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上市公司股利的选择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有着不同的影响程度。要想树立公司的美好形象并激励投资者投资,股利的选择至关重要。研究发现,股利的影响因素有: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公司所在的行业特征、市场所处阶段、公司的偿债能力、变现能力等。
关键词:股利 选择 影响因素
1 股利
股利是上市公司将其实现的收益向股东进行分配的决策。股利作为现代公司理财活动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是公司投资决策、筹资决策的逻辑延续,它主要包括:是否支付股利及股利支付比率高低的决策;以何种形式支付股利的决策;如何策划股利发放的程序的决策等。
现代股利理论有由美国经济学家Modigliani和财务学家Miller(简称莫米)于1961年提出的股利无关论,简称MM理论。MM理论认为,在完全市场条件下,股利不会对公司的股票价格或其资金成本产生任何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完全由其投资决策所产生的获利能力所决定,而并非决定于公司的盈余分配方式,因而,单就股利而言既无所谓最佳,亦无所谓最次。还有一种理论就是股利相关论,股利相关论的代表是Lintner (1962)和Gordon (1963)。他们则认为,投资者一般都厌恶风险,由保险盈余再投资而来的资本利得的不确定性要高于股利支付的不确定性,故投资者将偏好股利而非资本利得,正所谓“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故此理论又被戏称为“一鸟在手论”。另外,还有Litzenberger (1979)等人发展的税差学派,根据美国的税制,进一步研究论证了股利的变化通过对所得税的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价值。如果投资者的边际税率高于长期资本利得税率,情况则会相反,这时投资者宁愿公司少支付股利而将较多的盈余用作再投资,他们为了获得较高的预期资本利得,愿意接受较低的股票报酬率。
我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自1990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到2002年末,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已达1224家,总筹资额为8772136亿元,股票市值近40000亿元,约占GDP的40 %。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我国证券市场走过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100年才走完的道路。对于快速成长的市场和有幸获得上市的公司来说,究竟选择怎么样的股利更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股票市价,从而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这是一个需要探索和规范的问题。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选择所表现出的种种特点,与经典的股利理论和国外股利的实践都有着很大的差距。
2 股利类型简介
我国上市公司有着多种多样的股利分配方式,其主要方式有现金股利(派现) 、股票股利(送股) 、现金+股票股利、现金股利+转增股本、股票股利+转增股本、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转增股本和不分配等七种。上市公司在进行股利分配的时候,一般有两个决策过程:第一个就是上市公司的股利选择分配还是不分配;第二个就是假如股利选择分配,则要进行第二步选择,也就是在其他六种方式中选择具体的分配方式。
3 股利选择的影响因素
上市公司在选择股利的时候,需要全面考虑很多方面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既有来自于上市公司外部的因素,例如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公司所在的行业特征、市场所处阶段等;也有来自于上市公司内部的因素,例如公司的偿债能力、公司的变现能力、公司的资本结构等。不同的因素对公司选择股利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因素的影响程度很小,对公司选择股利没有什么决定性的作用;而有的因素的影响程度很大,对公司选择股利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那些具有决定作用的内部影响因素,它们成为了判断一个上市公司是否分配股利的重要特征。
3.1 国家宏观经济环境
经济的发展是具有周期性的,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公司选择的股利也是不同的。当经济发展处于良好时期,市场投资机会相对较多。这时公司会选择较多的发放股利以及少留存收益的股利;当经济发展处于衰退时期,市场投资机会相对较少,这时公司会选择少发放股利以及多留存收益的股利。
3.2 公司所在的行业特征
公司所在行业不同股利的选择也是不同的。成熟产业公司比新兴产业公司的股利支付率高;公用事业公司比其他行业公司股利支付率高。平均股利支付率低的产业,公司投资机会更大。
3.3 市场所处阶段
市场有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之分。成熟的资本市场中,现金股利比股票股利更重要。我国的资本市场目前还不够成熟,处于新兴阶段,股票股利的重要性则取代了现金股利。投资者偏好股票股利,而非现金股利。
3.4 公司的偿债能力
现金股利大量支出肯定会对公司偿债能力造成影响。上市公司在选择股利分配数目的时候,必须考虑公司偿债能力受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程度,确保经过现金股利分配,上市公司依旧有很好的偿债能力。
3.5 公司的变现能力
上市公司变现能力也是股利选择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支付现金股利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资产的变现能力。资产的变现能力强,现金就会比较充足,支付现金股利能力就强。当公司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盈利能力强,一般不会选择马上消耗大量的现金股利,这样会妨碍公司持续经营。
3.6 公司的资本结构
上市公司在债务和权益资本之间往往有个最佳比例,即最优化资本结构。此时,公司的价值最大,资金成本最小。因为选择不同的股利所获取的留存收益不同,所以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比例偏离了最佳比例。上市公司在选择股利分配时,必须思考股利支付对公司负债比例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公司财务杠杆比率大小。负债比率大的公司选择较少的现金股利,保持较多的利润,来增加股东权益所占比例,使其更近似最优资本结构:而负债比率小的公司则选择较多的现金股利,保持较少的利润,来降低股东权益所占比例,使其更接近最优资本结构。
3.7 股东因素
股东是一个公司的外部投资者,他们往往需要从公司对外部公布的会计报表数据中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而进行股权投资或转让的决策。所以,股东也是股利选择的影响因素之一。股利选择的关键在于去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增加股东的信心。公司有两类股东:一种是希望公司可以支付稳定的股利,来持续日常的生活;另外一种股东是希望公司的股利留的多一些而发放的股利少一些,从而达到少纳个人所得税的目的。一般股利和股票转让所得,也就是资本利得,都是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然而,现在我国股票转让所得免税,现金股利应缴20%的个人所得税,股票股利,即红股,是免税的。此外进行股票转让的双方应缴的2‰的印花税。所以,从税负来看,目前我国股票股利免税成了投资者喜欢股票股利的诱因之一。不过,到底要选择哪种股利,要看公司股东的构成。假如高税收级别纳税的大股东比例很大,则选择使用少量的现金股利;假如一大部分的股东是低收入阶层的,则应该选择使用大量现金股利。
3.8 管理者因素
管理者是一个公司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他在公司的运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者获取的信息是否可靠往往影响着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和最优选择的判断力,随即影响了公司股利的选择。我国目前的状况不大乐观,由于上市公司中大部分的管理者都是公司的党政领导,外部的董事、监事很少。董事长和经理职位交替担任的情况也非常严重。公司治理结构缺乏有效的机制。
3.9 法律法规
股利的选择除了受以上八种因素的影响外,还受一种因素的影响,那就是法律法规的。股利的选择不仅影响了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也影响了公司财务运行和投资机遇。国家为了保护相关主体的福利,对上市公司股利的制定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股利选择造成了很多障碍。例如:《公司法》规定:股利分配的一般原则是同股同权和同股同利。股利分配的顺序是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先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的法定公积金,并提取利润的5%—10%列入公司的法定公益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可以不再提取。公司股利的支付不能超过当期与过去的留存盈利之和,但它并不公司股利的支付额大于当期利润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按照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拥有的股权取得的股息、红利应当征收20%的所得税。从1994年1月1日起对股票股利征收20%的所得税等。
综上所述,我国上市公司选择股利的时候要考虑全面,各种因素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情况都有具体分析,选择合适、合理的股利。
参考文献:
1.郭复初.王庆成.财务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395~396
2.孔小文.上市公司股利选择的动因与代理问题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3.6:47~48
3.刘孟晖,沈中华,余怒涛.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特征研究.经济问题,2008.1:103~106
4.白亚妮.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析.理论与改革,2005.1:93~96
5.李礼,王曼舒,齐寅峰.股利由谁决定及其选择动因.金融研究,2006.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