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抗坏血酸msds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0:44:13
文档

抗坏血酸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抗坏血酸第一部分化学品化学品中文名称:抗坏血酸化学品英文名称:Ascorbicacid;VitaminC中文名称2:维生素C分子量:176.12分子式:C6H8O6结构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CAS号抗坏血酸50-81-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无资料。环境危害:无资料。燃爆危险:可燃。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
推荐度:
导读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抗坏血酸第一部分化学品化学品中文名称:抗坏血酸化学品英文名称:Ascorbicacid;VitaminC中文名称2:维生素C分子量:176.12分子式:C6H8O6结构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CAS号抗坏血酸50-81-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无资料。环境危害:无资料。燃爆危险:可燃。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抗坏血酸

第一部分 化学品

化学品中文名称:抗坏血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Ascorbic acid; Vitamin C

中文名称 2:维生素C 

分子量:176.12

分子式:C6H8O6

结构式: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       CAS 号

抗坏血酸         50-81-7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无资料。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可燃。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如感不适,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大量食入后如感不适就医。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燃。遇火可产生有害可燃性气体和蒸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干粉、泡沫、喷水。

灭火注意事项: 没有配备化学防护衣和供氧设备请不要待在危险区,防止化学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六部分 泄露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勿吸入其蒸气。

环境保护措施: 化学品未经处理严禁排入排水系统。

清洁/吸收措施:用安全的方法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进一步处置,清理污染区。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储藏于阴凉,干燥处,避光。与溶剂分开储存。

储存注意事项:密封,保持干燥。避光,常温储存。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无资料。

工程控制:立即更换受污染衣物。涂上护肤霜。工作后清洗脸部和手。勿吸入其蒸气。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衣。

手防护:戴化学品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固体,白色,无味。

pH值:2.2~2.5 (50 g/l H2O, 20 °C )

熔点(℃):190~192 (分解)

沸点(℃): 无资料

闪点(℃):无资料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密度:1.65g/cm3

松装密度:~ 500-900kg/m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引燃温度(℃):380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饱和蒸气压(hPa):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2.15

溶解性:水330g/l (24 °C)

乙醇20 g/l (20 °C)

其他理化性质:热分解温度:> 192 °C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铝,铜,铜合金,锌,金属离子,氧化剂。

避免接触条件:加热。光。

聚合危害:不能发生

危险分解产物:无资料

其他信息:对光、空气、湿气敏感。属还原剂。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 11900 mg/kg.(大鼠经口)

皮肤刺激测试:无刺激(兔)。眼睛刺激测试:轻微刺激(兔)。属自然产生的物质。

眼睛接触后:轻微刺激。

其他数据:处理产品时通常应当小心。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物降解性:可降解。如处理得当,不会影响生物处理废水的功能。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发生(log P(o/w <1).

分布:log P(oct): -2.15.

其他有害作用:谨慎处理泄漏物不会对生态造成危害。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方法:建议采用控制焚烧法处置。

包装: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外理污染物一样的方法来处理污染的包装。如果没有特别规定,未污染的包装可作家庭废物对待或再循环使用。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包装标志:无资料

UN 编号:无资料

包装类别:无资料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类酸性腐蚀品。

文档

抗坏血酸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抗坏血酸第一部分化学品化学品中文名称:抗坏血酸化学品英文名称:Ascorbicacid;VitaminC中文名称2:维生素C分子量:176.12分子式:C6H8O6结构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CAS号抗坏血酸50-81-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无资料。环境危害:无资料。燃爆危险:可燃。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