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颈椎病中医辨证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0:43:33
文档

颈椎病中医辨证

颈椎病一、中医辨证分析(理法方药):1、寒湿痹阻型证见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候分析:患者平素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空虚,复外感寒邪、湿邪,痹阻经脉、肌肉,而致营卫行涩,经络不通,发生疼痛,麻木,活动欠利,且患者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为寒湿痹阻之征。治法: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方药:颈舒汤加减-----葛根30g当归15g桂枝15g黄芪30g炒白术15g白芍12g茯苓30g狗脊1
推荐度:
导读颈椎病一、中医辨证分析(理法方药):1、寒湿痹阻型证见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候分析:患者平素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空虚,复外感寒邪、湿邪,痹阻经脉、肌肉,而致营卫行涩,经络不通,发生疼痛,麻木,活动欠利,且患者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为寒湿痹阻之征。治法: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方药:颈舒汤加减-----葛根30g当归15g桂枝15g黄芪30g炒白术15g白芍12g茯苓30g狗脊1
颈椎病

一、中医辨证分析(理法方药):

1、寒湿痹阻型

    证见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证候分析:患者平素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空虚,复外感寒邪、湿邪,痹阻经脉、肌肉,而致营卫行涩,经络不通,发生疼痛,麻木,活动欠利,且患者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为寒湿痹阻之征。

    治法: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颈舒汤加减-----葛根30g  当归15g  桂枝15g 黄芪30g  炒白术15g  白芍12g  茯苓30g  狗脊15g  全蝎10g  炙甘草10g  羌活30g  独活30g  防己10g,水煎取450ml,150ml/次,每日三次,口服。

2、痰瘀阻络型

    证见颈项痛如锥刺,痛势缠绵不休,按之尤甚,痛有定处,夜间加重,伴上肢麻木、头晕、欲呕。舌黯,舌体有少许瘀点,舌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涩或弦滑

    证候分析:邪痹经脉,络道阻滞,气血津液输部失施,血滞为淤,津停为痰,淤组经脉,而致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且患者舌黯,舌体有少许瘀点,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涩、弦滑为痰瘀阻络之征。

    治法:祛湿化痰,通络止痛

    方药:颈舒汤加减------葛根18g   当归15g   桂枝9g   黄芪12g   白术12g    白芍12g   茯苓12g   狗脊15g   全蝎6g    炙甘草6g   法半夏12g   陈皮9g   红花12g    丹参12g ,水煎取450ml,150ml/次,每日三次,口服。  

3、气血两虚型

    证见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患者素体自虚,气血生化不足,复又外感寒邪、湿邪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而致关节、筋脉、肌肉失养,且患者舌淡红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为气血两虚之征。

    治法:治以益气养血,醒脑宁神

    方药:颈舒汤加减------葛根30g  当归15g  桂枝15g 黄芪30g  炒白术15g  白芍12g  茯苓30g  狗脊15g  全蝎10g  炙甘草10g  党参30g  熟地15g,水煎取450ml,150ml/次,每日三次,口服。

4、脾肾亏虚型

证见颈项酸软胀痛,四肢倦怠乏力,或双下肢软弱无力,行走吃力,头晕,耳鸣,舌淡或有齿痕,或舌干红少苔,脉细弱或虚而无力。

证候分析:患者素体自虚,先天肾精亏虚,不足以濡养经脉;后天脾气化生不足,气血生化乏源,血不上荣,经脉失养而发生疼痛,活动不利,且患者舌干红少苔,脉细弱、虚而无力为肝肾不足之征。

治法:治以补肾健脾,温经和阳,强筋健骨。

方药:颈舒汤加减------葛根18g   当归15g   桂枝9g   黄芪12g   白术12g    白芍12g   茯苓12g   狗脊15g   全蝎6g    炙甘草6g  山药12g   枣皮12g,水煎取450ml,150ml/次,每日三次,口服。

  偏于阴虚+龟板、菟丝子、女贞子;偏于阳虚+鹿角胶、肉桂、苁蓉。

二、鉴别诊断:

1、与美尼尔氏病鉴别:椎动脉型颈椎病与美尼尔氏病很易混淆。二者同样有眩晕、头痛、恶心、复视、眼震、耳鸣等症,且神志都很清楚。但美尼尔氏病的发作与头位体位的改变无关,且耳力障碍较为明显。颈椎病则有颈椎X线的颈椎病特征。另外美尼尔氏病以听力障碍如耳鸣、耳蒙、耳聋为早期先兆,且听力障碍的程度随着发作次数的增高而加剧。

2、与肩周炎鉴别:肩周炎是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常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原因与受寒、劳损及外伤有关、并和激素失调有一定关系。由于有肩颈不适及上肢麻木、疼痛,而与颈椎病有类似之处,主要应与颈型颈椎病相鉴别。但该病的疼痛重点在肩周部,且无头颈转动加重的特征,X线也无颈椎肥大征兆。

3、与脊髓空洞症鉴别:该病为脊髓颈胸段的脊髓慢性进行性病变,严重时有脊髓空洞形成。主要与脊髓型颈椎病相鉴别。脊髓空洞症起病较早,多数在中年以前,症状多出现在上肢,呈脊髓节段性分布的感觉异常,即长手套式、褂式的分离性感觉异常。X线检查可见颅颈部畸形改变及脊柱病变,但无颈椎病病变特征。脊髓型颈椎病也可引起上肢感觉障碍,但X线检查有颈椎肥大改变。且年龄出现较晚,可作鉴别。  

三、注意事项:

1、让病人了解颈椎病的有关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增强治疗信心,掌握康复的方法。观察病人治疗过程中经受心理情绪的变化,调节心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2、正确有效牵引,解除机械性压迫。注意牵引时的姿势、位置及牵引的重量,并及时发现牵引过程中的反应,如是否有头晕、恶心、心悸等。

3、由于病人颈部制动,就在减轻局部刺激。正确应用理疗、按摩、药物等综合治疗,以解除病痛。

 4、正确指导病人的头颈功能锻炼,坚持颈部的活动锻炼,方法为前、后、左、右活动及左、右旋转活动。

 

文档

颈椎病中医辨证

颈椎病一、中医辨证分析(理法方药):1、寒湿痹阻型证见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候分析:患者平素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空虚,复外感寒邪、湿邪,痹阻经脉、肌肉,而致营卫行涩,经络不通,发生疼痛,麻木,活动欠利,且患者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为寒湿痹阻之征。治法: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方药:颈舒汤加减-----葛根30g当归15g桂枝15g黄芪30g炒白术15g白芍12g茯苓30g狗脊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