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0:48:44
文档

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及方法许昌市光明路小学夏俊丽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的最迅速的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正确的策略对小学生进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阅读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可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成绩,开发智力,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关键词:信息环境阅读教学策略方法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最迅捷的途径之一,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获得信息从而进行思想交流的迅速有效的方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语文阅
推荐度:
导读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及方法许昌市光明路小学夏俊丽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的最迅速的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正确的策略对小学生进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阅读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可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成绩,开发智力,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关键词:信息环境阅读教学策略方法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最迅捷的途径之一,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获得信息从而进行思想交流的迅速有效的方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语文阅
   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及方法

          许昌市光明路小学  夏俊丽

内容摘要 :阅读教学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的最迅速的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正确的策略对小学生进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阅读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可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成绩,开发智力,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 信息环境  阅读教学  策略方法

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最迅捷的途径之一,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获得信息从而进行思想交流的迅速有效的方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在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等教育理念和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设备和资源,提高小学生运用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识字和用字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并且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文、图、声并茂的特点,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如何运用正确的策略,尽快地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呢?下面谈谈我个人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肤浅看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个体力求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乐于参与某种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小学生的兴趣,主要是学习兴趣,即认知兴趣。长期以来,小学的各科教学无不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列为首要任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但一直以来只是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很难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更难使学生真正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

然而,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本提供的只是一个不动的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差,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而在计算机参与下的阅读教学则不然,它可以利用“logo”中的绘图语句或用“windows”中的画笔及“powerpoint”产生生动有趣的画面,或直接利用“cai”的丰富直观的画面和图形动画等,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视像效果。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教师讲到海底鱼多这一部分时,展示出《西沙群岛洋底》的课件。这时,学生们个个都瞪大眼睛,尽情地观赏着眼前五彩缤纷的鱼,还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似乎已置身于海底。这时让学生讨论回答:“在海底你看到了哪些鱼?”这下,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发言。教师又问:“海底有那么多鱼,课文为什么只写这几种?”,学生又马上投入到积极的讨论之中,最后领悟到课文是按鱼的颜色和形状来选材和叙述的。这样,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地感知理解了语言文字。这样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生动有趣,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阅读,既能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在小学阶段,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计算机阅读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大有所获。

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学生对恐龙不太熟悉,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在讲读课之前,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其中新奇、有趣的知识或现象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其能乐于阅读。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在应用时就会主动使用信息技术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了基础。

三、利用信息技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自主探究。

实施创新教育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若能紧扣课文内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定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时,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补充,并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我的引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和自己上网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仅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而且对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了解了很多。众多教育者提出: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必将会给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带来很大的帮助。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教授在谈到斯坦福和硅谷的成功时,认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这一要求的提出奠定了信息技术的学科运用价值。

每堂课一上课,学生的思想都会由下课时地松弛变为上课时的紧张,这从很大程度上了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为此,我们在上课前播放一段韵律优美的轻音乐。优美的乐曲调节了课堂里的气氛,改变了教室里紧张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听音乐放松了神情,活跃了思绪,创新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得以正常发挥。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更增添了自主探究的劲头,从而使他们更乐于去阅读这篇课文,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开发他们的智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供阅读帮助。

当我们急需某一方面的知识时,可能要去图书室查阅或询问他人,费时费力,很不方便,而使用计算机阅读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立即为读者提供帮助。例如:给一篇文章划分段落,那么这时就需要划分段落方面的知识,而恰巧学生此时正忘记了,计算机对此会立即给予帮助,只需按下“help”键即可。再比如:对于不懂的词语,如在平时,我们只能请教词典这位“老师”,而利用计算机,你只需用“help”键入所查词语或把光标移到词语下面,按回车键,即可知其义,这些只在十几秒钟或几秒钟内即可完成。如此方便快捷,何乐而不为?

    五、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阅读效率。

计算机的存储量比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的存储量还大,也就是说,计算机的阅读量大。我们平时的阅读只限于书本,且有时还要到图书室去查找资料,这样一来,不但阅读面狭窄,也难于提高阅读效率。所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能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从而使学生获取大量的、丰富的知识,由此,学生的阅读水平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教师时常会为多次教给学生同一知识仍然掌握不了而烦恼,计算机则不然,只要学生不会,即可在任何时间请教计算机这位老师,而它也会不厌其烦地教给自己的学生。再者,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地位存在着差异,这也是小学生阅读心理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自觉能动性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而计算机则可扫除这一障碍,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征服欲,以此满足他们的好奇感与求知欲,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所取得的阅读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随着人类对信息技术的不断开发、研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能将音、像、视、听有机地结合起来,它有着较强的视听感染能力和非线性的快速交互功能,能更好地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服务。

虽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完美的教学,但不论进行何种改革,采用什么策略和方法,都不能脱离语言的特点。在教学中一定要恰当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要重视朗读、重视感悟体验、重视课外阅读及积累、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切实保证阅读效果,提高阅读成绩。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粱育腾,《小学语文电化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3 .

3、《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大纲》

  

文档

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及方法许昌市光明路小学夏俊丽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的最迅速的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正确的策略对小学生进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阅读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可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成绩,开发智力,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关键词:信息环境阅读教学策略方法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最迅捷的途径之一,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获得信息从而进行思想交流的迅速有效的方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语文阅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