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 分部分项 工 程 | 工种 | |||
交底内容:手持电动工具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一、环境风险 1.临时用电电缆使用无保护,破损,触电风险; 2.未正确安装电动工具防护罩,有机械伤害风险; 3.使用机械作业时,设备各部分的紧固螺栓、螺丝松动,有漏电现象。 4.电动工具未使用专用开关箱,未使用三级配电,漏电保护、过载保护不灵敏可靠,有触电风险 5. 电源电压与使用工具额定电压不符,有触电风险 6. 临边打凿、拆除作业存在交叉作业;有物体打击风险 7. 临边、临空、高处作业时未佩戴安全带。 主要存在风险: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二、施工工艺 电动工具要求: 1.使用刃具的机具,应保持刃磨锋利,完好无损,安装正确,牢固可靠。 2.使用砂轮的机具,其转速一般在10000r/min以上,因此,对砂轮的质量和安装有严格要 求。使用前应检查砂轮与接盘问的软垫并安装稳固,螺帽不得过紧,凡受潮、变形、裂纹、破碎、磕边缺口或接触过油、碱类的砂轮均不得使用,并不得将受潮的砂轮片自行烘干使用。 3.手持电动工具转速高,振动大,作业时与人体直接接触,所以在潮湿地区或在金属构架、压力容器、管道等导电良好的场所作业时,必须使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动工具。 4.采用工程塑料为机壳的非金属壳体的电动机、电器,在存放和使用时应防止受压、受潮,并不得接触汽油等溶剂。 作业前检查要求: 1.为保证手持电动工具的正常使用,在手持电动工具作业前必须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1)外壳、手柄不出现裂缝、破损; (2)电缆软线及插头等完好无损,开关动作正常,保护接零连接正确牢固可靠; (3)各部防护罩齐全牢固,电气保护装置可靠。 2.机具起动后,应空载运转.应检查并确认机具联动灵活无阻。作业时,加力应平稳,不得用力过猛。 3.严禁超载使用。为防止机具故障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作业中应注意音响及温升,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在作业时问过长,机具温升超过60℃时,应停机,自然冷却后再行作业。 4.作业中,不得用手触摸刃具、模具和砂轮,发现其有磨钝、破损情况时,应立即停机修整或更换,然后再继续进行作业。 5.手持电动工具依靠操作人员的手来控制,如果在运转过程中撒手,机具失去控制,会破坏工件、损坏机具,甚至造成伤害人身。所以机具转动时,不得撒手不管。 使用冲击电钻或电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时应掌握电钻或电锤手柄,打孔时先将钻头抵在工作表面,然后开动,用力适度,避免晃动;转速若急剧下降,应减少用力,防止电机过载,严禁用术杠加压; (2)钻孔时,应注意避开混凝土中的钢筋; (3)电钻和电锤为40%断续工作制,不得长时间连续使用; (4)作业孔径在25mm以上时,应有稳同的作业平台,周围应设护栏。 11.使用瓷片切割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时应防止杂物、泥尘混入电动机内,并应随时观察机壳温度,当机壳温度过高及产生炭刷火花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处理; (2)切割过程中用力应均匀适当,推进刀片时不得用力过猛。当发生刀片卡死时,应立即停机,慢慢退出刀片。应在重新对正后方可再切割。 使用角向磨光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砂轮应选用增强纤维树脂型,其安全线速度不得小于80m/s。配用的电缆与插头应具有加强绝缘性能,并不得任意更换。 (2)磨削作业时,应使砂轮与工件面保持15。~30。的倾斜位置;切削作业时,砂轮不得倾斜,并不得横向摆动。 13.使用电剪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前应先根据钢板厚度调节刀头间隙量; (2)作业时不得甩力过猛。当遇刀轴往复次数急剧下降时,应立即减少推力。 使用射钉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严禁用手掌推压钉管和将口对准人; (2)击发时。应将射钉垂直压紧在工作面上,当两次扣动扳机,子弹均不击发时,应保持原射击位置数秒钟后,再退出射钉弹; (3)在更换零件或断开射钉之前,射内均不得装有射钉弹。 使用拉铆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被铆接物体上的铆钉孔应与铆钉滑配合,并不得过盈量太大咀免影响铆接质量; (2)铆接时,当铆钉轴未拉断时,可重复扣动扳机.直到拉断为止,不得强行扭断或撬断,以免造成机件损伤; (3)为避免失去调节精度、影响操作,作业中,接铆头子或并帽若有松动,应立即拧紧。 三、施工流程 四、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纪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合格安全帽,系好下颚带,锁好带扣;操作电动工具时必须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鞋; 3.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严禁嬉戏打闹; 4.严禁酒后上岗,严禁操作与自己无关的设备; 5.登高作业(2m以上)必须穿防滑鞋,必须系合格安全带,系挂牢固,高挂低用; 6.隧道、人防工程、高温、有导电灰尘、比较潮湿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3.5m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大于36V; 7.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8.特别潮湿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9.手持照明灯必须使用36V以下电源供电。 10.建、构筑物拆除,临边、洞口防护设施拆除需做作业许可审批;高风险作业执行“作业前申请-作业中监护-作业后确认”工作流程。 五、应急处置措施 1、情况上报 事故发生后首先将事情上报给项目部,采取可行措施施救,若需要紧急医疗救助,可拨打距离较近医院电话说清楚出事时间、地点、人员受伤情况。 1)上报流程 ①应逐级上报,事故发现人员首先立即报告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和施工队现场第一负责人,然后留守现场做好联络和临时疏散现场危险人员; ②发生重大事故或险情时,事故发现人员应直接向项目经理报告。 2)事故报告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2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3) 已经采取的措施;(4)事故发展趋势;(5)事故的简要经过;(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2、应急处置. 无论现场发生何种类型事故,均要以人身安全为首重,万不可为财物而冒险,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去考虑财物。意外发生后,一定要保持冷静,有行动能力的人员立即转移到安全区域,然后再观察现场情况,将情况上报项目部安全员和现场责任工程师,上报流程前面已经讲了,这里不再多说若无人员伤亡,则在安全区域内等待后续处理;若发现有人员伤亡,立即展开自救工作,救助别人的前提是自身的安全,不可盲目施救。区分不同事故类型,自救和后续处理大概区分如下: 作业区域内 (1)高处坠落 ①高处坠落一般会导致骨折或者内出血,不可随意挪动伤员,应该用木棍、木板等将骨折处固定,然后将伤员移动到安全区域。 ②若伤势较重而无心跳或者呼吸,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配合胸外按压)。 ③若伤势较轻,对伤者进行止血,包扎伤口。 (3)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 ①关闭机械电源,将伤员救出抬到安全的地带。 ②对伤势较轻伤者进行止血,包扎伤口。 ③若伤势较重而无心跳或者呼吸,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配合胸外按压)。 (2)触电 ①现场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用绝缘物品脱离电源,当电线或者带电体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者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棍等绝缘物品作为救护工具,打开电线或者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的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 ②事故现场人员帮助受伤人员移至安全区域。 ③若伤员无心跳和呼吸,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配合胸外按压)。 (3)坍塌 ①发生坍塌后,若无人员被掩埋,则人员全部转移到安全区域。 ②若发现有人员被掩埋,现场人员不可盲目开展施救,以防产生更严重的后果。等待安全员和现场带班到达现场后决定如何开展救援。 (4)其他事故 ①根据现场人员的受伤程度进行紧急救护,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②发生骨折时,询问医院急救处置方法用现有材料固定伤处。 ③若伤员无心跳和呼吸,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配合胸外按压)。 ④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脱险人员应向救援负责人交待现场情况,积极配合救援工作。 ⑤维持好现场秩序,疏散围观人员。 现场补充交底内容: 交底人签字: 日 期: | |||||
接受人(全员)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