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推进公司6S管理工作,加强公司设备清扫保养的管理,使设备清扫、保养、点巡检“工作到位、责任到人”,根据公司生产设备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设备清扫的意义:
清除设备的脏污、清除作业区域的物料垃圾。将工作场所之污垢去除,使异常之发生源很容易发现,是实施自主保养设备的第一步,主要是在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二、目的:
通过对生产设备清扫脏污,来提高设备性能、贯彻设备保养计划、消除设备故障,避免发生事故、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保持设备及现场区域干净、明亮。
三、设备清扫内容和要求:
1、内容:设备一旦被污染,就容易出现故障,并缩短使用寿命。为了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必须杜绝污染源。因此要定期地进行设备和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等方面的检查,经常细心地进行清扫。在进行设备清扫时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1)不仅设备本身,其附属、辅助设备也要清扫。
(2)容易发生跑、冒、滴、漏部位要重点检查确认。
(3)、气管、空气压缩机等看不到的内部结构要特别留心。
(4)核查注油口周围有无污垢和锈迹。
(5)表面操作部分有无磨损、污垢和异物。
(6)操作部分、旋转部分和螺丝连接部分有无松动和磨损。
通过清扫把污垢、油渍、灰尘、原材料加工剩余物清除掉,这样漏油、裂纹、松动、变形等设备缺陷就会暴露出来,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弥补。
2、清扫设备的要求及发现问题的处理:
(1)自己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清扫,而不要依赖他人,不增加专门的清扫工。
(2)对设备的清扫,着眼于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扫设备要同设备的点检结合起来,清扫即点检。清扫设备要同时做设备的润滑工作,清扫也是保养。
(3)清扫也是为了改善。当清扫地面发现有飞屑和油水泄漏时,要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4)所用工具、工件及附件放置齐全,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
(5)按时加换油品,油质正确,油具、油杯、油毡、油线清洁齐全,油标明亮。
(6)清扫要定人定机和交制度,要熟悉设备结构性能,遵守操作规程,精心保养防止事故。
(7)清扫设备时会发现不少问题,因而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可进行以下改进:
1)维修或更换难以读数的仪表装置。
2)添置必要的个人安全防护装置。
3)及时更换绝缘层已老化或损坏的导线。
4)对需要防锈保护或需要润滑的部位,要按照规定及时加油保养。
5)清理堵塞管道。
6)调查跑、滴、冒、漏的原因,并及时加以处理。
四、设备清扫标准:
设备外观整齐,做到漆见光,轴见亮,物见本色,设备基础稳固,无腐蚀、裂纹或倾斜,连接牢固,无松动脱落,零部件齐全,保持润滑良好状态。达到以下标准:
(1)设备上各种设施完善,无缺损破损现象。
(2)设备上各类防护罩完好无损。
(3)电线无裸露、不漏电。
(4)设备设施铭牌清晰可见,无破损或污渍覆盖。
(5)配电盘(箱)表面整洁,无杂物,开关无缺损。
(6)设备上无积尘、油污,机光、马达亮。
(7)设备点检工具摆放定置定位,无随意放置现象。
五、职责与分工
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设备清扫制度,形成以设备管理处为核心,各单位设备科及工段长为骨干,操作工、维修工为成员,全员参加的设备清扫管理工作。通过设备清扫管理工作,减少设备故障,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1、设备管理处全面负责公司设备清扫管理工作,对各单位进行指导监督,负责各单位清扫标准的审核,监督、检查各单位设备清扫工作的开展情况,不断完善设备清扫制度,并对各单位的执行情况提出考核意见。
2、分厂设备科或工段负责制定本厂设备清扫制度。各单位设备清扫管理负责人对本厂的设备清扫工作落实实施;根据设备具体情况,编制每月、每周、每日的设备清扫内容。
3、各单位日常设备清扫由生产操作工人和维修工人承担。按本单位规定的时间填写日常清扫记录,及时向工段及设备科反馈异常信息。
六、考核
1、设备清扫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以上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指定清扫标准及要求进行清扫;凡是违反本规定的,将处罚100-500元/项的经济处罚。
2、设备清扫人员发现重大隐患、避免重大设备事故发生的,经相关部门确认每次奖励200-3000元。
3、因设备清扫不到位或不认真执行清扫制度,导致发生设备故障的,考核按“设备使用维护管理制度”及“设备点检管理制度”执行。
4、设备管理处每月对分厂设备清扫管理工作考核一次,按考核的结果确定奖惩。
七、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设备管理处
2013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