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护技术分类
表面封层技术就是在路面上铺设一层保护层来保护原有路面来处置路面的病害,达到公路养护的目的。表面封层技术可以根据具体的实施材料分为雾封层、稀浆封层、微表处、碎石封层技术等。
二、雾封层技术
1、定义
雾封层是将乳化沥青稀释液或特制的路面保护剂喷洒到现有沥青路面上的养护技术。以形成一层严密的防水层将路面封闭,起到隔水防渗、保护路面的功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路面的水破坏,增大路面集料间的粘结力,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2、作用
(1)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可以减少路面的水损害;
(2)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可以填补路面细微裂缝和表面空隙;
(3)增强沥青表面层集料间的粘结力,起到沥青再生剂作用并可保护旧氧化沥青路面;
(4)雾封后可使路面黑色化,能增加路面色彩对比度,增强驾驶员的视觉舒适度;
(5)对0.3mm以下的裂缝起到自动愈合的作用;
(6)大幅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维护成本,有资料证明:一般情况下,雾封层能延迟病害2~4年出现,提高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3、应用范围和时机
(1)应用范围
雾封层是适用范围较广的预防性养护方式,主要用于轻度到中度细料损失或松散的道路。如对于沥青路面出现松散时,雾封层可有效解决;如老化麻面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表面,碎石封层表面,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表面等。但当路面结构强度(弯沉)较差时,不适合采用雾封层技术进行养护,因此,确保路面结构性能良好是进行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前提条件。
(2)雾封层养护时机
沥青路面大多数在使用的前2~4年老化速率较快,导致路表25px左右的沥青变脆,从而引起路表的早期裂缝、松散等破坏,路面出现早期水损害病害,因此沥青路面通车后2~4年后是进行雾封层养护的最佳时机。应根据路面典型结构性和功能性病害的调查、路面状况指数PCI、国际平整度指数IRI、构造深度、磨损状况等因素具体确定。
4、适用性和局限
考虑到雾封层材料的渗透性及其作用,雾封层施工的路面和气候使用性和局限
适用 | 作用 |
已老化、损坏,表面粗糙、抗滑性能良好的路面 | 修复、再生、保护旧路面 抗滑参考值BPN≥55、TD≥0.8mm |
新铺碎石封层 | 固定碎石、保护封层 |
铣刨或者研磨的HMA表面 | 降尘、防止骨粒剥落 |
不适用 | 原因 |
表面致密路面 | 乳化沥青无法吸收造成光滑表面 |
不满一年的新建路面 | 容易造成路面泛油 |
五年以下的改性沥青路面 | 老化不严重 |
OGFC路面 | 造成排水功能降低或丧失 |
低温(大气<10℃,路面<15℃) 、雨天 | 影响破乳和渗透 |
雾封层所用材料一般为高渗透性、强粘结力的特殊沥青,应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良好的防水性,可分为水稀释型乳化沥青和溶剂稀释型特殊沥青。为达到使用效果一般采用溶剂稀释型沥青作为雾封层材料。
6、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
由于水稀释型乳化沥青较稀,一般采用机械式洒布车洒布的方式;溶剂稀释型特殊沥青较稠,大面积施工应使用符合雾化效果的洒布车洒布,小范围施工可以采用橡胶推板或滚刷人工涂抹。两种材料施工工艺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由材料的特性决定的。
(1)施工前的准备
采用雾封层技术施工时,路表温度应在15℃以上,以取得较好的使用效果。
a、路面病害修补
路面上的坑洞、大于3mm的裂缝以及原路面接缝不规则处等可能影响雾封层处治质量的地方均须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b、确保路面洁净、干燥
为确保雾封层施工质量,雾封层施工时路面必须处于洁净、干燥状态。雾封层施工前,需彻底清除原路面上的松散石料、水泥块以及泥垢、灰尘、残留物等杂质。可用道路清扫机、电动扫帚清扫,也可以用水冲洗。注意用水冲洗时,必须在施工前24h内完成,以给路面足够的时间达到干燥状态。
c、提供足够的施工安全性
雾封层施工一般是在未完全封闭道路的情况下进行的,施工中应严格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施工前应做好安全布控与交通管制工作以及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d、保护道路标线
用塑料胶带纸或PVC管保护道路标线,防止喷洒到标线上,施工完毕待路面完全干燥后揭去胶带纸或移除PVC管。
e、原路面指标检测
为了对比雾封层前后的效果,需对原路面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检测的频率和位置应与雾封层完工后的检测频率和位置一致。主要检测指标为:渗水、构造深度和摩擦系数。
(2)施工设备及工具要求
雾封层施工采用全自动沥青喷洒车进行机械化施工,设备应配置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操作油泵、速率计、压力表、计量器、材料测温计等装置,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可根据施工需要控制洒布量,调节洒布宽度。人工涂抹时需检查确认施工所需的橡胶推板、滚刷等工具。
(3) 洒布量的确定
最佳洒布量的确定原则是:雾封层施工后,路面沥青膜厚度均匀,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全干燥,具有符合要求的路用性能。
水稀释型乳化沥青洒布量的确定
水稀释型乳化沥青的洒布量一般为0.5~0.7kg/洒布量过多,雾封层破乳后将造成路表面油量过多,路表滑溜,造成行车不便;洒布量过少,将起不到雾封层应有的效果。对局部洒布量过多的部位,可采取洒布约1kg/m2的0.3~0.6mm细砂进行处理。
雾封层的洒布量可事先通过试验确定,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取一定体积(可为1L)雾封层乳液均匀地倒在1m2的面积上,此时的洒布量即为1L/如果乳液在2~3min之内还不能渗人到路表中去,则应该适当降低洒布量继续做上述试验直到找到一个合适的洒布量为止。如果第一次试验之后,路表看起来还能吸收更多的乳液,则可提高洒布量重复上述试验直到找到合适的洒布量为止。
溶剂稀释型特殊沥青洒布量的确定
溶剂稀释型特殊沥青洒布量一般为0.4~0.6L/m2,具体根据路面实际情况试验确定。确定方法与水稀释型乳化沥青洒布量的确定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需使沥青表面完全干燥(约需1h),以完全干燥后的路面状况来确定洒布量的大小。
(4)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a、路面的清理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清理的干净程度直接影响沥青膜的粘结力和防水性能。
b、洒布量的确定应根据路面的具体情况经试验确定,行车道和超车道可能不同,严禁整个路段采用同一个洒布量。
c、根据预先选定的施工方案,在正式洒布前,用洒布车进行试洒,标定洒布设备的计量系统,确保计量准确无误。洒布车在整个洒布过程中应保持匀速行进,采用标定后的控制参数进行均匀洒布。
d、雾封层施工后,须待路面干燥后才能开放交通。雾封层养护期间,须严禁任何车辆和行人进人,否则将影响雾封层的成型效果。
e、雾封层在路表温度低于15℃和大气温度低于10℃时,严禁施工。
f、雾封层施工前后24h不得下雨,确保路面和封层材料的完全干燥。
g、使用溶剂稀释型特殊沥青时,若洒布车原来喷洒过乳化沥青,应将洒布车内残留乳化沥青彻底清除干净,不得残留水分。
(5)施工注意事项
a、施工时,须特别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因施工对环境造成污染。对道路沿线护栏、路缘石等附属设施应进行遮盖保护。
b、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清理,避免产生污染。尤其避免污染相邻车道路面。
c、使用溶剂稀释型特殊沥青时,施工现场要严禁烟火,任何人不得吸烟。
d、采用人工涂抹方式施工时,应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主要是防止沥青进入眼睛,如不慎入眼,应即刻用清水冲洗。
(6)完工路面的检测指标
对完工路面进行相应的检测以评价雾封层施工后路面的使用性能,一般施工时要目测外观质量,异常时及时处理,完工后主要进行渗水、构造深度、摩擦系数等指标的检测。
a、外观检查。采用目测定性评价,要求完成雾封层施工后的路面色泽乌黑、均匀,如新建沥青路面。
b、渗水检测。这是雾封层最主要的检测指标,要求雾封层后沥青路面处于基本不透水的状态。
c、构造深度检测。雾封层后路面构造深度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沥青填补了路面表面的孔隙,使用一段时间后该指标将有所升高。
d、摩擦系数检测。雾封层后路面摩擦系数也会有所下降,控制在规范许可的范围内即可。
检测项目 | 质量要求 | 检测频率 | 检测方法 |
外观质量 | 均匀一致 | 随时 | 目测 |
渗水系数(ml/min) | ≤50 | 1点3处每100m | |
构造深度(mm) | ≥0.55 | 1点3处每100m | |
摩擦系数(BPN) | ≥45 | 1点5次每10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