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回忆往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制作成长纪念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组织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情感与价值
通过对活动过程的阶段性回顾及个性化汇报展示,使学生体验探究的成就感,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对活动过程的阶段性回顾、个性化汇报展示,使学生体验探究的成就感,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难点】
制作成长纪念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组织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教师批注 |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你们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告别美丽的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六年来,你们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其中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你们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让我们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这六年的小学生活制作成一本有特殊意义的成长纪念册,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吧。 | |
二、回忆往事 六年的时间,发生非常多的事情。我们可以自己制作一个时间轴来回忆我们的小学生活。 1.填写时间轴。 借助时间轴来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记录值得我们细细回味的点点滴滴。可以把 | |
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填写在相应的时间点上。如果有照片的话,可以把照片贴在相应的事件旁边。 2.大家做好时间轴后,可以分享自己的难忘回忆。 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同学分享,如令人难忘的集体活动,舍不得的人,有特别意义的物品,或者一两个关于成长的关键词…… | |
三、阅读材料 学生认真阅读书中所给材料。 | |
四、制作成长纪念册 一起回忆了小学生活之后,我们大家来用心制作一本具有特殊意义的成长纪念册,珍藏这段难忘的成长记忆。 |
教学过程 | 教师批注 | |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段时间为了制作好我们的成长纪念册,大家都在积极地准备。今天我们就一起商量商量怎样把这个栏目制作得更好,让我们继续踏着成长的足迹,去感受浓浓的师恩吧! | ||
二、师恩难忘,活动载情 1.“教诲深深”(评语组) (1)交流活动计划,介绍活动过程。 预设: 生:大家好!我们是TL小组,因为阅读材料中的《作文上的红双圈》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我们会想到:是啊,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老师用他们的心血为我们写了多少评语呀!于是我们进行了一次评语大搜集。大家看,我们小组就是按这份活动计划行动的(出示活动计划,并简要介绍)。 评语小组活动计划 调查搜集途径 | 调查内容 | 人员分工 |
教导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成长记录册》 | 期末评语 | |
同学保留的作业 | 作业批语(家庭作业上激励的话);作文批语;同学珍藏的礼物 | 老师所赠送的礼物、奖品上的评语 |
预设:
生1:我们小组搜集到的评语挺多的,为了方便和同学们交流,我们用数码相机把它们都拍下来了,大家看!(生展示材料)
生2(深情讲述):在我成长的道路上,老师的这则评语给我的帮助(鼓励、触动)最大…… | |
(3)寻求帮助,分类筛选。 预设: 生1:我们打算把这些评语都放进纪念册里,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生2:内容太多了,版面不够。 生3:先进行分类筛选再放进去会合理些。 生4:要挑选出最有代表性的评语,例如那些可以体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老师给予关心的评语。 师:“分类筛选”确实是个好主意!大家再分组商量商量,帮TL小组出出主意,看看怎样分类筛选。 生(各小组提建议):可以按“多位老师给一个同学的评语”这个思路来分类筛选;可以按一位老师给一位同学的评语来分类筛选;还可以按年级来分…… 生(TL小组):同学们给我们提了很多好建议,(几个成员商量)那我们就先采用××同学的建议,把蔡老师给大家的评语筛选出来。(现场用课件点击、操作) 生:光蔡老师的评语就这么多呀!汤老师你说怎么办? 师:是啊,这么多评语不可能都放进纪念册,那大家帮他们挑一挑吧! (4)以“一位老师给一名同学的评语”为例,引导如何筛选。 预设:从学习、生活、赞扬、鼓励等不同角度,各选一则有代表性的评语。 出示评语,学生从各自的角度发表看法: 例1:老师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脑子如此机灵的你会做出这么不聪明的事,欺负同学,捉弄女生,什么时候你才能不被请到校长室呢?老师期待着。 例2:虽然,课间,你“生龙活虎”,喜动“干戈”,你真是个会让老师生气的学生,但是,老师还是发现了你身上的优点:尊敬老师,聪明机灵,课堂上的你总是那么活跃积极,相信不久的将来老师再也不会接到其他家长的告状电话了,不是吗? 例3:最近一段时间,老师期盼中的你并没有出现,你还是你!涌上为师心头的是一阵阵揪心的酸楚……当我家访时看到你的母亲因为别人的告状而难过失落的样子,为你的学业充满企盼的眼神,不知你心里作何感想?妈妈、老师、同学的爱时刻围绕着你,难道你感受不到吗?我们大家还在期待着一个全新的你! 例4:你的改变真让老师惊喜!后半个学期,你写的字清楚端正,作业基本上能完成,大伙儿也都夸你会帮助同学,大家都对你竖起了大拇指,“有志者,事竟成”,孩子,继续努力! 例5:恭喜你,孩子!当你一次次主动地帮助同学打扫教室时,当你为一道道难题凝神沉思时,当你弯腰拾起地上的纸屑时……作为老师的我,真想为你欢呼!老师能够想象到你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努力,才学会了克制自己,扔掉了“淘气包”的绰号!孩子,好样的! 例6:今天的辩论赛上,你精彩的表现让老师和同学们惊叹、折服!希望你以此为 | |
新的起点,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勇往直前,老师永远是你的支持者,为你加油!为你鼓劲儿! (5)小结。 师:我们在对评语做进一步的整理筛选的过程中,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了成长的道路上老师的关心、鼓励,或表扬,或批评,这都是老师们心血的浇灌呀! 上述流程,均为学生自主活动,活动的主持者是学生,活动的互动交流者是学生。这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展开学习和探究活动,彰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个体性”教学思想。 2.“精彩瞬间”(照片组) (1)照片触情,勾起回忆。(小组成员一边展示照片,一边分工简要解说) 预设: 生:和老师一起度过了六年的时光,如今即将分别,我们想用照片来留住和老师在一起的美好瞬间,让我们一起进行一次回忆之旅吧! (2)生生互动,创意命名:给照片加小标题。 ①小组出示困难,寻求帮助。(出示一张没加标题的照片) 预设: 生:这些照片让我们想起了很多往事,我们想把照片放到纪念册里,于是给照片加了小标题。但是对这张照片,我们想不出特别合适的标题,能帮帮我们吗? a.各小组讨论,加标题。 师:大家讨论讨论吧,然后把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写在纸条上。 b.出示各组拟的小标题(贴到黑板上),全班评议。 (评议要点:是否简练,是否符合照片内容,是否令人感受到成长的足迹里老师的付出) ②根据共识,评议修改。(出示另外两张加好标题的照片) 生:谢谢大家。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加小标题还有这么多学问呀!看来我们加好的这几张也得好好修改修改。大家有没有什么建议? (3)教师小结。 师:这些凝练的小标题使一张张照片成为我们成长的岁月里永远也抹不去的记忆。不仅给照片加小标题要讲究,作文的标题也得讲究,一个准确、简洁、有文采的标题,对整篇文章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师恩浓浓”(作文组) (1)小组长三言两语汇报本活动小组的名称、收集材料的途径、作文类型(记叙文、书信、诗歌)等,并表达对提供材料的同学的谢意。 (2)欣赏习作。(寻找成长的足迹,感念师恩) | |
(预设)生:这些作文写得很好,同学们能从各自的成长过程中,选取独到的事例,再现老师对同学们的鼓励、教育和关爱,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请大家与我们一起再来感受“师恩浓浓”! ①深情诵读习作《老师,我想对你说》。 ②片段赏析(两个)。 (3)引导评议。 (是否表现出老师的特点,是否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选材是否得当) (4)教师小结。 是啊,老师就是用这样睿智的话语、爱抚的动作,给予我们关心、开导、督促,激起我们心灵的震撼,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健康成长。 |
教学过程 | 教师批注 |
一、评价梳理,加工提升 1.教师梳理小结各组的活动成效。 (从小组合作的策略、表现主题的角度、收集资料的渠道、加工资料的方法等方面) 2.集体讨论如何完善本栏目的加工制作。 预设: (1)编写目录。 (2)修改文本,文本排版,美工修饰。 (3)个性创意设计。 | |
二、点评 看到同学们今天的精彩呈现,我感受到了你们浓浓的感恩之情。六年来教过你们的所有老师一定倍感欣慰、幸福!但是,今天更让老师欣喜的是,你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开展实践活动,使自己的语文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都得到提高。老师相信在下个板块的活动中,你们一定会完成得更加出色! | |
三、阅读《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红双圈》,体会老师对学生的情感及对学生的引导和付出。有感情地朗读两文。 | |
四、总结 难忘的小学生活使每个同学都成熟了很多,每位同学都提升了自我,在学习上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在生活上有了一定的性,我们师生之间也有了了解。在这分别的时刻,作为你们曾经的班主任老师,以后的朋友,我仍有许多叮嘱,仅当毕业留言和对今后学习生活的一点点参考。 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人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老师眼中的你是独一无二的,只要继续努力学习就都有成才的机会。所以,毕业后的你要勇敢地面对脚下未走完的路,你们又处在同一“起跑线”了,要勇往直前,不要退缩。 |
[成功之处] 由于契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所以在教学本组教材时,我发现同学们的参与度都很高,尤其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开展活动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献计献策。还让同学们说了自己类似的经历,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勾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回忆。课后同学们通过写建议书、写一次难忘的活动、写一封信给老师等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母校和老师、同学的不舍之情。文章字里行间充满真情,感人至深。
[不足之处] 在活动过程中,个别环节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和帮助学生整理,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一度迷失了方向。下次教学中教师还应充当引导角色。
依依惜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阅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
(2)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3)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也可以写倡议书或建议书。
(4)策划并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
2.过程与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注意要分工合作,使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
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学会感恩。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用心感受老师的辛勤耕耘,在浓浓的师恩中找寻成长的足迹,并以此为动力,继续前进。
【教学重点】
1.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也可以写倡议书或建议书。
2.策划并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
3.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学会感恩。
【教学难点】
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也可以写倡议书或建议书。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为同学写留言。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教师批注 |
一、谈话导入 1.师:你看过哪些晚会?都有哪些节目? 2.同学们,要毕业了,我们也准备一场毕业联欢会吧! | |
二、交流选定联欢会的内容 1.师:你们喜欢什么节目呢? 2.师小结:节目的形式有很多,小品、歌舞、话剧等都可以,关键是节目的题材要新颖,内容要健康,形式要多样。 3.小组讨论,起草节目单。 | |
三、讨论制定联欢会的方案 1.包括哪些步骤。 2.确定目的、时间、地点、准备流程。 3.要准备:选主题,定节目、编排节目、撰写主持人台词;布置会场,购买东西;编写节目单、写活动方案等。 4.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分工。 5.公布分工结果。 | |
四、学生根据分工准备联欢会 | |
五、开展毕业联欢会 |
教学过程 | 教师批注 |
一、谈话导入 1.全班进行有感情地交流,畅所欲言。 2.面对分别,大家可能有好多想要说的话,今天,我们就给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 |
二、谈话,拓展思维 1.你觉得我们可以给老师写些什么? 2.可以给同学写些什么? 3.生思考。 4.集体反馈并评议。 | |
三、动笔,写一写 1.教师相机指导。 2.交流欣赏,互相借鉴。 | |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笔下的每个字、每句话都表达着对老师的爱戴、赞美和留恋,对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 |
五、布置作业 把给老师或同学的赠言抄写到书签上,送给老师或同学。 |
教学过程 | 教师批注 |
一、谈话导入 1.导入主题。 回忆总是要过去的,明天我们就要分离了,此时此刻,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呢? 2.朗读指导。 | |
二、合作交流 1.阅读“活动建议”,了解活动内容。 2.学生自由读“活动建议”。 3.指名反馈,教师归纳。 (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也可以写倡议书或建议书。 (3)策划并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 | |
三、品读体验 (一)阅读《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1.相信同学们读了这首抒情诗后,都被深深感动了,那么这首诗是为谁而创作的呢?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呢?(生自行反馈) 2.教师小结。 3.学生自由地读,体会情感。 (二)阅读《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1.同学们对华罗庚的演讲有什么看法?学生相互交流看法。 2.指名说看法。 3.教师总结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三)阅读《给老师的一封信》 1.师:写信是表达情感的一种好方式。接下来读阅读材料中这篇文章。 2.生自由读,思考:信里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3.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阅读《毕业赠言》 1.学生自由读一读。 2.师:你们读出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种什么情感?读出同学之间的一份什么情谊? 3.有感情地朗读。 | |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毕业赠言》包含了学生对老师的赞扬和爱戴之情,《给老师的一封信》赞扬了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师生情谊是用爱筑起来的,这样的情谊,我们怎么能不难舍难分呢? | |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给老师的一封信》《毕业赠言》。 |
[成功之处] 这是本学期的一组综合性学习的文章,孩子在离校之际与同学、老师、母校都有说不完的话。孩子们即将离开母校,尤其是对陪伴他们六年的班主任老师,课堂上孩子都能回忆起从小到大与他的点点滴滴。其中饱含着深情,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他们将心里话读出来的时候,有的同学激昂、有的同学悲伤,这些都体现孩子们真实的一面。孩子们在写作文时,将平时积累的语言,学过的写作方法都运用到写话练习中,有的同学排比反问句的运用将情感推向另一个高潮,拟人、比喻的运用恰到好处。这也是最真实的一节课。这次语言积累的一次综合应用,效果鲜明。
[不足之处] 虽收获满满,但也有不足:这个单元是综合性学习,有很多的实践内容,绝大多数同学都做了班级纪念册,有的做得很精致,但有的还需要完善。比如说照片部分,许多同学没有;奖励部分,有些同学的奖状已经丢失,无法收集,是遗憾。再有,写毕业赠言的同学不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