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家校配合共同育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0:50:22
文档

家校配合共同育人

家校配合共同育人福华小学鲍志姣教育后代,老师和家长都有责无旁贷的职责,但要教育好孩子,教师与家长必须沟通思想,职得共识,步调一致,做到“家”和“校”密切合作。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要教育好孩子,只有“家”和“校”的合作才最为有利,别无取代。“家校联系”是促进家校合作的良方。学校要主动为家长提供“家校联系”的机会,家长更应加强与学校的配合,只有家校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合格人才,而如此美好的愿望,必须要通过孩子这一“主体”的活动来实现,没
推荐度:
导读家校配合共同育人福华小学鲍志姣教育后代,老师和家长都有责无旁贷的职责,但要教育好孩子,教师与家长必须沟通思想,职得共识,步调一致,做到“家”和“校”密切合作。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要教育好孩子,只有“家”和“校”的合作才最为有利,别无取代。“家校联系”是促进家校合作的良方。学校要主动为家长提供“家校联系”的机会,家长更应加强与学校的配合,只有家校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合格人才,而如此美好的愿望,必须要通过孩子这一“主体”的活动来实现,没
家校配合共同育人

福华小学鲍志姣

教育后代,老师和家长都有责无旁贷的职责,但要教育好孩子,教师与家长必须沟通思想,职得共识,步调一致,做到 “ 家 ” 和 “ 校 ” 密切合作。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要教育好孩子,只有 “ 家 ” 和 “ 校 ” 的合作才最为有利,别无取代。 “ 家校联系 ” 是促进家校合作的良方。 学校要主动为家长提供 “ 家校联系 ” 的机会,家长更应加强与学校的配合,只有家校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合格人才,而如此美好的愿望,必须要通过孩子这一“主体”的活动来实现,没有紧密而默契地合作,教育怎么会成功呢?比如说,教师教育孩子要自立自强,以提高孩子未来生存能力,而家长对孩子却很溺爱,使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对孩子一切包办代替;教师教育孩子要热爱集体,关心他人,而家长却说 “ 不要管那么多,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好就行了 ……” 这样,学校教育岂不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 

家校合作,首先,要营造一种尊重家长的氛围,如果动不动就训斥家长或把压力和责任都转嫁给家长,家长会反感而把压力转嫁给孩子,孩子就会有抵触情绪,实现不了老师、家长、孩子三者之间的互动,对家长们好的做法要做出肯定的评价,让家长们感受到孩子成才要靠学校和家庭的精心培养、和谐共育。鼓励和指导家长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分享孩子的快乐,分担他们的压力,对家长的尊重和付出使家长们逐渐意识到自身不足,对鼓励教育在思想上产生了共鸣。我在做班主任工作中,我以真诚平等的心态对待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与家长谈话时绝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尤其是当孩子出现了错误,绝不训斥家长,把孩子的错都怪罪在家长头上那是不行的。尊重学生的家长,尤其尊重家长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同时也是尊重自己。而且只有尊重学生的家长,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现代教育不但要尊重学生的家长,更要尊重学生,尊重其人格,教育过程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的。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要讲究方法,共同寻找解决学生问题的途径,平等的谈话气氛是班主任与家长良好沟通的前提,是解决学生问题的基础。在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要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不要使用推卸责任的讽刺与挖苦的语言,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使家长感到教师是真正尽职尽责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举凡后进生家长,都有一种自卑感,具体表现在不愿意听到自己孩子学习成绩差、不愿意因孩子违反学校纪律而被叫,不愿意听到别人议论自己孩子的短长。因此,后进生也就不愿意让学校轻易叫家长。不管后进生在校有什么表现需要请家长到校时,不能对家长动辄训斥、怪怨或者什么也不说,让家长犯急,以示惩罚,我总是用和缓的语调、松弛的语速帮助家长平心静气, 用客气的态度在征询家长同意后, 把家长请到学校。请家长到学校,不要只等学生违反学校纪律或学习成绩下滑时,还要在学生有了一些进步或者受到表扬、奖励之时。要让家长感觉到班主任请家长是出于关心学生、 对学生有耐心的善意举动。 既不是对家长兴师问罪,也不是把学生当成“杂草”拔掉为快。不管班主任与后进生家长就对学生教育的方法有多么不同,在谈话结束,家长要离开办公室或者学校时,我一定会和气”相送, 并恳请家长常来学校与教师们沟通。这样,家长们逐渐变得主动来学校,与我相沟通的频率也会渐次有所增加了。把家长请到学校后,我首先要把学生的表现如实地通报给家长,从不添油也不加醋,证据有可信度,语气显得和蔼可亲,语调既不高也不低, 且一边讲一边还要观察家长的情感变化。我总是认真倾听家长的诉说。此时的学生家长会带着一些情绪来表白自己的看法,甚至有些看法是冲着学校和教师们来的,言辞有可能比较尖刻。当此时,切莫在中途打断家长的话,要耐心地让家长把话讲完,这叫做以“静”待“动”。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过一句话:“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当家长讲完话后,一般情况下情绪会稳定下来的,待家长稳定了情绪,我才阐明自己的看法,并不断地用征询的口吻对待家长, 这样的沟通既尊重了家长, 又解决了问题,也拉进了家校之间的距离。

其次,对孩子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充满浓浓的爱心,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一位教育专家说: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们;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相互帮助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另外,我们还要看到孩子身上存在的差异,对学有潜力的孩子,通过一次次激励、鞭策,将老师、家长的规划转化为孩子人生目标的主动选择,淡化中间的压力,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强化孩子的成就感,鼓励孩子主动地去完成既定的目标。对后进生要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先成人后成才,并让教师和家长都接受多元化的成功模式,并提供成功的范例,这样家长、教师都能调整心态,更多地看到他们的优点,使孩子成为人格、品行健康的人。

  最后还要注意策略与方法。一定要让家长感受到仁爱文明的学习环境和老师对班级和学生的投入,从精神上受到鼓舞;同时要开展成功家教的经验交流活动,和谐的家校教育可以唤醒学生沉睡的自信、意志、进取心,对学生的鼓励可以令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快乐与创新。 有句古言,叫做 “ 育善在家,发智在师 ” 。还有一句俗话,叫做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 。这说明,家长、学校配合的过程,也是一个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的过程,所以,家长、学校都应有一种虚心好学、勇于研讨创新的精神,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精神”正是我们配合默契的前提和基础,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文档

家校配合共同育人

家校配合共同育人福华小学鲍志姣教育后代,老师和家长都有责无旁贷的职责,但要教育好孩子,教师与家长必须沟通思想,职得共识,步调一致,做到“家”和“校”密切合作。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要教育好孩子,只有“家”和“校”的合作才最为有利,别无取代。“家校联系”是促进家校合作的良方。学校要主动为家长提供“家校联系”的机会,家长更应加强与学校的配合,只有家校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合格人才,而如此美好的愿望,必须要通过孩子这一“主体”的活动来实现,没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