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创设信息情景促进知识迁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1:02:05
文档

创设信息情景促进知识迁移

创设信息情景促进知识迁移湖北省宜昌市第七中学(443003)刘四方信息迁移题又称新情景题,简称信息题。此类试题基本形式:题干(信息部分)+若干简短问题(问题部分)。题干是向学生提供解题信息,即“开门的钥匙”;问题部分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展开的。由于此类试题情景新、知识活、能力要求高,在近几年各地中考及竞赛试题中频频亮相,成为试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一、创设实验情景,重视科学探究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课程改革的新视点。挖掘教材中的相似课题,寻找实验探究与创新的信息
推荐度:
导读创设信息情景促进知识迁移湖北省宜昌市第七中学(443003)刘四方信息迁移题又称新情景题,简称信息题。此类试题基本形式:题干(信息部分)+若干简短问题(问题部分)。题干是向学生提供解题信息,即“开门的钥匙”;问题部分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展开的。由于此类试题情景新、知识活、能力要求高,在近几年各地中考及竞赛试题中频频亮相,成为试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一、创设实验情景,重视科学探究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课程改革的新视点。挖掘教材中的相似课题,寻找实验探究与创新的信息
创设信息情景  促进知识迁移

湖北省宜昌市第七中学(443003)    刘四方

信息迁移题又称新情景题,简称信息题。此类试题基本形式:题干(信息部分)+若干简短问题(问题部分)。题干是向学生提供解题信息,即“开门的钥匙”;问题部分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展开的。由于此类试题情景新、知识活、能力要求高,在近几年各地中考及竞赛试题中频频亮相,成为试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创设实验情景,重视科学探究

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课程改革的新视点。挖掘教材中的相似课题,寻找实验探究与创新的信息源,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

例 1  为了探究铜生锈的条件(铜锈的主要成分是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成员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一个月后,才发现B中铜丝慢慢生锈,且水面处铜丝生锈较严重;而A、C、D 中铜丝基本无变化。根据铜锈的化学式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铜生锈所需要的条件实际上是铜与          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所致。

(2)D中广口瓶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铜生锈时产生铜绿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u2(OH)2CO3 。

(4)铜和铁相比,         更易生锈,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5)若要清洗B中铜丝表面的铜锈,可将其浸入                   中。试写出除去铜锈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    这是一道具有探索性的科学实验题。本题借鉴了课本中研究燃烧的条件及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根据图示和题给信息:只有 B 中位于水面处的铜丝最易生锈,说明该处铜丝生锈同时具备的条件是:需要空气(或 O2)、水(湿度最大)和CO2(由化学式提供的元素组成)。则不难写出铜生锈的方程式:2Cu+O2+H2O+CO2=Cu2(OH)2CO3。本题还已知铜生锈时间约需一个月,说明铁比铜更易生锈,铁比铜更活泼(或铁比铜更易与氧气反应)。铜绿是一种碱式盐,既含有OH-,又含有CO32-,将Cu2(OH)2CO3看成是由Cu(OH)2和CuCO3组成,化学方程式则呼之欲出:

总反应: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本题考查知识点有:酸性氧化物与碱、碱与酸、碳酸盐与酸反应的规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金属活动性的比较;金属锈蚀原理等;考查能力有:快速、准确、全面地在短时间内获取有用信息的临场阅读理解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抽象和概括能力、综合类比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迁移能力以及快速运用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生活情景,联系生活实际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永远是化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所以在试题中设置一些非常熟悉的情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现实问题,是中考和竞赛试题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大餐”。

例 2 下表是湖北省盐业公司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配料表食用盐、碘酸钾
含碘量(20mg~40mg )/kg

保质期18个月

食用方法待食物烹调好后再放入碘盐,勿长时间炖炒
贮藏指南避热、避光、密封、防潮
(1)已知碘在碘酸钾中的化合价为+5,碘酸钾的化学式为         。

(2)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

(3)用单质碘(I2)与氯酸钾发生置换反应可制得碘酸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从2000年10月1日起,我国食盐中加碘含量已调整为每千克食盐中含碘约0.035g,相当于每千克食盐含碘酸钾         g。

解析:这是一道紧密联系实际、联系日常生活的“厨房化学”知识题,它设置了非常熟悉的信息情景,将化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由题给信息:碘酸钾中碘为+5价,根据盐的分类和命名可知该盐为含氧酸盐,再联想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则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知,碘酸钾在受热或见光时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且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受潮。第(3)问已明确告诉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方程式为:I2+2KClO3=Cl2↑+2KIO3。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100%=59.3%,每千克食盐中含碘酸钾为:0.035g÷59.3%=0.059g。本题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意犹未尽。

三、中考精典传真

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物质和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中考命题中十分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过程情景,以突出对方法的考查,使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2003年课改实验区中考试题中就出现了非常精妙的信息题。

1、(2003年宜昌市中考试题)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

[提出问题] 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小林对此进行了探究。 

[猜想] 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     、      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计与实验] 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林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如右图所示:

(1)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       试管中的光亮铜片最先生锈(填字母编号)。

(2)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A实验是多余的,他只考虑了水这个单一条件。C试管中除光亮铜片、蒸馏水外,还有的另外一种物质为          。

(3)D试管中除光亮铜片外,还有的另外两种物质为         ;从D试管的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           。

[评价与改进]我认为小林设计的“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结论,还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可图示)                                           。

[反思与小结] 通过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我获得的启示是:                。

2、(2003年安徽省中考试题)下图是安徽省生产的某种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1)包装标签上钙含量是指            (填单质钙、碳酸钙、钙元素中的一种)。

(2)为了检验此盐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在家庭厨房里可选用的物质是           。

(3)为了测定此盐中的钙元素含量,取10g这种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盐酸,生成0.132g二氧化碳。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参考解答:1、 [猜想]O2、CO2(或名称,下同)

[设计与实验](1)B   (2)CO2(或O2)   (3) CO2和O2;水是铜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或缺少水这个条件,铜不能生锈。)   

[评价与改进] 取一支试管,放入一块光亮铜片,加入少量蒸水浸没部分铜片,充入O2(或CO2)后,塞紧橡皮塞,放置对比观察。(或用右图示表示)。

[反思与小结] 从实验可知,铜生锈比较困难(或铜生锈是铜、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相互作用的结果;或猜想要有一定的依据,不能凭空想象;或实验探究,可采用多组对比实验的方法;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或要有善于猜想、勤于思考、大胆设计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说明:只要从三维目标来回答,言之有理,均得分)

2、(1)钙元素;(2)醋或水;(3)1.2%

文档

创设信息情景促进知识迁移

创设信息情景促进知识迁移湖北省宜昌市第七中学(443003)刘四方信息迁移题又称新情景题,简称信息题。此类试题基本形式:题干(信息部分)+若干简短问题(问题部分)。题干是向学生提供解题信息,即“开门的钥匙”;问题部分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展开的。由于此类试题情景新、知识活、能力要求高,在近几年各地中考及竞赛试题中频频亮相,成为试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一、创设实验情景,重视科学探究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课程改革的新视点。挖掘教材中的相似课题,寻找实验探究与创新的信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