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1:04:52
文档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

永兴一中2016年12月份高二月考历史试卷考试范围:必修3;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电影《墨攻》讲述了由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2.董仲舒
推荐度:
导读永兴一中2016年12月份高二月考历史试卷考试范围:必修3;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电影《墨攻》讲述了由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2.董仲舒
永兴一中2016年12月份高二月考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3;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电影《墨攻》讲述了由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

2.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以下皇帝的行为,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为了加强皇权而打击诸侯势力

C.皇帝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统治

4.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

A.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        B.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

C.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D.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5.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6.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这一认识(    )

A.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了理性精神    B.完全否定了智者学派的主张

C.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                  D.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7.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主张君主立宪

8.“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所排挤。”下列选项与恩格斯这一观点相符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C.“信仰得救”               D.“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9.在一次历史兴趣小组活动时,一名比较粗心的同学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进行了以下归纳。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都是思想运动

②都描绘了资产阶级统治的理想蓝图 

③前者侧重于个性,后者侧重于强调理性

④前者实质是主张复兴古典文化,后者实质是宣扬资产阶级文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10.韩愈的《原道》中说:“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由此可见,韩愈认为(   )

A.工商业者的壮大导致农民贫困        B.理学地位的确立有助国家经济发展

C.儒佛道三家并用有助教化百姓        D.佛道力量的壮大加剧百姓经济负担

11.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历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C.逐渐平民化、通俗化        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12.有学者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

A.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3.《科学的旅程》一书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

①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②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

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④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想历程(     )

A.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是一个东学西传到西学东渐的过程

C.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D.是一个不断回归到传统儒学的过程

15.陈先初先生在《五四时期民主观念的演变路径》中提到“在新文化运动向前推进的同时,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势……民主观念又开始了新的转变”。这里“新的转变”指(     )

A. 实践英国自由主义民主               B. 效仿法国激进主义民主

C. 实行德国保守主义民主               D. 追求苏维埃式民主 

16.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助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评价下列哪项较为恰当(   )

A.中体西用的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17.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调和与附会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表现了传统文化面对着激烈的中西矛盾冲突而力求保全自身优越性的意向。它带着守旧性,终而它又攀结于民族感情的大树上,容易使人动情。因此,在新文化运动初期,力倡新文化的人们也未能全然脱却此境此情。”下列解析符合作者思想的是(   )

A.新文化运动具有创新性                 B.中西思想的结合具有合理性

C.新文化运动具有保守性                 D.中体西用思想是当时的主流

18.曾强调:“对于中国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今天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活用“马列主义”体现在(    )

①发动南昌,占领中心城市 

②建立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政权

③运用“一国两制”理论,解决祖国统一大业

④采用和平赎买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19.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20. 有人曾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永远留在摇篮里。”今天中国人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摇篮,开始蹒跚学步了,这是指(    )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C.我国自行研制的歼10战斗机飞上蓝天    D.“神舟5号”飞船遨游太空

21.卢梭认为社会不平等经历了三个阶段:私有制使不平等牢固起来,富人通过法律强化这种不平等;产生国家机关,实现强者对弱者的统治即政治不平等;出现,然后暴力推翻君主,走向更高级的平等,对卢梭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认为出现私有制是历史的倒退       B.指出了历史是辩证发展过程

C.找到了社会发展的深层推动力       D.论证了人民权的合理性

22.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20世纪初出现西儒对立状态。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   ) 

A.强国御侮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科学理性

23.某校教材课程“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拟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单元,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单元,民主共和,三民立宪;第四单元……第五单元,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四单元的主题应是(  )

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欲变社会,先变思想

C.国共合作,国民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24.某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是中国取得胜利的思想武器。下列表述符合该理论的是(    )

A.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实现“耕者有其田”

B.《新民主主义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C.解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D.适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变化的新形势,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党的重要指导思想

25.有位美学家指出:“绘画是从最单纯的事物中抽离出最简单的形式,让画布上出现的是符号般的造型,经由视觉慢慢被组合在一起以代表一个实物。他不是具象世界,而是画家心中的意象。”下列美术作品中,创作风格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日出·印象》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共50分)

26.(20分)孙中山、和是20世纪以来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大人物,他们分别创立了各自的思想理论,推动了中国社会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1924年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主要体现在哪里?新旧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起了什么历史作用?(6分)

(2)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哪两大创新理论成果?(4分)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理论逐渐形成。在十二大上,明确提出了怎样的思想观点?理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怎样的指导意义?(6分)

(4)综合以上问题,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点。(4分)

27.(18分) 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同时又是历史时代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谈到文艺复兴的影响时,德国学者鲍尔生写道:“首先,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因为哲学与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和人文科学,无一不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从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中世纪国家,过渡到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利益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也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事。”                                   

——贺国庆 《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

(1)据材料一,简要分析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的影响。(6分)

材料二  1933年7月, 胡适在芝加哥大学作《中国的文艺复兴》系列演讲时, 解释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2)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在本质上有何“惊人的相似之处”,并分析其原因。(6分)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用近代科学理论反对传统的实用理性,用近代人文主义反对传统的仁礼禁忌,力图建立以自我为价值主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以之取代家庭为本位的传统观念。所以,陈独秀倡导民主和科学不仅作为反传统的理论依据,而且作为现代                 价值重建的目标。                                 

——陈旭麓《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现代价值重建”的表现。(4分)

(4)基于以上分析,概括指出思想演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28.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曾在当代最有益且最具想象力的书中,做了如下的结论:“古代的中国,他们苦心经营,完成最完美的社会形态,犹如一个典型的模范社会……中国创造了为今日人们已知的,最高级的世界文明……中国的伟大吸引了我,使我感触良多……这个国家的伟人们,跟我们德人比起来,代表更高一层的文化水平……一些君子型的人物……代表一种非常高尚社会的典型。”

尽管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纸、丝、印刷术和瓷器,但我们还不能认定中国是一个工业上善于发明的民族。尽管他们在艺术上有创作的天才,发展他们自己的艺术形式,而且达到非其他民族、非任何时代所可比拟的完美境界。但在1912年以前,他们仍然满足于古代的经济方式,嘲笑那种可以增加效率、节省人力的。虽然他们是世上第一个使用煤炭作燃料的民族,虽然他们早于公元前122年即有小量的开采煤矿,但他们并没有发明什么机器来节省人力。以致至今仍有大部分的矿产资源未开采。虽然他们早知道如何制造玻璃,但他们却宁愿自西方输入这些东西。……在举止方面,中国比较喜欢彬彬有礼的传统规矩和学问,而不欣赏刺激的、变化的科学和财阀政治。中国在对世界所贡献出的许多伟大的文化中,对于物质技术生活的贡献最弱。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大系》

评价上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某一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永兴一中2016年12月高二月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DBCDAACDCDDCC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CDBBABDBABB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共50分)

26(1)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三民主义推动了辛亥,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6分)

(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新民主主义理论。(4分)

(3)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分)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4分)

(4)与国情相结合,实事求是;都注重理论的继承和创新。(4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27.(1)影响:文艺复兴了人的思想,推动了宗教改革;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有利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欧洲社会的转型。(6分)

(2)相似之处: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运动。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护其利益的需要;封建思想(传统文化)的束缚。(6分)

(3)表现:①用科学理性取代传统权威;②用个性取代礼制禁锢;③用自我价值取代宗族本位;④用民主自由取代。(4分)

(4)思想演变既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分)

28. (12分)(1)观点一:中国制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确立了完美的社会形态和高水平文化。主要史实: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就建立了封建制度,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代表当时世界科技的先进水平,后来传入欧洲,有利于欧洲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复兴;中国儒家思想不但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传入欧洲,有利于启蒙运动的兴起等。

(2)观点二:中国古代虽然制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方面发展缓慢。主要史实:中国古代虽然制造了辉煌的科技和文化,但是这些大多是古代经验的总结,不具有近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也没有起到促进中国社会形态发生质变的作用;到了鸦片战争后,由西方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门户,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在洋务运动时,工业才自西方传入中国。

(两种观点任选其一作答)

文档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

永兴一中2016年12月份高二月考历史试卷考试范围:必修3;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电影《墨攻》讲述了由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2.董仲舒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