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一跃教材知能提炼
【题组练习1】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 )
A.第一、三象限 B.第一、二象限 C.第二、四象限 D.第三、四象限
2. 若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 )
A.第二、三、四象限 B.第一、二、三象限
C.第一、二、四象限 D.第一、三、四象限
3. 反比例函数,的共同点是( )
A.图象位于同样的象限 B.自变量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C.图象关于直角坐标系的轴对称. D.图像都是两条双曲线
4. 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y=kx-k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5. 若反比例函数图像位于第一、三象限,则k .
6. 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7.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两个分支关于 _______ 对称.
【知识点1小结】
反比例函数的函数是由两个分支组成的曲线;当k>0时图像在一、三象限;当k<0时图像在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对称.
【题组练习2】
8. 若点(-2,y1), (1,y2), ( 2,y3)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B. C. D.
9. 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x1,y1) 和点B(x2, y2 ),且0<x1<x2时,y1>y2>0,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有两点A(,),B(,),且,则的值是( )
A.正数 B.负数 C.非正数 D.不能确定
11. 任写一个图象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增大而增大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 .
12. 已知函数,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
【知识点2小结】
一般地,反比例函数有以下性质:当k>0时,图象在一、三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图象在二、四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
二跃学科能力内化
13.【易错题】当x>0时,两个函数值y一个随x的增大而增大另一个随x的增大而减少的是( )
A.y=3x与y=; B.y=-3x与y=; C.y=-2x+6与y=; D.y=3x-15与y=-.
14.【易错题】若点(x1,y1),(x2,y2),(x3,y3)都是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的点, 并且x1<0 16.【变式题】已知反比例函数,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字母的取值范围:(1)函数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2)在每一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增大. 三跃课标能力升华 17.【开放题】举出3个具有以下两条特征的反比例函数: ①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 ②图象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增大而增大. 18.【探究题】已知,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求当x≤-2.5时,y的取值范围. 19.【学科综合题】已知函数和。 (1)在所给的坐标系如图17-1-2-1,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 (2)求这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 (3)观察图象,当在什么范围时,? 解: : 一链中考典题实战 20.【2011双柏县】已知甲、乙两地相距(km),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则汽车行驶的时间(h)与行驶速度(km/h)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 21.【2011哈尔滨市】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 k>2 B. k≥2 C. k≤2 D. k<2 22.【2011辽宁】已知反比例函数= (≠0)的图象,在每一象限内,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少,则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3. 【2011山东烟台】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当时,有,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链课外空间遨游 商贩的欺骗顾客的手段 要求取消市场上使用杆秤的呼声越来越高.原因在于,一些不法商贩在卖货时将秤砣挖空,或更换较小秤砣,使砣变轻,从而欺骗顾客. (1)如图17-1-2-2所示,对于同一物体,哪个用了较轻的秤砣? (2)在称同一物体时,称砣到支点的距离y与所用秤砣质量x之间满足_____________关系. (3)当砣变轻时,称得的物体变重,这正好符合哪个函数的哪些性质? 一个目标发展是硬道理 成长记录宝库 题号 分析 解法 记录 总结 1.C 2.D 3.D 4.C 5. 6. 7.原点 8.B 9.C 10.A 11.答案不唯一,如等,12. 13.A 14. B 15.如答图17-1-2-1所示. 16.(1) (2) 17. (1)y=-;(2)y=-(答案不惟一,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18. 19..解:(1)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 ,列表可得: (2)联立解析式:解得:, ∴两函数的交点坐标分别为A(-2,-3);B(3,2); (3)由图象观察可得:当时,。 20.C 21.A 22.C 23.C 二链课外空间遨游 分析:设重物的质量为G(定值),重物的受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为l(定值),图4①、图4②中y1、y2分别表示秤砣的受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根据杠杆原理得:物体的质量(G)与阻力臂(l)的乘积等于秤砣的受力点到支点的距离(y1或y2)与秤砣质量(x)的乘积. 解:(1)∵ ∴. 故图4①中的秤砣较轻 (2) ∴y与x满足反比例函数关系 (3)符合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性质.
参追求目标:题不二错、团队带动 错题 错解 正确 互助 规律 x … -5 -4 -3 -2 -1 1 2 3 4 5 … … -6 -5 -4 -3 -2 0 1 2 3 4 … … -2 -3 -6 6 3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