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按照《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的要求及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有关规定,为全面查清土地利用况、土地权属、基本农田及后备资源现状的土地基础数据,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新沂市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江苏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总体方案》、《江苏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编制了《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和《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技术设计书》,按照这些规定和技术要求,市认真组织开展了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经过6个月的详细调查,调查工作基本结束,现将土地调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1.调查区概述
1.1调查区概况
新沂地处苏鲁两省交界,是江苏的北大门,东陇海产业带的中心城市,全国县级市中为数不多的交通枢纽。全市总面积1592平方公里,下辖16个镇,253个行政村,224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9万,其中城区人口24万。新沂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4°06′—34°26′,东经117°59′—118°39′。东西最大跨度62.9公里,南北最大距离41.0公里,位于江苏省北部边缘,东与连云港市东海县、宿迁市沭阳县相接,南与宿迁市宿豫区以新沂河、骆马湖为界,西与邳州市为邻,北与山东省郯城县接壤。
新沂是交通发达的区域中心。新沂是亚欧桥东起第一座枢纽城市,距徐州、连云港、临沂、淮安等大中城市均在100公里左右,战略地位十分突出。陇海与新长、胶新铁路,京沪高速与连霍高速、徐连高速公路,205国道与323、249省道,在新沂形成“三纵三横”的交通网络格局;京杭大运河绕境而过,直通长江水道;东靠连云港港口,出海通道非常顺畅;周边8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和山东临沂机场,构成了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
1.2调查任务
本次调查是要完成新沂市农村土地权属、土地类型调查、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调查,通过调查摸清新沂市农村土地家底,建立起符合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从而统计出新沂市土地利用状况并形成各种成果分析报告,为新沂市国土资源管理提供信息化管理的平台,继而为新沂市下一步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等相关规定和新沂市现有可利用资料的实际情况,调查区第二次土地调查的主要任务为:
①农村土地调查,包括农村土地利用地类调查和农村土地权属调查,查清城镇以为的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分布等利用状况,查清耕地、园地、草地、林地、农村居民点等各类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查清城镇以外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查清公路、铁路、河流及农、林、牧、渔场和工矿等国有土地的使用状况,利用调查成果,加快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
②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查清大黄山耕地后备资源的面积、分布和利用情况,统计汇总出徐州市区耕地后备资源分布和面积。
③工矿调查,查清新沂市除镇区以外的工矿用地的地类、面积、分布、位置和土地权属状况。
④建立起运行良好且符合第二次土地调查相关技术规程和数据库标准的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和土地管理系统。
⑤进行数据汇总、图件编制、成果输出,为下一步新沂市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做好准备。
⑥更新调查成果与二次调查成果对照、衔接,进行科学的成果分析,实现指导新沂市经济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1.3调查意义
新沂市开展二次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查清新沂市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当前地籍管理工作正朝着以土地调查为基础、产权管理为核心、地籍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为重点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进地籍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对外以证管地,对内以图管地”的地籍管理新机制,在全市开展二次调查,以及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库建设等工作对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开展二次调查,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二次调查,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数据,查清土地权属,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集约型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社会稳定、保护农民利益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国民经济宏观,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国土资源和实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根本手段。
1.4主要作业依据
(1)1998年8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1998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籍]字第26号);
(4) 国土资源部2001年《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发〔2001〕359号);
(5)《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2003.8;
(6)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规定》2005.3;
(7)国土资源部2007年编制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及《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8)《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9)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
(10)国土资源部2008年《土地登记办法》;
(11)《土地调查条例》(2008年);
(12)《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13)《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汇交办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14)江苏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编《江苏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15)《徐州市确认土地权属条例》1997.10;
(16)《徐州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方案》;
(17)《徐州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总体技术要求》;
(18)《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19)《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技术设计书》;
1.4调查工作时间表
本次调查工作自2008年4月开始至2008年11月全部结束,在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下,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工作时间安排紧凑,统筹高效,在保证调查成果质量的前提下,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了从编写技术设计书、资料收集到数据入库、成果输出等各项工作,每项工作相辅相成、紧张有序,具体工作进程见下表:
序号 | 工作内容 | 时间安排 | 负责单位 |
1 | 召开全市二次调查动员大会 | 2008.4.18 | 新沂市 新沂国土局 |
2 | 组织编写技术设计书 | 2008.4.19-23 | 省信息中心 新沂国土局 |
3 | 资料准备、技术培训 | 2008.4.24-25 | 省信息中心 新沂国土局 |
4 | 外业调查 | 2008.4.26-8.29 | 省信息中心 新沂国土局 基层国土所 |
5 | 内业数据处理及属性输入 | 2008.8.30-9.29 | 省信息中心 |
6 | 数据库建设、成果输出 | 2008.9.30-10.15 | 省信息中心 |
7 | 成果分析 | 2008.10.16-10.31 | 省信息中心 新沂国土局 |
8 | 调查成果自检 | 2008.11 | 河北测绘院 新沂国土局 |
9 | 调查成果复检 | 2008.11 | 徐州国土局 |
10 | 最终检查、成果提交 | 2008.12.5 | 新沂国土局 |
2.1建立组织机构
2008年2月1日新沂市下文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的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了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调查办公室设在国土局,由杨小川兼任办公室主任,李刚副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成员包括各相关科室负责人和部分业务骨干。同时各镇也分别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二次调查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各相关驻镇单位负责人、村支部、村委会主任和村民小组组长。
作业单位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对这项工程也高度重视,在新沂设立了二次调查工程指挥部,落实场所、车辆和办公电脑,对调查区进行过程指导和成果质量检查;同时安排了调查经验丰富的作业员进行权属和地类调查,专职质量检查员实施过程检查,数据技术人员进行数据采集、属性录入、数据入库和成果汇总、输出;质检科及时实施各工序的最终检查,从组织上和技术上为调查区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充分保障。
本次调查引入了监理机制,新沂市调查项目的监理工作由河北第一测绘院承担,该公司拥有丰富的经验、雄厚的技术力量,员工平均学历本科以上,这些都为本次调查区成果的高质量加重了砝码。
2.2项目技术及资料准备
1、平面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北京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子午线为118°00′。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航空摄影资料:采用2008年初徐州市统一航摄的1:20000航片,制作成1:5000正射影像图。
4、地形图资料:江苏省测绘工程院2005年成图的1:1000数字地形图。
5、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分幅图(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0)。
6、工作底图:将内业采集的矢量数据叠加到1:5000正射影像图上,回放输出1:5000防水纸图,作为工作底图。
7、其它资料:
(1)权属资料:权属界线图、原权属协议书、权属调查表、土地证书等;
(2)基本农田资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基本农田区块图件以及调整的相关资料等;
(3)建设用地审批资料:用地批文、规划红线图等;
(4)耕地后备资源资料:2002年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资料、各年度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等设计验收的资料等
(5)其它资料:区划调整文件、境内大型河流、公路、铁路等登记资料等
2.3宣传发动
积极与当地媒体联系,利用自身的工具、条件,大张旗鼓的开展宣传工作,为第二次土地调查营造良好的氛围。共召开工作会议20次,发文8次,利用《徐州广播电视报》、《新沂新闻》、《新沂国土资源信息》、《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简报》等纸质媒体报道120次,利用局专门网页宣传12次,张贴调查公告2500份,制作宣传手册1000本,散发宣传单50000张,发送短信息10000条,基本实现了土地调查宣传工作的全覆盖。
除此之外,我们还定制了150多套调查工作服和文化衫,120多张工作证和监理证,既加强调查人员的管理,同时从侧面宣传了调查工作。
2.4加强人员培训
一是培训村组干部。利用试点动员大会召开之际,对各行政村负责人集中进行培训,向他们讲解如何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做好配合,如何为作业人员提供方便。
二是培训作业人员。在调查开始前,对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上岗培训,让他们掌握相关技术规程和作业方法,绝不允许“外行”上岗。
三是培训本系统工作人员。利用会议、发文、调查陪同等多种形式,培训我局从事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所的工作同志,使他们熟悉调查业务,为后续工作做好配合,为保证调查质量做好铺垫。
2.5准备仪器设备
为了保障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试点镇工作顺利开展,新沂市国土资源局、作业单位和监理方都准备了质量优良、性能可靠的设备,投入的主要设备见附件。
3. 技术路线和方法
3.1 技术路线
围绕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以数字航空摄影获取影像数据,以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确定影像纠正点坐标,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制作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工作底图;全面查清调查区内土地利用的分类、分布和权属的现状,形成图件和文字资料;按照建库规范和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将实地调查的图件和文字资料数字化,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采用经国土资源部测评的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管理,输出图件和统计报表。
3.2 方法
第一步,收集相关资料。广泛收集与调查区域有关资料,如以往土地调查图件资料、土地利用数据库,自然地理状况,最新的地形图、交通图、水利图、河流湖泊分布图、地名图等。
第二步,外业全面调查。利用1:5000比例尺的调查底图,实地进行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对影像上没有的、新增加的地物进行补测,并将补测的内容及属性标绘在调查底图上,填写《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最终获得能够反映调查区域内土地利用状况的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以此作为内业数据库建设的依据。
第三步,系统整理外业调查成果,按照国家统一的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及数据库建设规范,逐个图斑(宗)录入调查记录,并对土地利用图斑(宗)的图形数据和属性表单数据进行链接,形成集图形、影像、属性、文档为一体的土地利用数据库。
第四步,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 GIS为图形显示平台,以大型的关系型数据库Oracle为后台管理数据库,存储各类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实现对土地利用的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栅格影像数据及其它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借助网络技术,采用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方式,对调查数据进行有效存储与管理。
4.调查实施
4.1调查任务
本次调查共完成了16个镇约1610平方公里范围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入库、报表图件生成等工作,并形成新沂市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4.2组织实施
2008年2月1日,新沂市发布的《市关于做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通知》(新政发〔2008〕6号)标志着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全面实施。唐店镇作为试点调查区率先开展调查工作,作业单位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派遣精兵强将,由市二次调查办公室和试点镇国土所协助,分为两个作业小组同时开展调查工作,最终完成试点调查任务。试点区域完成调查任务后,随即开展全市的调查工作。
4.3经费落实
为保证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土地调查经费采取多方筹措、统筹安排、列入市级财政预算的办法。
5.质量控制
5.1坚持“六检一验”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土地调查数据库标准、成果检查验收办法等,联合作业单位,制定了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技术设计书,认真详细编写了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检查方法: “六检一验”。即作业员自检、作业小组互检、作业单位专检、监理单位核检、二次调查办公室抽检和徐州市局的监督检查,最后提交省级验收。其中自查、互查的检查量必须达到100%,作业单位专检内业应达100%,外业不低于70%。
5.2落实检查责任
为确保调查成果的质量,新沂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了镇、村级核查工作,建立了责任到人(小组长)的制度,采用“谁检查,谁签字”的方法,把核查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实处,确保了权属、地类的正确性。
5.3加强监理监督
我局率先出台了《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监理工作管理办法》。明确了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监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原则,监理工作人员的职责,并将质量监理划分为技术设计书监理、技术路线执行监理、调查人员情况监理、过程成果质量监理、生产单位质量控制监理、新技术新方法的监理、外业调查成果质量监理等十三个部分,细化监理方案,为监理工作顺利有效开展打下基础。
6.项目实施特点
6.1领导重视
、市高度重视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为搞好这项工作,市、镇两级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市、镇都成立了由一把手亲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进行组织、领导、协调,确保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同时,市向各镇下发《关于关于做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调查的意义、主要内容、分段步骤、工作要求。新沂市国土资源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和地籍科有关人员到所有镇进行动员、指导,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有力地促进了工作开展。
6.2措施有力
在土地调查过程中,重点抓了“一会三班”。“一会”就是动员会,在每个镇开始调查前,均由各镇召集各村组干部开动员会,并请市国土资源局及作业单位领导讲话,对工作开展提出具体要求。“三班”:村组干部、作业人员和国土系统工作人员培训班。
6.3工作到位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作业组经常会遇到许多具体的问题,新沂市国土资源局针对作业组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形成了书面意见后给予明确答复。保证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6.4质检认真
第二次土地调查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质量,为加强质量管理,作业单位采取跟踪检查的方法,严把质量关。就是当一道工序结束将要进入下一道工序时,必须首先通过检查。如在外业调查结束进入内业数字化时,首先要对外业质量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在消除问题后才进入下一道工序。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从整体情况来看,所生产出来的数据是客观真实的。
7.调查成果
通过本次调查,完成了新沂市农村土地调查的各项工作任务,查清了新沂市各类土地利用现状、权属状况,掌握了区域内各类土地基础数据,建立了土地利用管理信息数据库和土地管理系统,获得了实用的土地调查实践经验,完成了调查工作。
7.1外业调查成果
1、标准分幅的调查底图297幅;
2、各类土地权属界线协议(确认)书4563份;
3、集体土地调查表10882份;
3、第二次土地调查记录手簿。
7.2图件成果及相关资料
1、1:5000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297幅;
2、村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权属界线图各253幅;
3、全市土地利用现状挂图1幅、镇土地利用现状挂图16幅;
4、《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
5、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
7.3面积计算及汇总成果
1、新沂市土地分类面积统计汇总表及统计台帐;
2、新沂市分别按权属性质(国有、集体)土地分类面积统计汇总表
7.4数据成果
新沂市土地利用数据库;
7.5文档资料
(1)《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技术设计书》;
(2)《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工作报告》
(3)《新沂市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技术报告》;
(4)《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成果分析报告》;
(5)《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自查报告》;
(6)《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数据库建设报告》;
(7)仪器鉴定资料等其他文档资料。
8存在问题
本次农村调查工作取得了相应的调查成果,也暴露了调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联系不够紧密,调查工作中甲方、乙方、监理三方联系不够紧密,有些问题沟通不到位。
(2)基层所工作人员土地调查知识缺乏,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个别区域的具体调查工作欠缺计划性。
9.主要经验和体会
9.1领导重视是前提。
我市各级、各部门领导对第二次土地调查都十分重视。一是市领导重视。先后两任市领导都十分重视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多次调度我市的调查工作进展情况,并在资金、协调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支持。调查合同一签订,我市就把合同总金额的20%首付款106万元支付给作业单位,保障了调查工作顺利实施。二是乡镇领导重视。开展调查工作前,各镇均召开了动员工作会议,镇、镇长都亲自出席,并在会上作重要讲话,要求各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全力配合支持调查工作,否则严肃处理。同时,大部分有条件的镇都免费安排作业人员的食宿,为作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三是村组干部重视。在村民小组权属调查时,每天早7点到晚7点的指界过程中,村组干部亲自或指派专人负责指界工作,并负责用机动车辆将作业人员载至调查现场,保证调查工作进度。
9.2制度建设是保障。
没有好的工作制度,就没有好的工作成绩。对此,我们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调查工作制度,来保证和加强调查工作的稳步推进。工作日志制度。作业小组、基层所和市二次调查办公室必须撰写工作日志,详细记录当天的工作内容、工作进度以及村组干部的协调配合情况,重点是记录存在问题。挂牌上岗制度。进行外业作业时,每位作业人员必须穿着统一工作制服,佩带上岗证,保持整体、规范的仪容、仪表,禁止一切不文明行为。重大问题协商制度。定期将调绘中的疑难杂症、疑问图斑进行书面汇总,及时交给土地调查办公室研究解决,每次处理办法均有相应的材料记录,给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开展奠定基础。指界协调制度。按照三天内工作计划,发放指界通知书,将参加现场指界的村、组负责人及时通知到场,沿村组边界进行指界。指界人应现场填写指界相关表格,并由村委会盖章确认。过程检查制度。对上一周的业务开展情况,二次调查办公室随时组织专人检查,填写抽查记录表,发现问题时,及时通知作业单位修改、核查,必要时翻工。定期交流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在二次调查办公室的统一组织下,各作业小组负责人应及时将遇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提出集中交流协商,以避免重蹈覆辙。
9.3质量检查是关键。
我们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土地调查数据库标准、成果检查验收办法等,联合作业单位,制定了《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部分)技术设计书》,并参照盐城市质量检查模式,认真详细编写了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检查方法: “六检一验”,即作业员自检、作业小组互检、作业单位总检、监理单位核检、二次调查办公室抽检和徐州市局的监督检查,最后提交省级验收。作为组织单位,我们经常抽调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同志不定期进行检查,坚决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同时,如实做好检查记录,并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在交流会中加强沟通,落实解决措施。
新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
10.附件
10.1参与调查的主要人员名单
序号 | 姓名 | 职务/职称 | 负责内容 | 工作单位 | 备注 |
1 | 杨小川 | 总体负责 | 新沂国土局 | ||
2 | 李 刚 | 副/工程师 | 全面协调组织 | 新沂国土局 | |
3 | 臧永宜 | 科长 | 负责具体实施 | 新沂国土局 | |
4 | 沈克银 | 队长/高工 | 负责质量检查、把关 | 新沂国土局 | |
5 | 王树章 | 副科长/工程师 | 外业检查指导 | 新沂国土局 | |
6 | 李全宝 | 副科长/工程师 | 外业检查指导 | 新沂国土局 | |
7 | 于金羽 | 副科长/助工 | 外业检查指导 | 新沂国土局 | |
8 | 梁怀革 | 工程师 | 外业检查指导 | 新沂国土局 | |
9 | 陈士强 | 助工 | 外业检查指导 | 新沂国土局 | |
10 | 陈庆军 | 高级工 | 外业检查指导 | 新沂国土局 | |
11 | 韩玉林 | 工程师 | 项目负责 | 省信息中心 | |
12 | 邢 勇 | 工程师 | 外业项目负责 | 省信息中心 | |
13 | 丁忠好 | 高工 | 项目组长 | 省信息中心 | |
14 | 刘 霄 | 工程师 | 项目组长 | 省信息中心 | |
15 | 王周生 | 工程师 | 外业调查 | 省信息中心 | |
16 | 欧阳晨 | 工程师 | 外业调查 | 省信息中心 | |
17 | 葛军锋 | 工程师 | 外业调查 | 省信息中心 | |
18 | 曹春宝 | 助 工 | 外业调查 | 省信息中心 | |
19 | 王国平 | 技 工 | 外业调查 | 省信息中心 | |
20 | 武华松 | 科长/高工 | 质量检查 | 省信息中心 | |
21 | 徐建刚 | 副科长/高工 | 质量检查 | 省信息中心 | |
22 | 徐洪新 | 工程师 | 内业数据处理 | 省信息中心 | |
23 | 陈 娟 | 工程师 | 内业数据处理 | 省信息中心 | |
24 | 杨玉明 | 工程师 | 监理 | 河北测绘院 | |
25 | 相 超 | 工程师 | 监理 | 河北测绘院 |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上图 |
基本农田上图资料收集 |
解析空三 |
航空摄影 |
基础控制 |
像控测量 |
dem、dom制作、调查底图制作 |
权属调查 |
地类调查 |
权属、地类的调查底图清绘 |
调查资料计算机数据录入 |
数据转换导入数据库 |
二次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
输出图件 统计报表 |
实地调查 |
10.3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 | 型号 | 数量 | 备注 |
GPS | 徕卡1200 | 1+1型 | |
全站仪 | 拓普康102N | 1台 | |
RTK | 天宝R8 | 1台 | |
电脑 | 台式、笔记本 | 若干 | |
汽车 | 普桑、面包车 | 3辆 | 三方各1辆 |
绘图仪 | HP 800PS | 1台 | |
数码相机 | 索尼DSC-T100 | 1台 | |
打印机 | HP 5100 | 2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