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已过了大半,不少新高三家长这几天显然有没有完全放松,在研究孩子的高考志愿问题,我就收到不少相关留言或纸条。因为回复内容较长,所以写在正文中。需要说明的是,我只是一个经历过孩子高考的普通家长,并不是专业人士,回复内容仅供参考。
一、什么是“大平行”和“小平行”?北京实行的是哪种方式?
“大平行”即所谓“完全平行志愿”,简单比喻有点儿像咱们北京中考那样,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当然高考志愿还有一个专业录取问题,所以不那么简单,不像中考那样进门槛就OK);“小平行”也是一个俗称,是指志愿“不完全平行”,它实际上是按照“顺序志愿结合平行志愿”的方式来投档的。
北京自2008年开始至今,实行的是“小平行志愿”方式,考生在一个批次内可以填报4所学校,第1个学校为第一志愿,按“志愿优先”原则投档,第2、3、4学校合为第二志愿,按“分数优先”原则投档。制成表格来看更直观:
学校名称 | 专 业 | 愿否本校 其他专业 | |||||||
本 科 一 批 | 一志愿 | 1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是或否 | |
二 志 愿 | A | 2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是或否 | |
B | 3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是或否 | ||
C | 4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是或否 |
本科二批、三批的志愿结构和投档方式同上。
二、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录取方式有什么不同?
第一志愿录取,是先看志愿再看分数。即投档前,考试院先提取所有达到本批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名单,然后将考生按第一志愿填报的大学进行归类并按照分数排序。例如,南京大学2009年计划在京招收文史类考生为24人,其《招生章程》规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一本线上所有第一志愿填报南京大学的考生计35人,因此录取时,北京考试院会按成绩进行排队,取前29名(24×1.2=29)向南大投档,余下6人则一志愿直接落榜。当然,投档的29人,如果所报5个专业未满足录取要求且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也会落榜。
第二志愿录取,是在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将所有填报二志愿的考生按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定位次,然后再检索其填报的志愿高校,分数高的学生比分数低的学生有优先投档权。每个考生投档时,考试院会根据考生所填报平行志愿从A到C学校的志愿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学校,即录取时,先检索分数较高的考生,如果其符合A志愿,则被录取,如果分数不够,则继续检索B志愿,依次类推。分数相同的考生符合同一所学校投档条件时将同时投档,由学校审查录取。
三、平行二志愿填的是3个学校,为什么说只有1次录取机会?
可以看一下《北京市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其中写明:“本科各批次和专科普通批的平行志愿均实行一轮投档”。“一轮投档”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每个考生在这3个学校中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举例来说,某文科考生的平行二志愿是这么填报的:
学校名称 | 专 业 | 愿否本校 其他专业 | |||||||
本科 一批 | 二 志 愿 | A | 首都经贸大学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愿意 |
B | 首都师范大学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愿意 | ||
C | 江南大学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愿意 |
当计算机检索到该考生时,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达到A志愿投档线并符合录取条件,则被首都经贸大学录取,B、C志愿不再检索;
2、未达到A志愿投档线,但达到B志愿投档线并符合录取条件,则被首都师范大学录取,C志愿不再检索;
3、未达到A、B志愿投档线,但达到C志愿投档线并符合录取条件,则被江南大学录取;
4、达到A志愿投档线但不符合录取条件,则被首都经贸大学退档,考试院不再向B、C志愿投档,该考生只能参加其后的征集志愿填报,或者等待本科二批的录取;
5、未达到A志愿投档线,达到B志愿投档线但不符合录取条件,则被首都师范大学退档,考试院不再向C志愿投档,该考生只能参加其后的征集志愿填报,或者等待本科二批的录取;
6、未达到A、B志愿投档线,达到C志愿投档线但不符合录取条件,则被江南大学退档,该考生只能参加其后的征集志愿填报,或者等待本科二批的录取;
7、A、B、C志愿投档线均未达到,则该考生的3个平行志愿无法投出,只能参加其后的征集志愿填报,或者等待本科二批的录取。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平行二志愿虽然填的是三所学校,但只有一次投档机会。
可能有人会问:“达到投档线但不符合录取条件是什么意思?”这个很容易理解。比如有的考生虽然分数达到提档线,但是单科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有的考生5个专业填报较高未能录取,但是又不服从调剂;有的考生被提档后,学校审查发现其体检结果不符合录取要求;等等…… 遇到上述情况高校就只能退档了。这些也是在填报平行二志愿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
最后提一句,并不是所有学校都可以拿来放在二志愿位置上的,因为虽然《招生章程》中没有明着写,但北京市高招目录上的大部分院校事实上是不可能接受二志愿考生的,朋友们在这方面还需要做很多功课。网络上相关文章有很多,朋友们可以找来看看,以后有时间我也会再写点儿体会。
再说平行二志愿的录取规则
去年5月17日凌晨,在网上志愿填报平台关闭前不到24小时,我发了篇博文《关于填报平行二志愿的一个提醒》。今年此时,在看到的方案以及收到的留言中,发现很多家长对平行二志愿录取规则还是不了解,准备二AB有选择地填报几个喜欢的专业,不服从调剂,然后以二C保底。这是个原则性的错误,所以摘录上年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一下这个问题,供朋友们参考!
二志愿ABC三个学校为平行志愿,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写明:“本科各批次和专科普通批的平行志愿均实行一轮投档”。“一轮投档”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每个考生在这3个学校中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录取流程是,当检索到某个考生时,如果A志愿学校有剩余计划,则向A投档;如果A投不出去,则继续看B志愿,依次类推。分数相同的考生符合同一所学校投档条件时将同时投档,由学校审查录取。
比如有个家长是这么填的二志愿:
学校名称 | 专 业 | 愿否服从 专业调剂 | |||||||
本科 一批 | 二 志 愿 | A | 四川大学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不服从 |
B | 首都师范大学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服从 | ||
C | 北方工业大学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服从 |
她在文档里写给我的想法是:四川大学就是冲一下,知道希望不大,孩子是女生,如果是好专业就豁出去到外地,不行还是准备留在北京,所以二A的四川大学在5个专业之后填的是“不服从专业调剂”。
这个方案是有原则性错误的。假如今年四川大学碰巧遭遇小年,一志愿未录满接受二志愿考生,这个孩子档案投进了川大,但5个专业均不不能满足,又不服从调剂而被退档,考试院是不会再将其档案投到首都师范大学的。只有在二A川大的志愿没有投出去的情况下,才会继续向下一个学校首都师范大学投档。
有家长问:如果我填了服从调剂后再被退档,是不是后面的学校就还有机会……这个理解也是错误的。从上面方案来说,假如孩子川大的志愿没投出去,投到二B的首都师范大学,虽然“服从专业调剂”,但因体检结果不符合学校章程规定的条件而遭退档,那么高招办也不会再向二C的北方工业大学投档。
所以还是那句话:平行二志愿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只要考生档案投出了,不管是录取还是被退回,这个考生的志愿检索都已经结束了。
以上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