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来双语学校 四年级组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作文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作文内容进行教与学的协同性活动。作文教学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包括授给学生作文的陈述性知识、作文的程序性知识和作文的策略性知识,还包括训练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小学生作文,能够反映出他们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的水平。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新课标要求依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小学生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就是说在作文教学中,既要进行用字、谴词、造句、谋篇的综合训练,又要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的能力。
三、基本情况:
四年级学生习作水平有一定提高,但还是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书面不够整洁、标点使用不当、语句不通顺前后不连贯、中心不够突出、条理不分明、叙事不简练、书写慢等。小学前三年,我们抓学生“写”的能力,重点之一是使学生愿意写、有的写,学生升入四年级后,愿意写、有的写仍然是写作最基本的矛盾。另一个重点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基本上能做到说什么写什么,这一点也需要继续抓下去。
四、研究目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熟练运用修改方法会修改自己的和他人的习作。
五、研究措施:
教师方面:
1、坚持每天学习课改新理念,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将所学及时运用到作文教学中。
2、坚持每天读书,不断扩展自己的业务知识,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做学生读书的楷模。
学生方面:
(一)为了使学生愿意写,有的写,主要抓三个方面:
1、写日记,使习作与生活紧密结合。所谓“日记”,不是严格按文体划分意义上说的,日记本身无固定格式、内容要求、形式。全年不少于32篇。
2、写作和阅读结合,续写,仿写,补写,还包括写发言提纲。全年不少于20次。每天阅读读课外书不少于1500字,并有一定的读书笔记。
3、写作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
话题作文与本单元主题一致,使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实践能够围绕单元主题整合起来。习作的题材可以围绕单元主题扩展,不必拘泥于“单元习作”所给的题目。这样做,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话可写,而且可以通过写作提升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水平。进行时应注意:
1、学生可以在列出的题目中进行选择。老师做好引导,不能光写想象类作文,不写写实类作文。
2、四年级学生必须开始练习写真实的生活。开始练习时不必要求过高,可以写长,可以写短;可以是片段,也可以成文。
(二)从培养表达能力的角度看,写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性劳动,不能简化为“制模——铸造”这样的过程。学生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多次反复,才能学会把话说通,既而把话说好。
教学方面:
1、通过“日积月累”和“口语交际”的练习,学习有条理地表达,具体地表达,生动地表达。练习的句子要复杂一些,特别是期中以后,大多是句群。
2、继续练习用学过的方法修改习作。
3、把一件事写明白。
4、学习运用有条有理、有声有色、有根有据、有血有肉的标准修改习作。
5、继续练习写个人活动计划和个人总结。
时间安排 | 阅 读 | 作 文 |
2014年3月 | 1、练习提问 2、朗读重点词语和句子 | 1、练习写人的动作 2、复习修改的方法及有根有据、有血有肉的标准 |
2014年4月 | 1、继续练习提问 2、简要记下体会 | 1、拟人句 2、修改标准:有条有理 |
2014年5月 | 1、继续练习提问 2、提有价值的问题 | 1、练习先分后总 2、修改标准:有声有色 |
2014年6月 | 1、批注资料 2、批注笔记(一) | 1、描写人物心理 2、缩写 |
2014年4月 | 1、阅读习惯 2、品味好题目 | 1、用对比方法突出重点 |
教师取得的成果:
1.论文
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参加教学论文评比。
2.结题报告
撰写3000-5000字左右 3.资料汇编。 学生取得的成果:
1.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大幅度、大面积提高。
2.争取一部分同学能有习作在正规报纸、刊物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