 | 中心线位置 | 10 |
尺寸 | +10,0 |
1 高支模的定义:
1)、层高≥8米;
2)、跨度≥18米;
3)、均布荷载≥10KN/M2;
4)、集中线荷载≥15KN/M,共称超支模。
2、技术要求
高支模系统在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有不少于5名专家审查意见(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少于3名),审查后必须提出书面审查报告并有专家组成员签名;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报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专家组书面论证审查报告应作为专项施工方案的附件。
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力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力撑;每道剪力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模板及支撑系统安装完成后,由技术负责人主持进行验收并签字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三、模板工程拆除相关强制性条文
1.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是,砼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板跨度为≤2M: ≥50%
板跨度为>2,≤8M ≥75%
板跨度>8M ≥100%
B 梁、拱跨度为≤8M ≥75%
梁、拱跨度为>8M ≥100%
B、悬臂构件均为: ≥100%
3)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或孔洞表面不发生坍塌和裂缝后,方可拆除。
4)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5)模板的拆除应先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并附同条件混凝土的强度报告,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