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训练主题: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目录:
1.春天里的发现
2.车窗上的小水珠
3.报纸的秘密
4.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5.含羞草
春天里的发现
冬天过去了,春天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练江河边踏青。
我发现,柳树脱掉了枯黄的棉袄,换上了薄薄的绿色的毛衣,长出了嫩绿的小芽。树上几只小鸟在唱歌,嘹亮的歌声传得很远。桃花露出粉红色的小脸,在阳光的照耀下竞相开放,美丽极了。可爱的迎春花也开了,引来一群小蜜蜂在忙忙碌碌地采着花蜜。
我低头看时,发现土在动。扒开一看,原来是一条小蚯蚓在拱来拱去,好像在寻找着什么。练江河河面没有一块薄冰,小鱼把头露出了水面,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不远处,人们在河岸边放风筝,各式各样的风筝在天空中飞舞。我真想变成一只风筝,在春风的吹动下自由飞翔。
春天太美了,我会把它的美永远记在心里。
【点评】习作以冬天过去,春天悄悄来临引出踏青的缘由,接着具体地描写了柳树、小鸟、桃花、迎春花、小蜜蜂、小蚯蚓、小鱼这些动植物在春天的变化。其中“脱掉……换上……”“开了……引来……”“拱来拱去,好像在……”“露出……说……”等拟人句,充分表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表达了小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全文有详有略,语言生动、形象,写出了小作者对春天景物的新发现、新体会,表达了其喜爱春天的真情实感。
☆车窗上的小水珠☆
也许车窗上的水珠对你们来说不算什么,可我看到过一颗奇怪的水珠。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我看见的水珠竟从低处往高处流。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爷爷家。爸爸开着车,我面前的车窗上不知怎么有几颗水珠,这几颗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看上去晶莹剔透。就在我看着它们时,一颗水珠忽然微微颤动起来,其他水珠也跟着颤动起来,好似在比美。一会儿,那颗水珠突然从自己的位置向上跑,好像要和别的水珠比赛。其他水珠跑不上去,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伙伴夺得金牌。我看到这奇景后,脑袋里出现了一个大问号,就问妈妈:“为什么水珠会从下往上流?”妈妈回答说:“因为车开得快,风刮的方向又与水滴下落的方向相反,所以水珠就会向上跑。”
【蛋宝宝】“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个俗语用得好,水往低处流不奇怪,反之可就奇怪了。这篇习作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就会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许多新奇精彩的东西,写作文时就有很多东西可写。这篇习作只是写了一颗小水珠,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值得一提、没什么好写的。但因为小作者观察得很细致,注意到了小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注意到了水珠的微微颤动,尤其是发现了小水珠从下往上流的奇怪现象,因此就有了东西可写,而且写得很生动。
☆报纸的秘密☆
今天,我帮妈妈清理一堆旧报纸。哟,怎么报纸变黄了呢?而且越旧的报纸越黄,和新报纸完全是两个样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我的“好朋友”《蓝猫淘气三千间》,去查个究竟。哦,原来造纸工人造纸的时候,需要先把造纸的原料用漂白粉或氯气漂白,然后才能制成白纸。但是这些纸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潮气,在阳光和空气中多种气体的作用下,当初漂白的效果被破坏了,颜色就变黄了。
所以,如果你想长期保存报纸,那最好把它们夹在隔潮、干燥的夹子里。
【点评】这位同学很细心,在清理旧报纸的时候,发现报纸变黄了,而且还看到“越旧的报纸越黄”。他既发现了问题,又有探究为什么的决心。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实验课,题目是“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老师先给我们做了个实验,把两只大小不一样的马铃薯分别放在两个盛满水的水槽里。在放之前,老师先让我们猜测哪个会沉,哪个会浮。同学们纷纷猜小的会浮大的会沉。实验做完后,结果却正好相反。而且把它们放在同一个槽里时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次是都沉,一次是都浮。同学们感到很好奇,大家讨论了一番,最后我们都说肯定是和水有关,老师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证明。
老师让我们把两个水槽里的水分别取一些,然后放在铁片上用酒精灯烧,结果发现一个水槽里的水烧干了后,铁片上有一层白色的东西,而另一个上没有。老师还让我们把这白色的东西用手沾一点放在舌头上,大家尝了以后都叫了起来:“哦,是咸的。”“老师,这是盐。”老师肯定了我们的回答。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明白了原来盐水可以让马铃薯浮起来。为了证明这个结论老师接下来让我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又发现,放入水中的盐不能太少,只有达到一定的浓度时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为什么盐水能让它们浮起来呢?老师给我们称了盐水和清水的重量,结果发现同样容量的盐水和清水,盐水重了许多,而且盐分越多,分量越重,分量越重,它的浮力也越大。所以,马铃薯在足够浓度的盐水中能够浮起来。
【点评】这是一篇观察日记,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介绍了课堂上的实验经过,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事实;简练、自然,有真情实感,层次清晰。
☆含羞草☆
星期天,爸爸从花市给我买回来了一盆绿色的植物。我一看,它并不高,绿色的茎上长着羽毛状的叶子。我问爸爸它是什么植物,爸爸说是含羞草。这个名字可太有意思了,它怎么叫这么个奇怪的名字呢?
爸爸对我说,这盆含羞草很有意思,你只要用手轻轻地碰一下它的叶子,它就会把叶子合拢起来;如果你使劲地用手碰一下它,它所有的叶子就都会合拢,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所以叫含羞草。
啊,是这样啊,太有趣了!我很好奇,决定亲自试一试。我用手指轻轻碰了一下它的一片叶子,这片叶子果真迅速合拢起来。我觉得有意思极了,就用手使劲摇了一下它的主干,整棵含羞草的叶子都迅速合拢了。这时候我看啊,它不像是个害羞的小姑娘了,倒像生气似的,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你怎么一点儿都不小心?用那么大的劲儿,都把人家弄痛了!”
为什么含羞草的叶子会合拢呢?我上网查了查,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含羞草的叶子和叶柄具有特殊的结构。在叶柄基部和复叶的小叶基部,都有一个比较膨大的部分,叫作叶枕。叶枕对刺激的反应最为敏感。一旦碰到叶子,刺激立即传到叶柄基部的叶枕,引起两个小叶片闭合起来;触动力大一些时,不仅传到小叶的叶枕,而且很快传到叶柄基部的叶枕,整个叶柄就下垂了。因此,含羞草的叶子才会合拢。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爸爸给我买的这盆含羞草还真有趣!我喜欢含羞草这个“害羞的小姑娘”!
【点评】小作者在摇动含羞草时把含羞草的反应看作生气,很有趣。看得出小作者是个充满幻想、充满童趣的孩子。
☆种花生☆
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作业——种植,老师还让我们自由结合组成小组。下课时,我们小组开了个小会,决定栽种花生。然后,我们就开始推选组长,由组长来分配任务。我们组共有五人,其中两人查找资料,两人去找土,一个人去找合适的盆子。任务分配好之后,大家很快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土有了,盆子也有了,资料也搜集得差不多了。最后,该种花生了。这时,我们才发现,竟然忘买种子了,组长赶快带领大家一起去买种子。我们挑选好小种子,开始栽种花生。
我们按照查找到的资料所说,先把土放在盆子里,放好之后,挖一个5~10厘米深的洞,然后把种子放入这个洞中,再把土埋上。好!大功告成了。
过了一周,我又去看那盆花生,小种子已经发芽了,冒出了一点点小苗。这几天的辛苦可真是没有白费啊!
又过了几天,我们发现前几天发出来的嫩芽没有一点儿变化,这是怎么一回事?我提出,是不是因为没有浇水?于是大家马上动手浇水。
小组的每个人都非常关心自己亲手种植的种子,每隔几天都来看一次。我也特别关注它,每天都和它说说话,可是那株小苗就是不见长高,我们小组的成员非常失望。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全组组员决定开一次会,来商量解决的办法。可是当我们聚在一起时,大家都不说话,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过了很长时间,组长先说话了:“我们组现在遇到了困难,大家不要气馁,我们一定会想出办法来的。”于是大家开始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经过大家的研究讨论,我们决定先请一位有种植经验的科学老师对我们进行指导。
当老师给我们指导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花生适合在沙土里生长,沙土地里长出来的花生颗粒饱满,是我们在选土壤时出现了问题。于是我们马上行动起来,换上新的适合花生生长的土壤。
可别小看了种花生,里面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点评】小作者对种花生的过程写得很具体,通过写花生种子几天来的变化,让读者了解了花生的生长过程。而且还讲了怎样让花生健康成长,增强了文章的科学性。小作者按时间顺序来写,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语言流畅,生动自然,我也想弄几粒花生种种看!
☆鲜花保鲜的秘密☆
妈妈是个爱花的人。自从搬入新居之后,妈妈常采摘一些花枝摆放于居室内,漂亮极了,赏心悦目。然而,好景不长,不出两三天,原来鲜艳、水灵的花朵就会干瘪打蔫,直至枯萎而死,真是令人遗憾!
爸爸休假回来了。一天,我与爸爸一起回老家看望奶奶,顺便剪了些花枝回来。
于是,爸爸提议比一比看谁插的花保鲜时间最长,我爽快地答应了。可是,没过两天我悉心照料的那些花枝都像得了病似的垂下头,原来翠绿欲滴的叶子也蜷缩在一起与妈妈从前插的花一样。我跑进爸爸的房间,看见爸爸插的花儿却是鲜艳如初,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这是怎么回事呢?明明我们的花是一起釆的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不禁低下头,仔细地观察起来。终于,我在花枝的根部发现了灼烧过的痕迹。难道谜底在这儿?我请教了爸爸,爸爸让我对两瓶花进行比较。我仔细地观察了一番,说:“爸爸,你瓶里的水是清澈透明的,而我的却很浑浊;还有,我的花枝的根部巳经发黄腐烂了,你的却丝毫没有改变。”“对,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我连连摇头。“那好,你自已去找答案吧,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
在爸爸的指导下,我找来了很多书,终于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原来,爸爸在插花之前,把花枝的根部放在火上烧过,这叫作炭化。鲜花根部经过炭化,就可防止细菌侵入,这样如同在花枝的切口表面贴上一层保护膜,使花枝不容易腐烂。因而,经过炭化后的花枝也就能较长时间地保鲜。
为了验证答案,我也按照爸爸的方法插花。果然,这一次经过炭化后的花枝保鲜时间长达半个月之久呢!
妈妈再也不用为鲜花的枯萎而烦恼了。
【点评】第一段对花枯萎的描写,实际为下文做了铺垫。文章首尾呼应,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小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查阅资料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小朋友们如果也像小作者一样,勤于发问,勤于思考,一定也能学到不少知识。
☆青虾的奥秘☆
今天上午,妈妈买了一斤青虾,还有几只活的呢!我把活青虾挑出来,放在水盆里养着。
下午,我的好朋友张翔来找我玩。他一看见青虾,就羡慕地说:“嘿!青虾,哪儿弄来的?”
“我妈买的!”我高兴地回答。
“青虾没血,你知道吗?”他看着青虾说道。
“别逗了,怎么能没有血呢?”我以为他跟我开玩笑,就漫不经心地说。
“真的,不骗你。骗人是小狗。”他变得严肃了,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露出一种使人不可怀疑的神情。
“没血,没有血怎么输送氧气、养料,进行新陈代谢呢?”
“这我就不知道了,可能它有什么特殊的器官来完成这项任务吧。你看,它一身青,哪有一点血色?”
我低下头,仔仔细细地看着青虾,只有半厘米长的头部却长着一对长长的触须,一双黑黑的小眼睛,鼓鼓的,它全身披着铠甲,周身上下一色青。“难道它真没有血吗?”我暗暗地思忖着。
“咱们解剖一只,看个究竟吧!”张翔提议说。
我欣然同意了,便捞出一只,放到板凳上,用左手按住,右手接过张翔递过来的小刀,在青虾的腹部使劲一拉。青虾的腹部被割破了,可是一点儿血也没流出来。“怎么样?你相信了吧?”张翔得意地说。
“要是真没血,是什么特殊的器官使青虾完成新陈代谢呢?”
“这我怎么知道。”
“咱们找找看有没有这方面的书。”我对张翔说。于是我们就翻箱倒柜地找起来,终于找到了一本,我如获至宝般地读起来。
通过读书,我明白了,任何动物都有血,有的是红血,有的是绿血,有的是青血。红血里含“血红蛋白”色素,青血里含“血清蛋白”色素。颜色不同,功能却是相同的。
“青虾有血,是青色的血。”张翔冷不丁说了一句。”!
“怎么样,我说有吧!”我学着他刚才的样子说。
“你刚才不是也差一点儿以为青虾没血吗?”张翔红着脸说。
是呀!动物世界真是奇妙无穷。有些事如果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是很容易弄错的!学无止境,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去揭开大自然中许许多多的奥秘吧!
【点评】作者把自己的研究过程介绍得很清楚。而且,在引用资料回答“青虾到底有没有血”这个问题时,很简练。
☆螃蟹回来啦☆
“唉,怎么就跑了呢?”一天晚上,我刚从同学家回来,就听见爸爸在唉声叹气妈妈在埋怨。原来是爸爸的下酒菜——四只又肥又大的螃蟹跑了。
奇怪,爸爸是把螃蟹放在一个盆子里的,上面又用一个盆子反扣着,还在上面压了切莱板的。四只螃蟹不知有什么本事,居然能顶开上面的盆子,跑得无影无踪。我见厨房门一直是关着的,就安慰爸爸说:“别急,螃蟹应该还在厨房里。”“这么大的厨房,放了这么多的杂物,谁知道它们躲在哪个角落里?”爸爸有些失望了。怎样才能把这些“逃犯”捉拿归案呢?我的小脑袋飞快地转动起来。突然,我想起老师讲过,螃蟹是有趋光性的。螃蟹在水中喜欢吃发光的小鱼,夜晚当它看到微弱的亮光时,会认为是发光的食物,就会向着亮光爬来。何不利用它们的这个特点把它们诱捕回来呢?我这样想着。
说干就干,我立即找来一只小电筒,打开放在厨房的,然后神秘地对爸爸说:“我有办法能让螃蟹回来!咱们就在外面等着吧!”然后关上厨房的灯,和爸爸一起走出了厨房。爸爸不明白我的意图,只好跟着我隔着窗玻璃往厨房里看。五分钟过去了,没什么动静;十分钟过去了,还是没动静。难道这一招不灵?我开始担心起来。大约过了十五分钟,一只螃蟹从黑暗处爬出来,横行霸道地向小电筒爬去。紧接着,又爬出来一只。嘿!神了,四只螃蟹居然都“投案自首”来了!
“哈哈,螃蟹回来啦!”我兴奋地叫起来。爸爸飞快地冲进厨房,把它们统统“捉拿归案”。
我得意地把螃蟹回来的秘密告诉了爸爸,爸爸高兴地摸摸我的头说:“好儿子,你懂得运用科学知识,连螃蟹都听你的话了。有出息了!”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美滋滋的。
【点评】小作者描写了运用所学知识抓螃蟹的经历。他跳出了枯燥地写事件过程的思维定式,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写了一次生活中的小事。实际上,我们学习不正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可爱的小懒熊☆
今天,我把我的小懒熊放了。它是一只金丝熊,长得像老鼠,而且它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懒吧,还真是,白天它总把身子蜷成一团,像个婴儿似的呼呼大睡。如果我把它吵醒了,它会张开血盆大口,打个哈欠,露出两颗尖尖的、长长的牙齿,仿佛要把我生吞下去,然后,它又趴下做起了它的春秋大梦。说它不懒吧,倒也是,每天晚上它像打了兴奋剂一样,在笼子里跑来跑去,不知疲倦。有的时候还拽住笼子上的铁丝荡秋千,好像在那里演杂技。它是那么生气勃勃、惹人喜爱!
小懒熊追求自由的精神让我感动。它总是锲而不舍地寻找笼子的出口,寻找到笼门之后,它就使劲地咬笼门,不到一会儿,它就能把笼门向上抬起,钻出来。
每一次小懒熊逃走,我总是很焦急。等找到它,我会轻轻拍拍它的小屁股,对它说:“让你跑,让你跑。”有一次,妈妈抓到了小懒熊,小懒熊苦苦挣扎,妈妈没有抓好,小懒熊掉到了地上,立刻不动了。我一看这情景,心想,小懒熊肯定摔疼了,我轻轻抚摸着它的毛,轻声对它说:“没事吧,小宝贝?”
后来,为了防止小懒熊再逃跑,妈妈在笼子上面放了一块菜板,从此之后,小懒熊每天就生活在了黑暗之中。
它需要的是自由,我想把它放了,但又舍不得它。今天我去看小懒熊时,发现它的眼睛鼓起了一块,是因为着急才这样的吧。想到这里,我决定把它放了,让他过自由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