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基坑工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0:51:04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基坑工程
基坑工程危险源辨识结果列表作业项目危险源对策伤害类型信息收集未掌握土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查阅相关资料坍塌施工队伍与作业人员管理抢工现场分包作业队伍增加,资质与任务不相适应,特种作业人员的证件到期未更换检查队伍资质和人员上岗证,证、人同一、有效多种伤害信息收集未明确地下构筑物、基础平面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关系查阅相关资料坍塌施工队伍与作业人员管理新增作业人员作业前,未接受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现场随机抽查,询问受训情况和掌握情况,记录姓名工种等信息,查找相关教育、培训、交底等书面资料多种伤害深基坑作业人
导读基坑工程危险源辨识结果列表作业项目危险源对策伤害类型信息收集未掌握土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查阅相关资料坍塌施工队伍与作业人员管理抢工现场分包作业队伍增加,资质与任务不相适应,特种作业人员的证件到期未更换检查队伍资质和人员上岗证,证、人同一、有效多种伤害信息收集未明确地下构筑物、基础平面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关系查阅相关资料坍塌施工队伍与作业人员管理新增作业人员作业前,未接受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现场随机抽查,询问受训情况和掌握情况,记录姓名工种等信息,查找相关教育、培训、交底等书面资料多种伤害深基坑作业人
基坑工程危险源辨识结果列表
作业项目 | 危险源 | 对策 | 伤害类型 |
信息收集 | 未掌握土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 | 查阅相关资料 | 坍塌 |
施工队伍与作业人员管理 | 抢工现场分包作业队伍增加,资质与任务不相适应,特种作业人员的证件到期未更换 | 检查队伍资质和人员上岗证,证、人同一、有效 | 多种伤害 |
信息收集 | 未明确地下构筑物、基础平面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关系 | 查阅相关资料 | 坍塌 |
施工队伍与作业人员管理 | 新增作业人员作业前,未接受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 | 现场随机抽查,询问受训情况和掌握情况,记录姓名工种等信息,查找相关教育、培训、交底等书面资料 | 多种伤害 |
深基坑作业人员连续加班疲劳 | 现场观察,确定合理作息时间 | 多种伤害 |
农忙季节深基坑作业人员不安心,未采取安抚措施 | 现场观察和交谈询问,掌握多数人员思想动态,安抚和劝慰,并解决员工实际困难 | 多种伤害 |
基坑施工方案 | 无基坑降水设计以及围护墙的抗渗设计 | 查阅相关资料 | 坍塌 |
工作环境 | 天气炎热高温,未调整作业时间 | 现场检查,调整作息时间,配备解暑饮料 | 多种伤害 |
基坑施工方案 | 未考虑基坑开挖与地下水变化引起的基坑内外土体的变形以及对基础桩、邻近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坍塌/物体打击 |
工作环境 | 暴雨、大雾、雪天等异常天气条件下作业 | 现场检查 | 多种伤害 |
下大雪以后未清理作业面上的积雪就作业 | 现场检查 | 多种伤害 |
基坑施工方案 | 无基坑开挖施工方法的可行性及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监测要求 | 查阅相关资料 | 坍塌 |
抽水设备未根据排水量大小及基坑深度确定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坍塌 |
工作环境 | 材料和设备堆码在深坑边,未及时清运或转移 | 现场检查及查交底等相关资料 | 坍塌/物体打击 |
基坑施工方案 | 基坑内未设排水沟、集水井 | 现场检查 | 坍塌 |
工作环境 | 夜间作业,车下及前后灯不亮或光线不足,作业面照明不足等 | 现场检查 | 多种伤害 |
基坑施工方案 | 基坑内集水坑紧挨基础底边 | 现场检查 | 坍塌 |
工作环境 | 基坑边坡顶部超载或由于振动,破坏了土体的内聚力,引起土体结构破坏 | 现场检查 | 坍塌 |
基坑施工方案 | 基坑四周未设挡水堤 | 现场检查 | 坍塌 |
工作环境 | 建筑地基不均匀、荷载差异很大、体型复杂等引起地基变形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坍塌 |
基坑施工方案 | 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无临边防护措施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高处坠落 |
临边及其他防护不符合要求 | 现场检查 | 坍塌/高处坠落 |
工人上下深坑未预先搭设稳固的阶梯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高处坠落 |
设置的通道不符合要求 | 现场检查 | 高处坠落 |
基坑内作业人员无安全立足点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其他伤害 |
垂直作业上下无隔离防护措施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物体打击 |
光线不足时未设置足够照明 | 现场检查 | 多种伤害 |
土质中含有毒有害物时,未能提供相应的防毒措施 | 查阅相关资料 | 中毒 |
挖土方从下至上进行,采用挖空底角的操作方法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坍塌 |
挖土工人操作间距小于2.5m | 现场检查 | 物体打击 |
挖土机间距小于10m | 现场检查 | 机械伤害 |
雨期开挖土方,工作面过大,未逐段分期完成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坍塌 |
汛期无防洪措施 | 查阅施工方案、交底等资料 | 坍塌 |
冻融期未采用锚杆围护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坍塌 |
运土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车辆伤害 |
未严格执行土方开挖顺序、方法,未符合设计工况,未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坍塌 |
未进行基坑内外土体的稳定性验算 | 检查相关资料 | 坍塌 |
未根据基坑开挖和地下水变化引起的基坑内外土体的变形及其对基础桩、邻近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再次对方案进行验证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坍塌 |
分包/作业人员管理 | 分包作业队无支护/降水相应资质证书,未取得安全资质证书 | 检查队伍资质和人员上岗证,证、人同一、有效 | 多种伤害 |
支护施工-双排桩 | 多次出现两排桩之间的净距过小未及时纠正 | 现场检查及查施工方案、交底书、巡检记录等相关资料 | 坍塌 |
分包/作业人员管理 | 分包队伍的安全人员未经确认到位 | 现场检查、询问及查阅相关资料 | 多种伤害 |
支护施工-双排桩 | 桩机使用后部分基础变形或倾斜未及时消除 | 现场检查,采取相应措施 | 坍塌 |
在打桩作业范围内有围观人员未清理出场 | 现场检查 | 坍塌 |
分包/作业人员管理 | 挖土机、推土机司机、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未持有效的操作上岗证,上岗前未经考核确认 | 检查队伍资质和人员上岗证,证、人同一、有效 | 多种伤害 |
支护施工-双排桩 | 含水层范围内的排桩墙支护基坑的止水效果未达到策划的目标、可能危及邻近建筑物的安全时,未采取措施消除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坍塌 |
新增作业人员有高血压、恐高症、矽肺病者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记录 | 多种伤害 |
作业人员未带耳塞,作业设备无围挡降噪措施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记录 | 其他伤害 |
设备管理 | 施工机具设备如挖土机、铲运机、运输车、压/夯实机、抽水等设备进场前未组织验收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坍塌/机械伤害/触电 |
支护施工-深层搅拌桩 | 新增的墙体刚性不足,未采取梅花形布置补强 | 现场检查及查施工方案、交底书等资料 | 坍塌 |
桩混凝土强度小于C20,桩身承载力不够 | 现场检查及查施工方案、交底书等资料 | 坍塌 |
搅拌机的入土切削和提升搅拌时负荷太大,电流超过预定值 | 现场检查及查施工方案、交底书等资料 | 坍塌/机械伤害/触电 |
搅拌机使用的漏电保护器失灵,未及时更换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坍塌/触电 |
支护施工-土钉支护 | 抢工更换的土钉长度偏差大于30mm | 现场检查及查施工方案、交底书等资料 | 坍塌 |
安全技术交底 | 基坑施工方案未对施工班组(包括全体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 查阅相关资料 | 多种伤害 |
基坑施工方案无书面交底 | 查阅相关资料 | 多种伤害 |
支护施工-土钉支护 | 土钉位置偏差大于100mm未返工 | 现场检查 | 坍塌 |
钻孔设备有故障未检修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机械伤害/坍塌 |
注浆量大于理论计算量,未查明原因 | 现场检查及查施工方案、交底书等资料 | 坍塌 |
墙体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就受力 | 现场检查及查施工方案、交底书、巡检记录等资料 | 坍塌 |
钻孔倾斜度偏差大于1度 | 现场检查、测试 | 坍塌 |
浆体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 现场检查及查施工方案、交底书等资料 | 坍塌 |
土钉墙面厚度偏差大于10mm | 现场检查及查施工方案、交底书等资料 | 坍塌 |
墙体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 查施工方案、交底书等相关资料 | 坍塌 |
支护施工-高压旋喷桩墙 | 水泥以及外加剂质量检测多次不合格,未更换厂家或调整检测频次 | 查厂家提供和现场抽样送检的检验报告、其他相关资料及检查记录 | 坍塌 |
新增人员未按配合比施工,少用水泥 | 现场检查,及查找相关教育、培训、交底等书面资料,对新增人员进行培训 | 坍塌 |
注浆体强度检测多次不合格,未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 检查相关教育、培训、交底资料及现场抽样送检的检验报告 | 坍塌 |
地基承载力比预计的小,未及时调整施工方法 | 现场检查,及查找相关教育、培训、交底等书面资料 | 坍塌 |
设计变更新增钻孔位置偏差大于50mm,未及时纠正 | 现场检查 | 坍塌/机械伤害 |
钻孔垂直度、孔深、桩身中心偏差大于规范规定 | 现场检查,钻孔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孔深偏差不大于200mm,桩身中心偏差不大于0.2D | 坍塌 |
桩(墙)体搭接偏差小于200mm,未及时返工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培训、交底等资料 | 坍塌 |
抢工使用直径偏差大于50mm的桩体 | 现场检查 | 坍塌/机械伤害 |
抢工使用墙体长度、厚度偏差大于50mm的桩体 | 现场检查 | 坍塌/机械伤害 |
注浆机具设备中的阀门损坏,接头破损未及时更换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机械伤害 |
注浆机具设备中的各种管材没有按要求接好 | 现场检查 | 机械伤害 |
支护施工-水泥土搅拌桩 | 所用水泥及外加剂质量检测多次不合格,未调整检测频次 | 检查相关交底资料及现场抽样送检的检验报告 | 坍塌 |
桩体强度检测多次不合格,未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 检查相关交底资料及现场抽样送检的检验报告,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施工。 | 坍塌 |
地基承载力比预计的小,未及时调整施工方法 | 检查相关方案、交底资料 | 坍塌 |
新增作业人员抢工,机头提升速度大于0.5m/min | 现场检查及检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机械伤害 |
桩与桩之间的搭接长度检测多次小于200mm,未查明原因及时消除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检查记录 | 坍塌 |
作业人员作业时未戴防尘口罩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职业伤害 |
暑天作业人员脱水未及时发现,未被转移到安全区域 | 现场检查 | 中暑 |
深层搅拌机定位偏差大于50mm | 现场检查及检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机械伤害 |
桩底或桩顶标高偏差大于规范规定 | 现场检查,桩底或桩顶标高偏差不大于200mm,桩顶标高不大于+200mm和-50mm | 坍塌 |
桩径或垂直度偏差大于规范规定 | 现场检查,桩径或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04D,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 | 坍塌 |
支护施工-钢板桩 | 使用有割孔、断面缺损或严重锈蚀的钢板桩 | 现场检查 | 坍塌 |
未安排专门人员监视震动拔桩的土体位移及沉降 | 现场检查,安排专人监测 | 坍塌 |
桩垂直度大于规范规定 | 垂直偏差度不大于1% | 坍塌 |
桩身弯曲度大于规范规定 | 桩身弯曲度不大于2%L(L为桩长) | 坍塌 |
钢板桩的齿槽平直光滑度不够,有电焊或毛刺 | 现场检查 | 其他伤害 |
桩长度小于设计长度 | 现场检查及查施工方案、交底书等相关资料,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 | 坍塌 |
桩发生位移和沉降,未采取措施消除再继续作业 | 现场检查 | 坍塌 |
在抢工支撑需提前拆除钢板桩时,未对采取的加固措施进行重新验算,未确认合格后就拆除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坍塌/机械伤害 |
接桩用的电焊机漏电保护器失灵未更换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触电 |
焊接时用钢板桩作地线 | 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 触电 |
线路老化未更换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触电 |
作业中发生触电伤害未及时切断电源,未及时组织人员对负伤人员实施抢救 | 现场检查 | 触电 |
支护施工-混凝土桩 | 桩身弯曲度多次大于0.1%L(L为桩长)时,未查明原因及时消除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坍塌 |
抢工时未检测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厚度小于5mm未被发现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检查记录 | 坍塌 |
桩凹凸槽尺寸偏差大于3mm未进行标识,也未处理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检查记录 | 坍塌 |
桩长度、横截面相对两面之差大于规范规定 | 现场检查,桩长度偏差不大于10mm,横截面相对两面之差不大于5mm | 坍塌 |
桩尖相对于桩轴线位移大于规范规定 | 现场检查,桩尖相对于轴线位移不大于10mm | 坍塌 |
支护施工-支护结构的变化 | 支护结构的强度、刚度或者稳定性不合格,支护结构被破坏 | 现场检查及检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坍塌 |
护坡桩缩颈、断桩,锚杆或土钉达不到设计长度,倾角与原设计不符,灌浆质量差等,使支护结构承载力和对土体的支护达不到设计要求 | 现场检查及检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坍塌 |
排、降、截、止水方法不当,挡墙、止水帷幕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 现场检查及检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现场抽样送检报告 | 坍塌 |
基坑土体强度不足、地下水渗流作用而造成的基坑失稳,包括基坑内外整体滑动失稳 | 现场检查及检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坍塌 |
基坑底土因承载力不足而隆起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坍塌 |
地层因承压水作用,管涌、渗漏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坍塌 |
降水与排水作业 | 降水深度不符合降水方案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交底、方案等资料 | 坍塌 |
排水沟设置不合理、排水不畅,未及时处理 | 现场检查 | 坍塌 |
电工未持上岗证操作,操作人员操作时未使用符合要求的绝缘用品等 | 现场检查,及检查队伍资质和人员上岗证,证、人同一、有效 | 触电 |
使用未经检测的潜水泵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触电 |
移动抽水设备未切断电源 | 现场检查及检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触电 |
抽水设备无保护接零或漏电保护装置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触电 |
抽水设备保护装置不灵敏 | 现场检查 | 触电 |
边抽水边作业 | 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 触电 |
现场排水设备不足、设备出现故障未及时修复等导致基坑被淹没 | 现场检查及定期检查排水设备 | 多种伤害 |
作业时间安排不周、轮换抽水设备不充分、未及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导致基坑被淹没 | 现场检查 | 多种伤害 |
现场突然长时间停电、设备出现故障等未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导致基坑被淹没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多种伤害 |
突然长时间停电、排水设施损坏未及时修复、突降暴雨等情况导致基坑被淹没 | 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多种伤害 |
排水设备未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电触电保护;设备电缆线有损坏;照明电压不符合安全要求 | 机电人员现场检查 | 触电等多种伤害 |
水中安放潜水泵时,拖拽水泵电源线,造成油封接头松弛、脱落,导致水体带电人员伤亡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触电 |
未及时发现水泵空转造成电机损毁、短路、漏电 | 现场检查 | 触电 |
发现水泵不排水、电机损坏时,处置措施不当,用手接触带电水泵、电机外壳或带电水体等 | 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 多种伤害 |
使用普通电源线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触电 |
潜水泵电缆与井壁、池壁摩擦 | 现场检查 | 触电 |
潜水泵电动机未定期检测绝缘电阻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触电 |
离心水泵转动部分无防护装置 | 现场检查 | 机械伤害 |
离心水泵无防雨措施 | 现场检查 | 触电 |
离心水泵安装不稳定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物体打击 |
离心水泵连轴松动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物体打击 |
离心水泵运转时人员跨越水泵 | 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 机械伤害 |
土方开挖运输工程 | 土方施工放坡不符合规定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坍塌 |
土方放坡未根据土质计算安全系数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坍塌 |
开挖深度超过2m的沟槽,未按标准设围栏防护和密目网封挡 | 现场检查,设置围栏防护和密目网 | 高处坠落 |
超过2m的沟槽,未搭设上下通道,危险处为设红色标志灯 | 现场检查,危险处设置醒目标志灯 | 高处坠落 |
在坑边1m内堆土、堆料、停置机具 | 现场检查 | 坍塌 |
机械设备施工地点与槽边距离过小,又无加固措施 | 现场检查 | 坍塌/物体打击 |
运输道路坡度较大 | 现场检查,坡度应符合要求 | 翻车/高处坠落 |
装车过满或装载不均,以及将大块装在车的同一端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交通事故 |
酒后驾车,超限、超速行驶 | 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交通事故 |
身体上、精神上的缺陷或过度疲劳,思想不集中的状态下作业 | 现场抽查和询问 | 交通事故 |
路面凹凸不平、路面狭窄、弯道及坡度不符合要求、路面坍塌、积水、安全警示标志不完善等 | 现场检查 | 交通事故 |
施工方法不正确,开挖程序不对、超标高挖土、或者排水措施不力等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坍塌 |
基坑土方开挖方法不合理,未采用分层、分块、均衡、对称的方式进行挖土;未采用掏挖、反坡的方法挖土方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坍塌 |
在石头的边坡下或靠近未加固的危险楼房基底下挖土方,未随时注意上方土壤变动情况,发现裂缝或部分塌落,未及时放坡或加固 | 现场检查,安排专人监测 | 坍塌 |
开挖深度越过2m的坑、槽、沟边缘处未设置两道1.2m高,牢固的栏杆和悬挂危险标志。夜间挂红色标志灯,有人在深坑、槽、沟悬崖陡坡下休息 | 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 物体打击 |
土方吊运工作时,未检查钢丝绳,防止钢丝绳断裂,运土料斗坠落等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物体打击 |
交叉作业 | 施工组织不合理 | 检查相关资料 | 多种伤害 |
防护缺陷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多种伤害 |
标志缺陷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多种伤害 |
随意拆除安全设施 | 现场检查 | 多种伤害 |
孔洞未设围栏 | 现场检查 | 高处坠落 |
边角料随意放 | 现场检查 | 物体打击 |
跳板绑扎不牢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
酒后作业 | 现场检查 | 多种伤害 |
未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
施工中异常情况下的处理 | 基坑支护有变形或裂缝,未查明原因及时消除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坍塌 |
基坑出现逐步坍塌,未及时采取加固、清理等措施,坍塌被埋人员未及时组织抢救 | 现场检查 | 坍塌 |
现场勘查的土质松软,未及时调整加固和支护措施; | 现场检查,及时调整加固和支护措施 | 坍塌 |
地下水位高时,未增加排水设备或延长作业时间 | 现场检查 | 坍塌 |
作业现场实际的静荷载、动荷载量的设定有漏项,其支护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偏小,未调整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坍塌 |
基坑周围地面的防水、排水处理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也未采取相应措施消除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坍塌/物体打击/触电 |
临时道路坍塌未及时修复 | 现场检查 | 交通事故 |
大风或暴雨天气设备、设施未按规定转移或加固,对险情监控有失等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坍塌 |
应急处理 | 土方开挖过程中遇障碍物、管道等时,未及时报告 | 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就是处理 | 多种伤害 |
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渗水或漏水时未采取应急措施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坍塌 |
无基坑坍塌的应急预案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坍塌 |
现场事故装备有欠缺,抢救人员未经过培训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交底、培训资料 | 多种伤害 |
监控 | 未对支护结构进行监控,及时掌握土层和支护结构内力的变化情况,以及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和道路的变形情况将观测值与设计计算值进行对比和分析 | 现场检查及查相关资料 | 坍塌 |
基坑侧壁有漏水,坑底有渗水 | 现场检查 | 坍塌 |
未指派专人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巡视,如:坑外地形的变形,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地下管线的沉降和位移等 | 现场检查,派专人检测 | 多种伤害 |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基坑工程
基坑工程危险源辨识结果列表作业项目危险源对策伤害类型信息收集未掌握土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查阅相关资料坍塌施工队伍与作业人员管理抢工现场分包作业队伍增加,资质与任务不相适应,特种作业人员的证件到期未更换检查队伍资质和人员上岗证,证、人同一、有效多种伤害信息收集未明确地下构筑物、基础平面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关系查阅相关资料坍塌施工队伍与作业人员管理新增作业人员作业前,未接受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现场随机抽查,询问受训情况和掌握情况,记录姓名工种等信息,查找相关教育、培训、交底等书面资料多种伤害深基坑作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