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一说明文讲解及训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1:05:58
文档

初一说明文讲解及训练

说明文阅读常考知识点罗列1、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要求对事物的外形、结构、性质、成因、功能等特征以及事理做客观的,科学的解说,从而给读者以知识。因此,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是说明文的基本特点。2、说明文的分类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
推荐度:
导读说明文阅读常考知识点罗列1、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要求对事物的外形、结构、性质、成因、功能等特征以及事理做客观的,科学的解说,从而给读者以知识。因此,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是说明文的基本特点。2、说明文的分类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
说明文阅读常考知识点罗列

1、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要求对事物的外形、结构、性质、成因、功能等特征以及事理做客观的,科学的解说,从而给读者以知识。因此,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是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2、说明文的分类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和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还可以把说明文分为:一类是平实说明文,例如:《中国石拱桥》;一类是生动的说明文,例如:《看云识天气》。

3、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如《中国石拱桥》。

(2)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如《核舟记》:按头—舱—尾—背的顺序说明。

(3)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4、说明方法

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了解,这就需要举一些即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作用: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作用: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③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作用: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作用: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作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5、说明文的语言:

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

6、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 “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其它是并列式、递进式等。事物说明文大都用前者,事理说明文大都用后者。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题型一】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的答题技巧:

命题方式:

(1)本文介绍了某某事物的哪些特征?

(2)读了本文后,你对某某事物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

(3)介绍了某某事物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解题思路 

首先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及说明的对象及特征是什么。

做此类题时要认真读题,分清楚题目问的是整篇文章还是某段或某几段。

(1)可以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比如看题目,抓关键词句等。

  如《故宫博物院》中的“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群的独特风格”就从整体上介绍了故宫的特点。

(2)抓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过渡句,连接词。(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些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及特征)。

很多情况下,文段的开头和结尾或中间各段第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而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也常概括对象的特点。

如《大自然的语言》中说明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时写道:“首先是纬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差异是高下的差异”,“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有这样的连接词就很容易条理清晰地找出所说明对象的特征。、

【题型二】辨析说明顺序的答题技巧:

针对全文顺序的问题,采用排除法即可,先看是不是时间顺序,再看是不是空间顺序,最后即可确定是否是逻辑顺序。根据是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都有明显的标志。

针对段落顺序的问题,要尽量从段与段之间的对应关系上去揣摩分析,说明文的说明内容和结构上去揣摩。

命题方式:

(1)本文属于哪种说明顺序?(2)某某段属于哪种说明顺序?

解题思路 文章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要看说明的对象。

(1)时间顺序。按时间的先后来进行说明,多用于说明具体事物和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

(2)空间顺序。按事物的空间位置,即事物的表里、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和方位等来进行说明。这种顺序多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建筑的结构和介绍参观建筑物的过程之类的文章。

(3)逻辑顺序。按事物的推理过程及人物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顺序去说明事理、布局文章。

【题型三】辨析说明方法和作用的答题技巧:

解题思路

回答说明方法及作用的题时,可从如下入手:先答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再答这些说明方法的相关术语,最后答画线句子(或某段,或所选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答题格式:这一句(段)采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特点,起到……的作用。

温馨提示:找画线句子中的说明方法时,一定要注意是一种还是几种说明方法。找某段中的说明方法时,一定要注意是找主要的还是全部的说明方法。找文章中的一种说明方法时,一定要找特征明显,并且容易回答的来写。

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具体形象的说明了......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2)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3)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

(4)作比较:通过......和......的比较,突出了......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5)下定义:完整、科学、准确地说明......本质特点,使之与其它事物区别开来。

(6)作诠释: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7)摹状貌: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8)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9)画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

附:说明方法的相关术语

说明方法相关术语说明方法相关术语
举例子具体、形象打比方生动形象
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分类别条理清楚
作比较有力的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

地位、影响

引资料能增强说明文的科学性、准确性、文学性。
【题型四】说明文语言的答题技巧: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体现在修饰、性的语言运用,同义词的运用上。

可从三方面入手分析:

(1)修饰、性语言去掉前后意思对比。

(2)同义词的选择、辨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如词义、搭配、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3)从选文某段中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

命题方式及解题思路

①例如:“××”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

②例如:“××”词能否替换为“××”词?为什么?

答题方式分四步:(1)判断,一般是不能替换。(2)分别解释这两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3)比较:即比较替换上去的这个词语存在的不足,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

答题方式:不能,原文“××”词语的意思是……。而替换的“××”词语的意思只有……的意思,如换成……词语,就与课文内容不相符,就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

③例如: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方式分四步:(1)判断,一般是不能替换。(2)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3)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

答题方式: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语言准确严密。

④经常考察的修饰、语,词性上常是副词。举例如下:

(1)表约数:约、大约、近(30米)、(30米)上下、左右。

(2)表确数:30倍、30℅、一千三百多年。

(3)表程度:最(多)、至多、几乎、全部、常常、往往。

(4)表示时间:当时、刚才、刚刚、有时候。

(5)表范围:大多数、大部分、遍及、一般。

【题型五】题目及首段资料的作用

(1)回答文章题目的作用时,可看一看题目有没有特征,有特征先答使用了什么特征,再回答题目的作用。

(2)做文中的传说、故事、引用的诗句或史料的作用此类题时,先答引用的传说、故事、诗句或史料在文章中的所要表达的意思,再答相关术语的作用。

引用的内容相关术语
传说

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故事
诗句
史料使文章更真实可信
【题型六】说明文中的主观题及其解答

命题方式:

(1)你从本文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2)对人类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建议等。

解题思路 (1)这类试题的答题要领,首先要有时代精神,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的发展。

(2)其次要善于从原文中找有用信息,对社会和自然,我们要渗透这样的思想理念,“不仅要能认识它,还要能改造和利用它,让它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做感悟启示类题,答题时要注意深入挖掘事物、事理、人物背后隐含的意义,然后联系自身生活、联系时代特征作答。

(4)做想象创新类题,要合乎科学,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文档

初一说明文讲解及训练

说明文阅读常考知识点罗列1、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要求对事物的外形、结构、性质、成因、功能等特征以及事理做客观的,科学的解说,从而给读者以知识。因此,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是说明文的基本特点。2、说明文的分类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